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时长到内容:5G时代中视频的发展逻辑与内在偏向

2022-07-22闫敏

新闻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内容用户发展

闫敏

【摘    要】依托于5G技术高性能、低时延、大连接的赋能,视频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中视频异军突起、备受关注,成为多家平台发力布局的重点领域,与长视频和短视频相比,中视频不只是时长和体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由此触发的内容、话语结构和价值偏向的调适。随着视频产业向着纵深发展,挖掘和产出新的优质内容已成为各个平台的迫切需要。中视频以适中的体量搭载内容新价值,其内在偏向表现为知识性、连续性、艺术性、价值性等内容的生产,未来有望凭借内容优势,跻身为视频行业的精锐力量。

【關键词】5G;中视频;优质内容;价值

5G网络带来高智能的产业化发展,移动端网速大幅提高,流量资费降低,超高清视频能够迅速转码、下载、播放,实现更便捷、稳定的视频供给。“5G技术将主要通过对视频传播的赋能引领加速视频化社会的到来。”[1]随着底层技术条件飞跃式改进,用户对视听产品接收和传播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视频业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强劲之势,新的传播需要和生产动能激发出更强的行业活力,除短视频和长视频外,中视频正在作为新的着力点被聚焦,跃升为备受关注的热门领域。

国内对中视频的研究刚刚起步,陈孟、汤旺鑫(2020)认为对更高质量内容的追求,使得各大平台将目光投向中视频。刘松霖(2020)称中视频是正在崛起的视频内容赛道。王钰祺(2021)指出中视频是价值流量洼地,更是价值内容高地。杨金成(2021)主要论述中视频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上几篇为数不多的文章,主要就中视频崛起这一现象和它的价值进行论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还未触及中视频崛起背后深刻的内在逻辑和媒介意义,更多相关性的研究亟待展开。本文关注的问题是中视频为何在5G时代异军突起“出圈”视频行业,它发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中视频的内在偏向与价值所指。

一、中视频的界定与特征

(一)中视频的界定

中视频这一概念于2020年被明确提出,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时长介于1-30分钟之间的视频;绝大部分是横屏观看模式;生产方式以专业团队制作的PGC为主;需要创作者有较多精力投入到制作中。回顾视听产品的发展历程,中视频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和所指,其由来已久,很早就存在于视频领域,但之前从来没有被明确地界定,更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类型来进行产业规划和理论研究。

从用户视角来看,大多数人最先接触的是长视频,主要为影视剧、综艺节目等。长视频由专业公司和团队制作,时间长度一般超过30分钟,拥有自己的版权,诸如用户最常用的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及芒果TV等,都属于长视频领域的代表性平台。短视频则是从2011年前后开始崛起,凭借“新、奇、快”的特点一路高歌猛进,快速成长为极具影响力的产品类型,代表性的平台有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的普遍时长保持在60秒以内。随着长视频和短视频的类型概念逐渐明晰之后,处在两者之间、长度适中的视频,就需要一个明确界定,以适应视频生态发展的新需求,中视频这一概念由此被提出。

(二)中视频的特征

中视频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时长上,它主要是根据时间长短进行区分而得名的概念。中视频在国外市场的发展较早,主要以YouTube为代表,它对中视频的时长界定是5-20分钟,作为全球最知名的视频网站之一,YouTube视频总存量达52亿多,总用户数超过20亿,每日观看总时长10亿多小时。这其中,对排名前25万的中视频时长进行统计,发现平均值为13分钟左右。国内如果按照任利锋提出的1-30分钟的概念,中视频涉及的内容会更丰富,可开发的空间会更广阔。根据以往的创作经验,5分钟、10分钟、30分钟这些长度,比较适合呈现一整段信息或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然而中视频并不仅仅只是被时长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更是由内容需求引发价值转变进而被激发的产品类型,它对应了独特的内容生产模式及用户不断细分的行业趋势。确切地说,它是对短视频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各种弊端和缺陷以及长视频在移动媒介环境中表现出的过高门槛,所进行调适和重构的结果。中视频从产品特性上来看,集长视频和短视频的核心亮点于一身,将短视频和长视频进行优势互补中和,是适应当下行业多元需要和市场需求的新型焦点产品。

中视频继承了长视频的专业性,又吸收了短视频的传播效率,从本质上兼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既能避免冗长的视听节奏,又能突出短小精致的高效率叙事。从中视频的整体定位来看,PGC为主的生产模式将推进视频内容从轻松搞笑、良莠不齐的泛娱乐化,向高价值、精品化优质内容转变。知识学习、产品评测、影视剪辑、纪录片、美妆技巧、Vlog、短剧等,都可能成为受欢迎的选题。

如果说短视频占据的是轻松娱乐、“以效率取胜”的媒介生产空间;中视频进军的则是知识、理性、以内容为核心的深度领域。中视频用以填补网络视频发展到一定阶段,短视频和长视频不能覆盖或不擅于表达的认知空间;提升视频行业欠缺和尚未达到的、更高一级的信息需求和审美体验。中视频潜在的巨大价值,在于通过筛选和聚合内容深耕,实现知识更生动、更便利、更有效地分享。

二、5G时代中视频崛起的多重逻辑

媒介业态的发展趋势,通常既有行业趋向转移的自发性,也有可推动性。纵观5G时代中视频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出视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和焦点转移,另一方面又有资本助力推动的作用使然,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底层逻辑——5G技术的支持

技术是媒介发展的底层逻辑,“除却传播的文化学意义,放眼媒介史和传播史,每一次信息形态的演进无不伴随着技术的支持。”[2]5G技术引发了一场通讯业的巨大变革,完成了数十百倍的性能改善和提升,包括流量密度、速度、峰值、效率以及使用体验等都产生了跨越式进步;再加上AI、大数据、云计算以及VR/AR等诸多新兴技术的强力涌现,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多种可能性。5G将赋能众多行业,数据与算法将带动产品和市场转型,实现产业升级。

随着5G全新通讯网络的技术升级,在线化、智能化、场景化时代加速到来,用户获取与处理信息的主要通道转为移动终端。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7%。”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激发出庞大的信息需求和消费潜力,移动端顺势占据媒介传播主要阵地。由于移动端的信息互通表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由此产生的新商机将令服务、直播、体验与交互等多个方面受惠,媒介发展步伐和生态格局也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和适应。

如果说4G技术推动了移动视频迅猛发展,短视频一举成为最大风口,那么5G技术将大大激发中视频产业的发展空间。得益于5G更稳定的安全性及更强大的业务处理能力,视频的上传、接收、转发等环节不再受限于时长与体量的羁绊,传输和存储的瓶颈被消解,运行会更加自由畅通。“5G的出现毫无疑问会引发中长视频的大体量增长。目前,包括CNN、福克斯在内的媒体巨头已然开始布局中长视频内容、平台。”[3]因此,网络技术升级对中长视频而言,具有直接的利好效应,为其铺设好向前发展的平坦大道,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和潜在的推动力量。

(二)内在逻辑——视频行业自身发展的趋向使然

网络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载体,颠覆了以往的社交产品范式,实现了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的立体化升级,并以内容的即时性与新奇性,使用的快捷性和高效性迅速成为应用广泛并极具影响力的媒介新秀。截至2020年底,全国网络视频的用户人数已突破9亿,短视频用户的规模也已超过8亿,如此高的数据占比足以充分说明,形象、生动、立体化的视频传播模式已经获得广泛的覆盖和普遍使用,正在重塑信息传播和内容生产的新格局。

短视频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满足了用户在碎片化时代娱乐放松的需要,它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迅速占领了媒介的主要阵地,并且以如火如荼的态势获得了庞大的用户规模。但在巨大的发展动能下,短视频裹挟着泥沙与杂草飞奔向前,由于一味追求内容新奇有卖点,而忽略了内容的智慧性和启发性,久而久之短板和羁绊充分暴露。

从长远来看,短视频的发展面向和媒介空间是有限的,再加上各大平台内容生产趋同,内卷化特征明显,整体上升空间可想而知。而历史最悠久的长视频,面对较大的成本压力,短期内付费用户增长有限,盈利状况不太乐观,处境也较为艰难。5G时代,无论是从现有视频类型自身的特性来看,还是从整个视频业的发展布局来看,都需要有更强劲的产品来推动和支撑新的内容领域,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视频发展的进路,满足供需两端的需求。

2020年,西瓜视频携同新榜发布的《中视频创作人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一年高频的视频消费中,消费中视频的用户达6.05亿,网民渗透率64%,”也就是说我国中视频的用户消费人数占比已超过六成以上。中视频正在被用户日益青睐,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发展空间来看,都有实力成为继长短视频之后的又一热点领域。目前国内视频业的内在格局和发展态势也表明行业需要新的增长点,需要有能够兼顾效率和品质的视频门类出现,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带给行业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长视频和短视频的中间层产品——中视频,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目标对象,并受到各大平台的关注和布局。

(三)外在逻辑——资本投入推动发展步伐

对视频业的构成格局和行业趋向而言,资本投入是推动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西瓜视频、知乎、微博、腾讯视频等几乎所有的头部平台,都在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发力中视频赛道。经济资本对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资本注入背后体现着潜在的发展空间和价值能量。“在媒介话语符号权力更迭的背后,经济资本起决定性而非单一决定性作用。”[4]

从当前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平均时长处于七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的中等长度视频,即YouTube模式,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全行业DAU(日活跃用户数量)仅达到1亿左右。潜在的发展空间使得中视频被国内各大平台看好,并纷纷进行资本注入,期待开发继短视频之后的又一大蓝海。布迪厄认为,“在大多数场域中,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可以被看作是元资本,两个资本的持有者,大多数是场域的支配者。”[5]由此可见,经济资本具有直接的作用力,对产业发展的风向、规模、势头、效能等起到相当重要的助推作用。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它通过自身的运行为人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这是资本作用的文明方面。”[6]当各大平台看到中视频蕴藏的机会窗口和潜在价值时,以经济资本的强力投入来为已经处于发展上升通道的中视频给予外力推动,促使人力资源和产能资源形成聚集,从而激发生产动能,加快中视频蓬勃发展的步伐。

三、中视频的内在偏向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到:“和大脑一样,每种技术也有自己内在的偏向。在它的物质外壳下,它常常表现出要派何种用场的倾向。”[7]如果按照波兹曼的理论来推断,不禁会思考中视频的内在偏向是什么?它的外在特征下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接下来将从视听体验、内容呈现、思想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倾向于更完美的视听体验

短视频从内容、制作到观看,所有特质均围绕“短”来展开,而中视频构建的是较长时间的内容叙事,它的创意、设计、使用体验等全都基于这一前提。以1-30分钟的时域进行限定,中视频需要匹配和激发出该命题下的所有核心优势潜能,需要掌握讲故事的技能,要有更多的干货或知识储备,以高品质的内容和观看体验达到其存在的不可替代性意义。无论是画面构图、场景设置,还是语言风格,色彩搭配、音乐音响等环节均表现出专业性的水准,给用户带来上乘的观感和体验,从而实现较高的点击率和完播率。

从制作模式来看,短视频采用了UGC生产模式来调动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UGC尽管建构出生产的民主性与圈层化,但非专业性制作和扁平叙事造成了视觉品相的降低和敘事深度的缺失。”[8]而中视频则采用以专业团队为主的PGC创作模式,辅以OGC、PUGC、UGC等多种形式并存。生产上设有必要的创作门槛,从拍摄素材到后期剪辑等环节,都融入了专业化的思维和创意,在产品的水准上趋向于高质量的输出,有效避免了快餐式生产导致的水准参差不齐,依托制作的专业性实现更具美感和艺术感的视听传播。

从观看模式来看,短视频采用的竖屏模式实现了单手操作手机的便捷性,便于用户在碎片化时间内轻松刷屏滑动,但竖屏模式本身在视觉效果、观看体验方面存在局限和不足。中视频,则回归传统的横屏观看。这是基于横屏模式不但最符合人的视野特点,能够展现出更饱满的镜头信息,而且横屏模式已具备较成熟的美学思维,从拍摄取景到场面调度等诸多影像表现手法基本能够全面覆盖。横屏模式呈现的视觉信息更丰富,用户的综合体验更舒适。中视频力图使用户在付出较多时间成本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高品质的视听体验和审美享受。

(二)倾向具有深度的内容

进入5G时代,在技术条件不断改进和提升的同时,实现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内容建设始终是媒介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尤其是当5G成为视听产业突飞猛进、遍地开花的助力引擎,各大平台之间的相互角力再次回归到内容的争夺战。一直以来,优质内容都是互联网生产中的稀缺产品,也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当前国内网络视频行业,对短期收效的过分热衷和对长期发展的漠视,导致以梗文化和高颜值为卖点的内容占据了大部分视频生产空间,抄袭、模仿与同质化现象充斥着整个行业,深度、优质、原创内容变得十分稀缺。长此以往,用户很容易对娱乐性的碎片化内容产生审美疲劳,希望看到言之有物的视频作品,平台也需要更有意义、更具关联性、更有深度的内容来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中视频既能够承载深度内容,同时符合用户内容消费习惯,又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是最佳选择。相较于几十秒的短视频,1-30分钟的巨大时长弹性给中视频内容生产带来自由的发挥空间,无论是叙事建构还是情景铺设都能根据客观需要合理地展开,实现流畅、理性、完整的内容呈现。从中视频的特性来看,PGC的制作模式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能够负荷多个内容生产方的成长诉求,知识性内容、深度内容、创新性内容是中视频的重要着力点所在。

中视频的内容生产机制使得它在内容掌控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力空间,有助于实现高品质优质内容的输出。其生产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创作人

以具有代表性的中视频平台为例,西瓜视频、B站、腾讯视频等都拥有海量的优质创作人,他们往往在自身领域有相对丰富的知识或经验,内容生产流程把控到位,相关资源较为充足,具有持续生产力。创作重点覆盖泛知识、泛亲子、泛生活、泛综艺等领域,深耕內容生产,汇聚多元观点,在视频内容的艺术性与独创性上起到引领作用。他们通过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打造自身品牌,增强用户粘性形成平台留存。

2.专业性制作

中视频采用以PGC为主的生产模式,PGC具有的专业化特点,也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优势所在。PGC形式能够提升内容的广度、深度和美感度。一方面,PGC凭借其专业的创作实力,为用户提供更上乘的内容和视听呈现;另一方面,垂直领域的PGC着力于细分人群,深耕于特定领域,对该领域的群体而言表现出持久的吸引力,以专业内容获得用户垂青。

3.丰富的内容资源

当前,中视频平台正在竭力获取丰富的内容资源,已初步和多位专业大V形成合作。具有专业背景和社会洞察力的大V受关注度高,自带流量。2021年1月,韩寒正式代言西瓜视频,以“全能制作人”的角色进驻中视频,并且与蔡康永、傅首尔制作推出微综艺《2021,有一说一》,带给受众熟悉的亲切感。像韩寒这样的专业大V,能扩大中视频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并生产出较多高质量内容。

(三)追求较高的思想价值体现

为了进一步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推进媒体融合的力度和深度,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份意见不仅是媒体融合的纲领文件,也为我国的媒体建设指明方向,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建设是重中之重,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是媒介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从当前网络视频的数量、用户规模和影响力来看,视频形式已经上升为主要的文化与信息传播载体。它不再只是单纯具有商业属性,更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追求,要具有引领社会价值正向发展的精品意识,肩负起特有的社会角色和使命,成为传播文化精神的载体、参与公共话语的中心叙事。

从各大平台2020年下半年开始不遗余力地投入和重点布局可以判断出,市场对中视频非常看好,从行业到平台都意识到网络视频亟待从野蛮生长的混乱状态向精品化、专业化、多元化迈进,在人文内涵、艺术表现、思想价值等方面占据新的高度,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塑形社会主流价值、正确引导舆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构建文明、积极、有格调的产业环境和生态。

中视频在思想价值引领上承载着比短视频更高的期许,它担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使命和责任。首先,以中视频的代表性平台B站为例,目前调整了视频的审核流程,对视频真实性、原创性、导向性等方面的把控更加严格,这一优化不仅体现出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而且有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其次,在对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中视频有充分的体量和高度的专业性对热点内容进行溯源和多方求证,权威性、合理性、逻辑性都能得到保证。“中长视频可能会在某些传播内容上成为压舱石、定盘星,起到主流、重大的作用。”[9]最后,中视频有自己的创作标准和定位,较高的起点和适中的生产周期使它将目光集中于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艺术底蕴的题材,于专业性和创新性之间建立平衡,在品质性与前沿性之间寻找突破,对视频产品生产起到积极的开拓和价值引领作用。

结语

中视频是始于时长的一个概念,但引发的却是围绕内容展开的内含于形式中的价值和倾向。中视频优化和丰富了现有的视频格局,完善了短、中、长视频内容的立体层次,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视频行业步入更深入的发展阶段,用户期待有更高水准的产品来满足不断提升的媒介文化诉求。中视频的结构和内在偏向决定了它将脱离猎奇式、拼凑式、恶搞式的内容重心,而是定位于信息密度高、较为理性、有内涵、有后劲、有深度、能给用户带来意味深长的记忆和认知收获的内容。

对于各大视频平台来说,中视频是行业发展新的机遇和契机,是新的想象空间;对于专业的创作者来说,中视频意味着更大的创作和发展空间;对于用户来说,中视频可以带来更优质的内容产品,让用户乐享高品质的使用体验。中视频的出圈,本质上是用适宜网络视频表达的方式去重新结构内容生产和传播,未来有望形成短、中、长三种视频类型共同发展、相互依存、协作共赢的局面。

注释:

[1]顾洁,田选宁.5G 时代物的回归、视频化社会构建与电视转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2]王长潇,孙玉珠.技术与文化的张力:创意短视频跨文化共情传播[J].当代传播,2021(01).

[3]胡正荣,李荃.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四个关键[J].中国记者,2019(09).

[4]窦源东.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话语符号权力的资本较量——场域理论下得到APP的场景营销[J].新闻文化建设,2021(01).

[5]梁超梅,迟桂军.场域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社会学分析——以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20(01).

[6]李敏.人工智能:技术、资本与人的发展[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

[7]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8]田元.智识的协商:PUGC视频社区知识类作者的内容生产[J].新闻界,2021(02).

[9]喻国明,杨雅,曲慧,耿晓梦,杨嘉仪.5G时代“视频 +”的重要应用场景研究[J].中国编辑,2021(11).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项贤勇

猜你喜欢

内容用户发展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信用卡资深用户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