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域文化精品内容为历史留档
2022-07-22叶红
叶红
【摘 要】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具有文化标杆意义的报纸副刊,毋庸置疑承担着记录历史、传承历史的责任。都市报开山鼻祖华西都市报倾力打造人文副刊《宽窄巷》,植根于传统,深耕地域文化,一方面回溯历史发掘文化价值及意义,另一方面从奔涌的时代中发现新的文化现象,持续输出文化精品内容,以人文情怀、文化品位吸引受众,为历史留下时代印记。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化基因;城市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1]华西都市报人文副刊《宽窄巷》打捞本土文化,传承蜀地文脉,讲好区域文化故事,以具有深刻文化内涵、深厚阅读价值的地域文化精品内容,为拥有灿烂文化的蜀地留下一份丰厚珍贵的传世底稿。
一、找准副刊定位 深耕人文领域
适时而变,回应时代需要。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创刊,创办名为《老街坊》的副刊。2011年4月,开办周末副刊《星期六》《星期天》。2014年2月22日,周末副刊改名为《宽窄巷》。2017年1月,《宽窄巷》由每周末8个版改为每天4个版。
从“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到“辦一份有文化品位的副刊”再到“讲好区域文化故事”,华西都市报副刊不断找准定位,深耕人文领域开枝散叶,持续输出文化精品,以厚重的人文风范受到关注。《宽窄巷》把握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启迪大家从历史文化中探寻来路,找到精神归依地,同时以此为锚点坚定前行方向。《宽窄巷》也因应了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四川乃至成都的城市发展战略一直向纵深拓展,城市的变化凸显文化自信,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依托,而报纸副刊可着力之处,就是为这种自信找到源头,并以文化持续为城市发展提供生命力。
厚积薄发,文化是活水之源。“对于四川来说,巴蜀文化是落脚点,是立足点,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鹏谈到副刊的定位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在阅读碎片化的当下,追求人文价值弥足珍贵,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报纸。虽然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不可替代。[2]《宽窄巷》改版实施8年来,得益于四川丰厚的文化资源,输出了很多精品文化报道。文化是活水之源,沉淀千年的历史人文资源更是宝库,现当代学者名家的研究发现不断添砖加瓦,蜀地这方水土及黎民百姓对先贤思想的传承与化用也加深了文化的厚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办好《宽窄巷》有利于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维护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遗产。
平台上台阶,集中资源优势。作为华西都市报的“母体”,封面新闻已经连续多年登上世界媒体500强榜,排位持续提升。封面新闻已构建起全国一流的人文频道矩阵,报道海量,给报纸《宽窄巷》输送了许多策划、报道及版面思路。
二、挖掘地域文化 输出精品内容
《宽窄巷》深化地域文化内涵,梳爬历史发掘文化价值及意义,贴近时代不断解读新涌现的文化现象,从而为历史注入新内容、新注解。
(一)解码传统文化基因,从传统中生出花
上达先贤,精神有所依。历史长河中,蜀地可谓群星闪耀,这些星星成了《宽窄巷》的“座上宾”。最知名的当属李白、杜甫、苏东坡,他们与四川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或成长于蜀地,或曾驻留于蜀地,找到心灵的安顿之所。光耀千秋的诗文浸透了这方山水,而他们的思想、人文的影响也厚植于这片土地,融于生活,融于血脉,滋养了后人。
《宽窄巷》依托这些名人文化IP,通过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报道、“名人大讲堂”讲座直播以及“师说”“当代书评”“人文历史”等品牌栏目,邀请名家、专家、史学家、作家解读这些千古名家,带我们走近他们光焰万丈的精神世界。莅临“名人大讲堂”,李敬泽开讲《杜甫“铁粉”眼中的一代诗圣》;阿来谈《东坡在黄州》;于丹聊《太白长风与美好生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著文探析“李白身世之谜与《蜀道难》奇解”;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将杜甫视为能引起生命共振的良师益友与灵魂导师。
关于杜甫、李白,近年屡有纪录片佳作,《宽窄巷》深度解读李杜风骨。“诗圣”的影响力已出海,BBC推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纪录片,追随杜甫的脚步,意图以当代视角获得启发;“诗仙”李白的影响力不遑多让,央视及四川卫视联合推出纪录片《李白》,聚焦这位文学巨匠的瑰丽人生,再现其奇绝的浪漫想象。这两部纪录片一时成为文化领域的热点,《宽窄巷》深度报道纪录片的内涵及反响,起到了再度传播作用。不仅如此,《宽窄巷》的“散文”“行游”及“少年派”等栏目,以市民的行游怀古、中小学生的作文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呈现这些先贤思想在现代的精神回响。全社会历史研学氛围浓厚,让我们不断靠近最本真的先贤,拓展现代人的精神高度。
下寻乡土,不敢忘来处。现代人身处城市,为什么需要不断地回到故土、回望乡土,寻找心灵归依?因为乡土蕴含着来自祖辈、来自大地的力量。《宽窄巷》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当代书评”栏目关注王笛所著《那间街角的茶铺》,将目光对准1900年-1950年的成都茶馆,展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在茶馆这个休闲议事空间中的社会面貌。“四川发现”栏目带我们走近“百年前48封书信”,再现18-20世纪蜀闽粤三地胡氏族人迁川、定居、创业、发展的图景。“档案馆”栏目则通过挖掘档案、史料,还原历史记忆。从故纸堆中打捞《龙泉司法档案》,还原从晚清到民国,百姓怎样打官司,透视卷纸背后的司法史。“地方志”栏目的“新津的会馆风情”报道,让我们了解康、雍、乾三代源源不绝的移民潮中,新津曾经的会馆盛景。“秦时置县 梓潼其名沿用2300年”解读梓潼深厚的文化基因。在“口述民俗”栏目中,通过“宣汉土家族‘薅草锣鼓’ 田间地头的劳动山歌”“阆中巴象鼓舞 民族舞蹈‘活化石’”等报道,使读者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遇。乡土情怀承载于宗祠文化报道中,如“150年祠堂 暗藏资阳黄氏族人迁徙密码”;承载于乡土文化报道中,如“太平镇老厨师:坚持数十年 凌晨买鲜菜”;也承载于“时光”栏目的诸多文章中,从难忘乡村、追忆祖先的点点滴滴中,赓续着传统。
考古发现,寻找文化源头。孙中山曾说“唯蜀有才,奇瑰磊落”。蜀中巨擘,无一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神奇、神秘、神妙,蜀人的想象力从何处来?深入古蜀文明,我们寻找源头。2021年,三星堆再醒惊天下。2022年,三星堆文物上春晚又引发一拨“博物馆热”。聚焦三星堆及金沙遗址等蜀地文化大事件,《宽窄巷》持续推出系列报道,带领读者不断回望历史,在上古之谜的探究中触摸蜀地的文化脉络,对老祖先“再发现”。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作为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的亲历者参与者,在《宽窄巷》开设专栏解读三星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教授作客“名人大讲堂”,与观众分享三星堆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古蜀文明中鸟的形象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古蜀的浪漫主义精神泽被后世。“博物志”栏目中,作家蒋蓝解密蜀地文化密码——“太阳神鸟可能是火烈鸟”。李后强则提出了三星堆起源于大禹、毁灭于雷击的新鲜观点。
平民色彩,挖掘草根文化。《宽窄巷》关注方言文化、姓氏文化,以通俗易懂、极接地气的草根读物吸引受众。“盖碗茶”栏目摆谈方言龙门阵,方言故事、方言传说既有趣又意味深长,很好地传承及保护了这一文化“活化石”。《宽窄巷》还呼吁保护方言。“师说”栏目走访被誉为“輶轩使者”的巴蜀方言研究专家汪启明教授,他认为维持文化的多样化,保护方言至关重要。“百家姓”栏目则聚焦姓氏文化。四川是移民大省,蜀地先民的迁徙史在四川“百家姓”系列报道中打下了深刻烙印,例如“内江史家镇 得名明朝高姓家族”“贾姓:源自周王室,出自晋国”等报道,让我们知道祖先的来处,不忘根本。
(二)新生城市文化记忆,为历史添新注角
记录大城小事,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华西都市报副刊作为城市实地文本形化、显化的载体,记录城市迭代变迁图景。[3]2018年1月起《宽窄巷》推出“城市笔记”系列。通过记录大城小事,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弘扬原汁原味的蜀地文化。“城市笔记”主要关注普通市民生活图景和新旧地域文化,城市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有所涉及,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及特征,为城市形象建构培育丰实沃土。“城市笔记”的内容通俗易懂,在市民生活中起到了调节生活节奏的功效,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与时俱进,关注内容创新的文化形态。《宽窄巷》通过网络写手、汉服系列报道,贴近时代创新拓展报道内容。从2020年5月推出以来,《封神纪》已采访了五六十位网络文学写手,其中不乏网络大神,报道规模已达80多篇。网络文学大神是如何炼成的?《封神纪》系列报道网罗享誉全国的网络写手,走近他们天马行空的网络世界,透视他们的人生历练及写作心得。“国潮人·新时裳”汉服系列报道从2021年1月推出以来,热度不减。《宽窄巷》走近汉服创业者,探究汉服从业者与汉服的结缘之因、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这组报道对于汉服文化的传承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语闻成都”栏目关注成都新兴的城市生活方式,聚焦特色人物和独特的成都式生活样本。其中的“外国人在成都”系列报道,展示开放包容的成都生活方式,凸显成都的国际范及凝聚力。
曲径探幽,冷知识纵深透视城市肌理。2018年12月启动的“成都地图冷知识”系列报道,将藏身于成都的城市秘密一一道出,并解开个中奥秘。这其中包括,只在冬至前后才出现于蜀都大道的悬日奇景,并揭开成都东偏南30度左右倾斜的斜城之谜。赵雷一首《成都》火遍全国,殊不知成都并没有“玉林路”。新颖的报道内容引发街谈巷议,给城市魅力加了分。
三、五处着眼 不一样的叙事策略
大历史与小切口。从微观处着眼解读历史,这样的内容在《宽窄巷》上比比皆是。例如,作者夏钦是苏东坡的铁粉,他选取苏东坡的年代横截面,推出了《1082:从苏轼到苏东坡的人生蝶变》《除夕夜,大文豪苏东坡这样度过》等人文报道,为我们深度理解苏东坡提供了有价值的參考内容。
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宽窄巷》涉猎的内容、题材丰富多元,既有名士名家对蜀地文明的解读,也有土得掉渣的方言俚语穿插于字里行间;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下里巴人式的通俗,雅俗共赏,最终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阅读效果。
历史与现实的联结。“师说”栏目的相关报道中,专家周裕锴很好地践行了苏轼的出世和入世这两个人生系统。他在教学科研中认真积极,把该做的事做好,但是无所谓名利,身心旷达。而且人生遭到较大挫折的时候也会以苏轼为榜样。现代社会的城乡建设,需要历史文化领域专家的知识。学者谭继和倾力贡献巴蜀文化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景观,“把学术知识化用在广阔的大地上”,让学术智慧惠及大众。
冷历史热点切入。尽管副刊稿件讲求历史的空间感纵深感,但仍要求时间的接近性,因此由热点切入引出历史故事更具可看性。
纸与端复合式报道。新媒体时代,报纸不能埋头一味做内容,与读者互动有了更多的途径。在客户端的相关报道中,我们能即时看到网友互动反馈,有助于把握报道方向及读者口味,做到有的放矢。
四、两条腿走路 副刊更有生命力
强栏目、强策划、强执行力。华西都市报不断改版,夯实栏目基础;不断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破圈的重磅报道;强化执行,精品栏目下的精品系列报道时长以一年起步。
扩大朋友圈,专家型记者主打。《宽窄巷》不断扩大名家朋友圈,名家荟萃,行业广泛,贡献脑力。当代书评的主力记者,一再突破采访对象的层级,并以人格魅力、专业水准与采访对象成为忘年交。采访见功力,文笔优秀报道成范本,传播力破圈层。记者还在朋友圈建立封面读友会,汇集行业大佬精英,不仅及时通报行业大事,还对好报道好版面进行二度传播,从而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增加《宽窄巷》黏性。
社会化众筹式生产内容。副刊的功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发生着重要变化。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是,具备写作才能的传统的文人、专业人供稿模式,已逐渐转化成人人写作、每个受众都有表达愿望、亲身体验式描述的全民供稿模式。[4]《宽窄巷》顺应时代,通过社会化众筹模式进行内容生产。针对丰富多样的栏目,建立副刊作者队伍。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作者,为副刊提供独特的内容文本,使得副刊更有生命力。
注释:
[1]张蕊.人民时评: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N].人民日报,2020-11-20.
[2]王凡.都市报副刊建构城市形象的叙事策略研究——以《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22).
[3]杜一娜.《华西都市报》纸质与客户端双管齐下 副刊天天有,文化青春融本土[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7-11.
[4]刘翔.新媒体时代都市报副刊的应对之策[J].新闻实践,2013(09).
(作者单位:华西都市报)
责编:项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