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
2022-07-22李瑾
李瑾
【摘 要】《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在帮助新闻专业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晰职业定位,厘清职业边界,熟悉基本工作规范等方面作用突出。本文立足教学实际,在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指出《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的映射与融入点,提出可供操作的具体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为宁夏大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项目:守护新闻工作的价值底色——《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德育价值引领及实践探索(编号:NX-DXJG202060)。
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迭代发展,不仅重构了传媒产业,也深刻影响着传媒生态,使新闻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队伍建设,强调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必须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高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确保新闻工作的价值底色。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1]作为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新闻伦理与法规》在帮助新闻专业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晰职业定位、厘清职业边界、熟悉基本工作规范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内化为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良好的操守品行。
一、准确把握《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思政的映射与融入点
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和体现,必须要落实到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但并非在专业课程中简单重复思政课的内容或对相关思政元素进行强行灌输。《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必须围绕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结合课程特点巧妙融入、科学合理搭配和嵌入思政内容,才能達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
(一)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加强释疑解惑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2]《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统领课程思政建设,阐明中国新闻舆论工作者所担负的重要角色使命。特别是要结合对《宪法》法治精神的学习和典型案例的评述,澄清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中错误观点的影响;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新闻广播电视事业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原则讲清楚,阐明中国共产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新闻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保证;将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纪律、职业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讲清楚,明晰新闻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更为突出的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立场在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上的具体体现;[3]将舆论监督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讲清楚,把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才能客观反映国家发展进步的全貌和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对这些问题的阐释,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
(二)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明晰职业边界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新闻活动不仅反映着时代变迁,记录了时代变化,也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闻单位、新闻从业者必须正确行使权利,恪守义务规范,才能在维护公众知情权,做好舆论监督的同时,确保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并实现社会公众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角色的期待。从这一点看,《新闻伦理与法规》更像是一门“修养课”,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强化学生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从而在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等职业权利的实践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社会公序良俗、司法公正、公民人格权益等方面恪守规则,准确、审慎地思考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合法地开展新闻报道。
(三)坚持与时俱进,聚焦新领域新问题
移动互联网成为新闻传播主渠道,媒体融合的加速,网络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公共事件的频发,使得《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有了丰富的案例资料库,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理论与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涉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隐性采访、媒介审判、新闻侵权等传统的伦理与法规问题,还要与时俱进地关注人工智能、算法偏见、网络与数据隐私泄露以及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的相关问题,围绕新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介绍法律调整的内容和规则发生的变化,指出失范表现、呈现选择困境、探讨价值冲突,引领职业思考。
二、《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知法、懂法、守法并能够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化为行动自觉的新闻人。应在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围绕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主体的认识和教师思政技能的提升等方面,从如下几个环节统筹规划、综合考虑。
(一)兼顾法学基础知识的铺垫与新闻特征的呈现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而是重在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法学思维,既要注意法学知识的渗透,同时又要突出新闻的特征。[4]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的学习、案例的评析都是建立在对新闻法律理论和司法理念的理解之上,如对言论自由权利的规定及其相关约束性条款的学习,司法公开的内容及其限制,新闻传播工作的保密制度,《民法典》实施后对媒体行为及责任规范的关注等,都需要结合鲜活的新闻案例剖析具体的法律条文,让学生理解相关法律原则与立法精神。如果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储备,就无法用法律思维逻辑来分析新闻传播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进行“法的基础知识”串讲,厘清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分析法律行为及其分类,讲解法律责任及其构成,介绍中西方国家法律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才能让学生在纵向的理论知识脉络和横向的新闻案例对比中把握权利冲突的价值取向,理解不同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选择,紧密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释疑解惑,培养运用法律理论指导新闻实践的能力。
(二)在具体情境中“软化”思政元素
要讲好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故事”,需要围绕教学大纲充分实现思政元素的“软化”设计,将家国情怀、法治素养、职业理想、学科精神、人文关怀融入具体的教学章节和教学内容之中,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讲授采访权时,既要讲透采访权的权源,也要结合典型案例阐明采访权在信息传递、舆论监督、保障公民知情权、维护他人合法权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担负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明确权利限制,以更为专业的态度和方法去行使权利,警惕不当采访行为可能对合法权益造成的伤害。在介绍“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专题时,要深入分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新闻舆论工作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在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国家秘密,并了解新闻工作中常见的保密制度。在讲授“新闻传播与司法”专题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介入司法的必然性与合法性,正确认识新闻与司法之间的异同,警惕“媒介审判”,把握司法特别是刑事案件报道的合理尺度。此外,还要及时在教学中根据国家法治建设的发展突出新的思政内容,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英雄烈士保护法》颁行后对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护做出的具体规定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三)紧抓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成效在学生。首先,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新闻伦理与法规》是新闻学与伦理学、法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授课教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拓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要深耕专业知识,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与法规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才能在新闻传播法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典型社会议题的选择、新闻实践中易于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复杂现实问题的解读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其次,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让学生“喜闻乐见”。课程思政不是自说自话,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是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5]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关心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等入手挖掘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交融点,善于用贴近学生、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的高度统一。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在工作中、生活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而言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课上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课下与学生聊人生、谈家国,尽己所能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规划进行正面引导,对学生会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作用。
(四)探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途径
教学环节的创新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现实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可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小专题,供学生分组领取任务。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慕课资源、阅读指定文献,并结合关注的社会现象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对专题内容进行必要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做好组织者和协调者,借助现场提问、讨论、辩论和教师点评等形式帮助学生开展交流互动,课后通过课程群分享教案、课件和相关视频材料,及时回应学生疑问。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和新颖性,如涉及到职业操守与人文关怀、隐性采访、“媒介审判”等内容,也可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案例,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开放式的答案,使其思维不受“权威”、“结论”的影响,另一方面让学习者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帮助其获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6]在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上,要多元而客观,既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要兼顾学习态度和实际效果。例如,期末考试可采用应用类综合案例分析来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作业可设置经典著作、专业文献阅读笔记,新媒体(公众号)写作或专业日记(强调学习习惯的保持,每天记录新闻事件并根据课程要求梳理分析)、调研报告等可选项,并将平时作业质量、课堂分享与案例讨论的表现等和期末考试成绩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情況。
结语
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变革,信息始终是载体,人是传播的主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一定要具备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教学要将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观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点,深化新闻学子对国情的认识、对法治的信仰、对职业道德的追求,才能让学生在媒体格局巨变的当下坚定新闻理想,努力践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
-03)[2021-03-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编.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0.
[4]何秋红.新闻法课堂教学困境的突破之道[J].青年记者,2016(11).
[5]邹媛媛.《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
[6]王玲玲.从建构主义视角看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的案例教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05).
(作者: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