“双减”政策下学校作业管理新探
2022-07-22吴金福
吴金福
[摘 要]“双减”政策下,学校需要把握政策导向,研究和探索学校作业策略,以坚决根除作业布置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其策略:一是从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方面完善学校作业管理规章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做出合理规定;二是对家庭作业进行备案管理,统筹各科作业完成时间,平衡各学科作业量,确保作业难度适中;三是对作业进行优化分析,从作业内容的精选等方面提出优化意见,指导作业设计者进行优化设计;四是对校本作业的设计、筛选、编排进行具体研究,确定学期内同一年级学科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五是从课程标准的深入、透彻研究到学段教学目标的达成路径、过程、方法探讨,再到巩固、拓展、拔高性作业的设计等方面强化教研活动;六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抓班风、促学风,抓常规、促实效,勤沟通、谋共识,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合力;七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应用、推进作业改革、加强评价反馈、实现精准教学。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管理;新探
2021年4月和7月,《关于加強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分别发布,“双减”政策从国家层面全面实施。基于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的政策导向,研究和探索学校作业策略,坚决根除作业布置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学校需要在完善规章制度、作业备案管理、作业优化分析、校本作业设计、强化教研活动、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合力、优化信息技术作业应用等方面加强作业管理。
一、完善学校作业管理规章制度
着眼于学生作业负担的减轻、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学校需要建立、完善作业管理规章制度,从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到反馈修正,提出明确要求,做出合理的规定。
(一)作业的布置
在作业内容上,作业布置在制度制定时要突出作业布置的目的性,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基于课堂知识的巩固、提高,通过教师的“精选、先做、精析”,布置针对性强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确保作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启发性,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可选择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层次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在作业总量控制和形式的规定上,作业布置的科目及数量应严格按照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例如,小学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布置不超过30分钟的作业,四年级布置不超过45分钟的作业,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像这些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作业形式应加强作业个性化、多样性和趣味性,可有必做作业,也可有选做作业;可有预习型、巩固型作业,也可有拓展型、创造型作业。除结合学科和学生实际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书面作业外,也可以布置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但是,不允许教师出现通过增加作业量惩罚学生的现象,要坚决杜绝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和翻印配套练习或以套题、教辅练习代替作业布置的现象,要严格禁止教师布置学生利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在寒暑假,可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社会实践等作业。
(二)作业的批改
学校要对教师批改作业做出规定,根据学科作业特点,做到及时批改作业,杜绝漏批、错批和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要规定书面作业的批改次数,鼓励教师对部分学生作业进行面批,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予以指导。要规范作业批改符号的运用、评价等级及时间标注格式。要深入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致错原因,归纳共性错误,记录特殊错误,为作业讲评和进一步指导学生改进做好准备。对于不能及时完成并上交作业的学生,学校也要明确作出规定,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或调整作业量,或因人而异布置作业,或单个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等。
(三)作业的讲评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讲评,也需要学校作出明确的规定。处理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之外,还要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学生有可能修正不了的个性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讲评的目的是改正,所以,在讲评之后,还应该要求教师督促学生修改、订正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讲评和改正,找到学生思维上的偏差或障碍,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作业备案管理
学校要对家庭作业进行备案管理,建立由教导处牵头、年级长协调、班主任负责、各科教师会商的作业布置与管理机制,统筹各科作业完成时间,平衡各学科作业量,确保作业难度适中。在程序上,由需要布置作业的学科教师对当日作业进行报备,由班主任对班级各科作业予以协调,确保本班学生的家庭作业量或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学校规定的每日作业总量和完成总时间。一旦有需要调整或重新布置作业的情况,相关任课教师必须服从班主任的协调。
学校要对作业进行定期检查,在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期间,组织教研组长对各科作业进行集中检查,从作业布置、批改、讲评与改正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同时,还要以作业情况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期中、期末定期开展作业调查活动,从作业量是否适当、内容是否太难或太易、是否分层、题型是否体现多样性、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向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归纳调查结果。对作业调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或好的方面,学校要定期予以通报,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
三、作业优化分析
由教务处牵头、教研组组织、备课组负责,对教师报备的作业进行优化分析,从作业内容的精选、作业形式的多样、作业的趣味性的提高、设计目的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优化意见,指导作业设计者进行优化设计。进行优化分析前,备课组长要对抽选的作业试做一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作业设计的目的性及成效评价等方面,做出深入、全面、细致分析。同时,要基于作业完成班级大多数同学的学情水平,看作业的难度控制、分层和必做选做的设计情况。基于教师对学生学情和能力的预设情况,如果90%以上同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且能够达到作业解决的目的或完成的成效,则可以不提出优化建议;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同学达不到班级总人数的90%,且未能达到作业完成的成效,则必须向作业设计或选择者提出作业优化建议,由作业设计者或选择者按照建议优化作业设计。
四、校本作业设计
学期初,在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下,由教研组组织、备课组负责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校本作业的设计、筛选、编排进行具体研究,确定学期内同一年级学科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包括单元校本作业和课时校本作业。单元校本作业的设计要考虑目标指向、作业类型、作业频次、难度匹配、预估时长等各个方面。课时校本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单元校本作业的设计,从本课时作业的目标指向、素材来源、主要内容、必做或选做、评价反馈等方面全面考虑。同时,要把校本作业编写任务分配至组内每一位教师。每位教师将自己承担的校本作业编写任务在使用前一周完成,经备课组长审核、教研组长签发向学校教务处备案后,发至备课组内教师使用。为提高校本作业质量计,承担编写任务的教师要面向学生进行“学习设计”,即针对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或选择具有典型性、灵活性、以一当十的题目,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能力,设计易、中、难的比例适度的梯度明显的作业。作为范本,校本作业也可以留至下一届学生使用,但必须根据下一届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精准修改。一旦教材有所变化,则不得使用与新教材不一致的校本作业。
五、强化教研活动
在“双减”政策下,教研组强化教研活动,从课程标准的深入、透彻研究到学段教学目标的达成路径、过程、方法探讨,再到巩固、拓展、拔高性作业的设计,都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扎实展开。为此,把作业内容和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高度匹配,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达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教研组、学科组落实双减政策的必要之举。这样,各学科教研组安排备课组就作业设计、布置展开研究工作,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专项研究会议,就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集中进行研讨,完善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审核修改教师提前一周需要提交的作业以此通过加大集体备课力度提高作业设计、布置质量。同时,教研组把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作为校本教研内容,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研究“双减”背景下教育发达地区的做法与动向,在更高的层面上研究精品作业的打造策略等。另外,还可以从学校层面上组织举办作业设计经验交流会,让作业设计有成效、作业少而质量高的教师谈体会、传经验,帮助其他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能力。也可以就作业设计与布置进行校本培训,聘请专家研讨课程标准涉及作业的内容,梳理教材体系下必须布置的内容,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对作业布置的认知要求,让全体教师掌握作业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六、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合力
减少作业乃至不布置作业的根本还在于形成教育教学合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提高了,各学科当堂的学习任务当堂就能完成,当堂的知识与技能当堂就能把握,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者不布置作业。而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的合力,一是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校上下的思想统一了,目标明确了,无论是领导的管理还是教师的教学,都一致趋向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和深度学习等新课程教育教学先进理念,灵活运用各科优质教学资源,科学实施课堂教育教学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乃至高效学习。坚决摒弃机械式、灌输式、重复拖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高效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抓班风,促学风。班集体风气正,则人心齐、聚力强;班集体风气不正,则各行其是、人心涣散。通过抓班风、促学风,学生都把心思聚到学习上、把力量用到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学习风气,那么,上课教师就会感觉到轻松,能够心无旁骛地把自己的智慧全部用在课堂教学中。而且,好的班风学风不仅能够在学习上凝心聚力,而且关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关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上也作用极大。三是抓常规,促实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抓常规,从“备”“讲”“辅”“改”“考”着手,抓住常规教学的各個环节,实施有效教学,就能促成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成学生能力的形成。四是勤沟通,谋共识。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仅仅靠技巧、方法就能提高质量和效率的。解决学生学习动机、动力等问题,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极其重要。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决心不大、毅力不坚等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显重要。为此,和学生做朋友,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一些问题,就能通过真诚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促使学生生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
七、优化信息技术作业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应用、推进作业改革、加强评价反馈、实现精准教学,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而且对于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显明的作用。一是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的批改环节。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当天收阅前一天的作业,如果能够在上课之前批阅完备,则教师及时就能在课堂中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地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微调。毕竟,像数学等学科都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解决清楚前面的学习内容,对于学习后面的学习内容往往帮助很大。但是,大多数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是难以批改完上一节课的作业。如果应用信息技术,把不能在上课之前批阅的作业方便、快捷地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当堂进行修改,则学习效果更好。例如,优化信息技术应用,通过AI智能校本作业本的使用,就能满足这种需要。二是应用信息技术随堂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是通过课堂作业完成进行的。而利用信息技术,通过高速扫描仪在1~2分钟内就能将全班学生的作业分析完成,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准确诊断。这样,用很短的时间诊断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就能进一步精准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利用信息技术便于收集错题,借助AI智能校本作业本的及时数据反馈,自动化生成学生的个性化错题本,便于教师布置靶向训练作业,达到精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学生的一个“礼物”,它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的“天赋”或才干,使课堂教学的影响得以延续、拓展。所以,学校通过加强作业管理,从完善规章制度、作业备案管理、作业优化分析、校本作业设计、强化教研活动、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合力、优化信息技术作业应用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那么,对于根除之前作业布置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就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翁飞霞.改进学生作业管理的策略与实践[J].浙江教学研究, 2012(1).
[2]于忠兰.家庭作业考试化的教育悖论及其改进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
[3]罗映华.有效教育下的作业布置——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现状及改进策略[J].新课程,2015(28).
[4]陈赛.减负背景下课后作业管理评价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9(9).
[5]何如涛.“减负”背景下优化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