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军: 不断超越,不负时代
2022-07-22彭一皓
彭一皓
张志军的好,比起在读的学生,毕业后的学生感触更深。在读学生眼里,他是“严肃在课堂,亲切在课下”的老张;毕业学生眼里,他是“只要联系,必有回应”的人生导师。
他戏谑地形容自己的状态为“冰火两重天”——面上冷冰冰,心里揣着一团火。从早年间柜子里的一封封学生书信,到现在每逢节假日手机里不断弹出的祝福讯息,这些散落在五湖四海的牵挂,为张志军心里的教育之火添下一把又一把柴,也使他对教育的热爱永不止歇。
这份热爱,是他口中的“一站上讲台,精神就来了,浑身也舒坦了”,是即使走上管理岗位也仍旧坚持站在讲台的“倔强”与“坚守”,是看着学生成人成才后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欣慰与幸福。
教书育人近三十载,张志军荣誉傍身,但在每一次教育的新变化、新挑战面前,他都选择放下过往成就,不忘初心,再一次重新出发,以个体之力带动教师群体,顺应时代教育变革。
成长是一场马拉松
四月末,张志军收到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家豪发来的喜讯,“张老师,我已经以小组第一的面试成绩被中国农业大学拟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在本校也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和‘山东省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即将圆满硕士毕业,跟您报个喜。”
一则短讯,令张志军沉浸于喜悦的同时,也将他的思绪拉回多年前。高中时期,家豪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优秀学生”,他的成绩不高不低,对学业也满足于眼前的成績,从不对学习感到“苦大仇深”。然而,家豪也有着属于他的突出优点:开朗、阳光,对班级事务积极,班里人缘也较好。
张志军相信,对于家豪这样的孩子,逼分数,当然能逼得出来。学校逼、家长逼、老师逼,几方联合,孩子完全有可能再多考十几、二十几分。然而,张志军没有选择这么做,他和家豪谈心,然后在谈心时委婉地表达出对家豪进一步发展的鼓励与期待。
张志军说,一方面,他担心逼孩子,有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不再愿意学习;另一方面,他也发自内心地认为,逼孩子学习也许能换来今天的分数,但开朗阳光的家豪或许将不再快乐,也不再有动力和热情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高考后,家豪上了一所省重点大学,不算很好,但也不差。然而,最令张志军欣慰的是,在高中三年的持续唤醒、激励之下,家豪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越发清晰,也日益执着,因而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才有了今日的喜讯。
作为“孔孟之乡”,山东是有名的教育大省。高考考生人数多、竞争激烈,如何突围是山东高中学校办学所面临的共同现实问题。当年为何没有选择逼孩子多考十几、二十分?今天的张志军有了更坚定的答案,“不抓分数,没有学生的今天;光抓分数,没有教育的明天。”
每逢大考过后,班里有些退步的学生哭得稀里哗啦的,张志军总是在班里语重心长地与学生们谈心,分享他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孩子们,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是一场马拉松,绝对不是百米冲刺,不是谁在某一阶段落后,谁的人生就全完了,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
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张志军从来都是无差别的。2022年初,一日中午放学,张志军走到校门,门卫师傅告知说有个女生在传达室里哭。张志军一看时间,12点40,既不是刚放学时间,又离上课的时间尚早,学生是不是遇到什么想不开的事了?张志军关切询问,但女生依旧只是默默哭,一个字也不说。张志军便在旁默默陪伴了二十分钟,又问女生:“你遇到什么心事了?不用说具体的事情,给老师说个关键词可以吗?”女生这才开了口,说是学习压力大。顿时,张志军“如获至宝”,感觉自己找到了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接着他又问女生学化学吗,女生答:“学。”张志军心里一喜,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第二个“法宝”,于是,他便絮絮叨叨地告诉女生说:“老师教了快三十年化学,新高考的化学模拟卷、考试卷,老师两个小时也做不完。然后接着做,做完了一算分数,结果也就考了个六十多分。不光是我,周围好多老师都这样。不是你水平不行,是题目太难了,将来大学也没这么难……现在是磨炼你意志的时候,这个难关闯过去了,将来再有大风大浪都不怕了……”说着说着,女生逐渐停止了哭泣,也终于有了轻松的表情。看见疏导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张志军一边安慰学生去吃饭,一边留下自己的办公室位置和名字,让女生有问题再来找自己咨询。
从教近三十载,这般动人的师生故事不胜枚举。在张志军看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然后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增加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逐步找到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就是一个老师工作中最有价值的地方。有时,这份爱或许表现为课堂上不苟言笑的一面,但张志军相信,心里的那团火,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他在内心为自己确立了一条底线——学生可以三年内说他“不好”,但一定不能让学生毕业离开校门之后说老师“不好”。
迄今,这条底线从未被打破。老师们都说,张志军的学生不仅毕业之后成才率高,而且毕业之后的回访率也高。“双高”,是张志军对学生爱的最佳证明。
老师是一个不怕麻烦的职业
炒菜和教书有什么共同点?
在张志军的眼里,二者的最大共同点是都要有耐心。张志军拥有一手好厨艺,他说,教书育人磨炼出他的耐心,而拥有耐心的人,往往也愿意耐下性子来烹饪一顿美味佳肴。
每次做饭,张志军仿佛置身教室讲台进行化学实验一般,往锅里添加酱油、醋、蚝油等调味品时,瓶身的标签总是冲向手心——做化学实验就是这般要求的,“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标签要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流下腐蚀标签。”“否则是要扣分的。”张志军笑着说。
化学在张志军的生活中留下不少的烙印。比如,洗头时使用洗发水,会参考化学萃取的原理,秉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你用再多,第一次起泡都比较少,所以不妨少用一点,先冲一冲,第二次再用一点,效果就会很好了。”
在张志军看来,类似的生活烙印并非是刻意形成,而是和化学学科的生活化属性紧密相连。张志军介绍,作为一门研究微观粒子与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的学科,化学和环境、能源、资源、医学、材料等贯穿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息息相关。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然而,现实是化学不仅是学生接触最晚的学科,也是一门从教科书课本里看上去似乎远离生活的抽象学科。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教材却是冷冰冰的。如何使冷冰冰的教材走进学生鲜活的个体里?张志军发现,化学教学生活化无疑是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而老师要做的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桥梁的作用,将生活中的例子恰当地引入到课堂中来。
讲到醋酸,张志军会给学生讲解醋酸可以除水垢,炖骨头汤加点醋有助于钙质溶解;讲到元素性质,他会带领学生探究雾霾与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之间的联系……任教以来,张志军坚持能让学生动手实验的绝不做演示实验,能演示实验的绝不放视频,通过实验让学生勤于动手,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学生爱看实验,不是爱看书上的实验图,也不是爱看老师播放视频,而是爱看现实的、可触可感的实验。学生爱看,那我就爱做。”张志军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学生的“宠爱”。
作为以实力“宠学生”的老师,张志军不光把课本里的实验做齐做全了,还引领着学生去探究身边的实验现象。例如,测定苏打水和矿泉水的pH,制作水果电池、肥皂,甚至甜酒酿……甜酒酿制作是新教材微项目板块中的一个实验,不少老师嫌麻烦,直接放弃了这一实验。张志军从不怕麻烦,乐呵呵地买来糯米、高粱、甜酒曲等实验素材,指导学生自制甜酒,并在实验室为学生现场展示甜酒的蒸馏过程。
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两眼放光的眼神,张志军记忆犹新,“那种放光,老师们多年没见。所以,化学老师不要怕麻烦,或是觉得实验没用,就不做了。只要有好的效果,咱不怕麻烦,老师就是一个不怕麻烦的职业。”
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出发,张志军分享道,化学实验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做实验来引领学生学习化学,对他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在张志军的生活化、实验化的化学教学引领下,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投身国家化学化工事业的学生。其中,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技术专家齐国祯是张志军教的第一届学生。在回忆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时,他认为,正是因为张志军当初的悉心教导,才点燃了他学习化学的激情,支持他在科研之路上一直走下去。
曾经的学生董焕丽如今已在中科院化学所工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奖项的她在谈及感受时就说道:“我大学专业的确定和职业的选择与高中化学的教育密不可分,是高中时期老师善于将化学书本知识密切联系化工生产、生活实际,强化学科魅力的结果。”
正是在系列的、持续的躬耕实践下,张志军的化学教学主张逐渐完善成熟,提出了“化学教学生活化、化学教学实验化、化学教学职业化”的“三化”教学主张。张志军说,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学生展示化学学科的魅力与价值,从而让学生走近化学、了解化学,真正地体会到为什么要学化学以及化学学科最真实的价值。
在张志军的设想与展望中,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在教学中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科的魅力与价值,学生就能拥有对于未来人生道路的多元化选择机会。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经由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对职业发展方向的探索与了解,更有其现实意义。2018年,伴随新高考下学生选科选考的生涯发展指导,张志军联合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以及心理学七大学科在内的七位青年骨干教师,开启了为期三年的省教育教学课题“高中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实践融合”的实证研究。“老师通过恰当的方式与各种手段、途径,将一门学科丰富立体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仅爱上它,而且有志于未来投身于相关的工作,那我认为,学生距离真正地成才,距离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就不远了。”
教研,将教育的珍珠串成项链
2011年,德州一中开始推行“1121”课改,改革在张志军负责的年级率先推行;2017年,山东省成为新高考第二批试点省份,恰好再一次从张志军负责的年级开始;2020年,“疫情”突降,张志军正负责高三年级,受“疫情”影响,带领年级组临时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线上教学……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同样面临着全新的生态变革。变化中既酝酿机遇,也催生挑战。张志军坦言,教育所面临的新变化,不断冲击着他过往的教育经验,也让他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新的、实实在在的真困惑与真问题。
“真问题带来真课题。”采访中,感慨于此的张志军,9年前却还是一位连“课题”二字含义也解释不出的教师。2013年,为总结学校启动推行“1121”课改两年来的大量探索与实践性工作的过程与成效,张志军以自己感触最深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切入口,从“课题”二字的含义开始,通过一个暑期的“疯狂恶补”,四处查阅资料、阅读学习和多方请教,成功申请立项省教科规划课题“‘1121’课改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谈及申请课题的初衷,张志军记忆犹新,“当年‘1121’课改刚开始,我和年级的老师们都有些不太适应。特别是我,发现自己过去所谓的上课精彩、教学成绩优秀,其实仍然是老师主讲的结果,这是要改革的,是要先学后教的,我触动非常大。而且兩年探索下来,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老师们也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乃至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我很希望有机会将这些工作、经验总结凝练出来。”
一切教育的先行改革中,探索性的工作思路、经验都如珍珠般宝贵。课题,便成为张志军串起这些“珍珠”的一条线,为他的教育世界打开了全新的窗口。正是从这时开始,张志军的教学生涯俨然已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他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以引领学生喜欢化学、爱好化学为使命追求;后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他充分研究教育教学,以课题为载体,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推动着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的整体提升发展。
2018年,《高中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实践融合的研究》由山东省教科院批准立项,2021年课题结题并获评优秀课题;《构建疫情防控背景下高三年级管理新模式的研究》是2020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中德州市唯一一项高中阶段课题,同样获评省优秀课题……在教育科研上“大器晚成”的张志军,近几年科研成果呈“井喷式”发展。无论是论文,还是课题,张志军的教育科学研究总是伴随着教育新变化之下的新问题、新困惑。“真问题指向真课题”,因此,张志军的研究不仅顺利,相关成果也有效地解决着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惑与问题,并带来了影响广泛的实践成果。其中2018年由其负责的教学成果《以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高中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主持的《年级指导高中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路径探索》再次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带着问题出发,向教育科研要答案,用教育科研的手段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我面对教育的一项利器、一把钥匙。”重新审视教科研对自己教育生活带来的变化,张志军发现,这不仅使他将过往教育教学中大量的零散教育经验串成一串项链,促成他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也令他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同时,引领带动着更多教师的成长。
2020年,在德州市组织的一次名师培训中,张志军在报告中分享了他心目中好老师的四个层级。第一层级,做学生尊敬的老师。既要讲课讲得好,又要注重一言一行,成为学生发自内心尊敬的老师。第二层级,做自己心安的老师,认真准备每一课教学,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留遗憾。第三层级,做榜样示范的老师。当老师达到一定高度,成为榜样,要主动汇聚他人,发挥引领示范。第四层级,做时代铭记的老师。老师会退休,但教育事业永不停滞,新的学生、老师将一批一批地不断加入。一位老师应当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留下足迹,形成经验,激励着未来的老师继续探索并不断超越。
GOOD TEACHER
张志军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化学正高级教师。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近年先后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化学会化学基础教育奖、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任教高中化学29年,任班主任21年,任年级主任9年,带领年级团队多次实现高考一本录取数创新高。在核心刊物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主持的6项省课题成果和教学成果分别获评山东省优秀课题和省一等奖。从教以来,指导、帮带多名青年教师成为省特级教师、省市教学名师、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