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的厚
2022-07-22李丹崖
李丹崖
天色将晚,我是在去许昌的时候,误入一座镇子,叫神垕。
“神什么?”朋友问我。
我本着见字读半边的惯例,说:“神hòu嘛。”朋友立刻通过网络查询,说我答对了。算是我侥幸蒙混过关。我知道,这不是做学问该有的严谨,赶紧去了解了一下,在一家当地餐馆,我与老板聊天之后才知道,神垕的“垕”,通“厚”,古时候是一个字。
但是,神垕的确是“厚”的,厚重如斯。这里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发源地,从唐代开始,这座山坳里所产的钧瓷就小有名气。到了宋代,更是声名鹊起,成为宋代皇家的御用瓷器之一。据当地人讲述,当时,静默的神垕山一下子喧嚣起来,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蜚声九州,曾一度成为诸瓷之首。至今,神垕古镇的“七十二窑”仍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盛世家底。
抛开钧瓷不说,单说进入神垕古镇的观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古拙、浑厚。
神垕古镇的围墙是不修边幅的,就着落日,远远地一望,我仿佛置身《大話西游》里至尊宝与紫霞在城墙上对视的场景。一座望楼,建在城墙之上,并不高大,有一些近乎山西建筑的感觉,楷书“神垕”二字,饱满而规整,灯光亮起来,一座古镇瞬间被灯光美颜了。
神垕并不是一个村,而是旧时的五个村子连接在一起,后来,仰仗着钧瓷和官窑,逐渐形成了一座镇子,这就好比景德镇,当然它在规模上输景德镇不少。这却丝毫不影响我喜欢这座镇子,景德镇太精致了,太考究了,就像是一个教养极其严格的大家闺秀,而神垕古镇就是自由的,就像完全释放天性的乡间姑娘。看了钧瓷的制作工艺,就晓得了其中的趣味,胎体做好之后,釉中所加入的矿石粉,谁也不知道烧出来是什么样貌,只管烧,出窑的时候,紫红一片,每一件都不同于另一件,世界上也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钧瓷,单从样貌上肉眼来看就能发现。
钧瓷是讨喜的,出窑的瞬间,一团紫气,颇具喜感。钧瓷的色彩,是浑厚的炫彩,目眩神迷的炫彩,若是在午后,我们对着一件钧瓷发呆,再望一望远处的落霞,竟发现落霞与钧瓷的釉彩那样神似,我不知道烧制钧瓷的老先生会不会从落霞或朝霞上获得灵感,或许在某个瞬间,两者是有一些相似的。
走在神垕古镇光滑的石板路上,一条主街,可以踱步进入很多院子。窑神庙前,至今流传着窑神伯灵翁的趣事。还有一位“金火圣母”,她也只是普通的民间女子,为了烧制一件完美的钧瓷,以身祭窑,最终这座窑所出瓷器,皆为精品。传说毕竟是传说,神话毕竟有虚构的成分,其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投入到忘我境界的时候,才能出精品,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品。
神垕古镇上亦有花戏楼,在中国,一般的花戏楼皆为山陕会馆,我的故乡亳州亦有一座,更加精美,神垕古镇上的这一座古拙一些。
这时候,再次想起进入神垕古镇的时刻,想起近似山西建筑的望楼,这才明白,说不定这座镇子的部分建筑,是少不了山西工匠参与的。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在唐宋时期,神垕古镇的知名度,不然,怎么会引得全国如此多的商帮纷至沓来?
入了夜的神垕古镇,有瓷质的宁静,天空也是澄净如洗,星斗似钧瓷的窑变色,辉映整座古镇,夜间竟有更夫,敲着梆子渐行渐远。这梆子,配上神垕古镇街巷的声场,也是浑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