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交往中突如其来的“中国间谍案”

2022-07-22王燕林

军工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团组航天局会议室

王燕林

这件事发生在苏联的一个国家。那年3月,我带领一个来自中国有关研究院10多位专家组成的航天高级技术代表团访问该国。为了这次出访,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精心的准备,双方多次交换了拟洽谈的项目意向,对方为了表示诚意,答应开放一大批以前对外国人不可能安排的工厂、研究所参观考察,这也是我们对该国航天技术全面了解评判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次出访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未来五年双方合作项目,规划未来十年双方合作领域,为两国航天局局长年度会议打前站。双方对这次访问都充满了期待。

当我们搭乘的飞机降落在该国首都、代表团走出机场时,负责接待我们的该国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谢尔盖(化名)把我和翻译悄悄拉到一边说:“我给你们看一个东西。”那是一张类似于《北京晚报》的当地报纸,内容很短,上面的黑体标题是《中国间谍窃取战略武器核心技术被当场抓获》,里面的关键内容谢尔盖还用黑笔划出来:6名中国间谍在×城市×酒店交换战略武器核心技术情报时,被国家安全部门当场抓获,已移送有关机构进行审查。谢尔盖说:“你们也是来自中国航天,你们知道这些人吗?”我说:“不知道,因为报纸上既没有人名,也没有具体单位名称,也看不出来窃取的是什么技术领域。”

刚刚入驻酒店,中国驻该国大使馆科技参赞就来敲门,样子很急,来不及寒暄就说:“你们来得太好啦,今天晚报登了条消息,你们听说了吧?”我们点点头,“欧洲、美国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都转播了这条消息,有的报道还添油加醋,大肆渲染。国内询问具体情况,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人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感到事态严重回应道:“马上向国内了解一下,看看近期有哪些团组在这里访问。”很快,国内传来消息,航天陕西一个单位6人团组在这里访问,但是他们考察的是一个民用技术项目。

“参赞,您原定也是要参加我们此次访问的全过程的,现在出访日程怎么办?明天跟对方还继续谈吗?”

“看来情况比较复杂,我连夜向国内请示,明天早上通知你们,今天你们辛苦了,刚下飞机就来了这么一个事,抓紧休息吧。”参赞急匆匆离开酒店返回使馆。

第二天一早,参赞来到酒店,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被“抓”的6个人,在该国安全机构连夜审讯后,已让他们签字画押,没收了护照和身上的美元后,送到中国大使馆,需要我们协助立即去使馆确认一下。

我和翻译立即跟参赞来到大使馆,见到了这几个人,确定就是那个团组。经过了解情况,得知这个代表团是上周过来的,与该国一个研究所谈民用项目合作事宜,因此,出国审批手续没有走军工项目渠道,而是通过地方政府办理的外事手续。该团团长是陕西航天某研究所主管民品的所领导,很年轻,他十分委屈地对我们说:“5年前我曾在该国这个研究所留学,认识不少老师和同学,看到一些学术刊物里面有不少感兴趣的东西,就问老师、同学能不能给我看看,他们说那些都是公开出版物,如果我需要,可以把最近两年的搜集整理一下给我带走,我非常高兴,没想到昨天他们到酒店给我这些刊物时,安全部门的人突然闯进来,不由分说就把我们带走了,也不允许我们跟任何人联系,分别关在6个房间单独审问,扣留了我们6个小时之久,然后就把我们送到这儿来了。”

“情况基本清楚了,对方把他们放出来,看来也没有拿到什么证据,起码不是报纸上说的什么间谍案。”我跟参赞分析道。

为避免继续待在这里节外生枝,使馆决定立即安排他们回国,已经订好了机票,连夜给他们办理了临时证件,回国手续上没有问题。

一会儿送机场的车来了,这6个人在使馆人员陪同下去了机场……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我问。

“国内认为这件事非常蹊跷,对方也没有向我方通报任何情况,我们正在通过外交渠道要求对方给出解释,所以,在国内没有做出正式决定之前,你们的会谈照常进行,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等国内有了决定,再按国内指示执行”。

我们回到酒店,迅速吃完早餐,穿好正装,带好会谈材料,乘车来到该国航天局大楼的会议室,当地时间9点整,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正式会谈……

10点左右,参赞来了,把我叫出会议室,“国内指示来了,认为该国这次事件对我们极其不友好,国际影响很坏,抓的是咱们中国航天的人,我们不能没有态度,外交部要求该国正式道歉,要求你们这个团立即终止访问,不再继续跟他们谈航天合作事宜。由于该国直飞国内的航班每周只有两班,这两天没有航班,所以你们迅速撤到因公护照不需办签证的第三国,然后从那里回国,撤到第三国的火车票使馆已经订好了,请你们马上结束会谈,回酒店收拾行李,下午使馆派车送你们去火车站”。

我回到会议室,跟对方参加会谈的人说:“我们接到上级指示,由于你方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就抓了我们正常访问的专家,我们这次的合作只能暂停,等此事有个结果了,双方再另行协商。”说完,我方人员起立,收拾文件走出会议室,我们看到对方人员充满惊讶、失望、疑惑的复杂表情。

撤离到第三国后,等待了3天,全团乘飞机回国。

一次前后精心准备了一年时间的重要访问,一次可能影响未来两国航天合作几十年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而且,由于该国后来政局不断变化,航天局的领导人也不断更换,双方的合作基本陷于中断。

一个月后,从新闻中得知,该国数名高官被解职。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了解到一些信息,这些高官的解职竟与这起所谓“中国间谍案”有关联,原来是该国内部政治斗争,一部分人要整另一部分人的“黑材料”,在酒店布好了大网,设好了诱饵,没想到这6个中国人突然无意间闯入了他们的“伏击圈”。开始,这些人以为钓到了大鱼,结果不仅一无所获,还惹出了巨大的外交风波,在国际上丢尽了颜面,因此,处理几个高官以平息舆论压力。据使馆的同志讲,该国也通过外交渠道向我国正式道歉。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的管理者也积极开展了“举一反三”,修改制定了航天在有关国际交往中的新规:凡通过正常渠道向外方索要资料(不论是公开出版发行的、还是经对方同意提供的内部资料)一律要在正式场合(会议室、谈判或签约场所)交接,不得在私下场所(如酒店、宿舍、饭馆、咖啡馆等)进行交接。

我们平时接受的军工保密教育,形成的军工保密意識,是以我们自己的国家秘密不被泄露为主的,但在新形势下,树立国家“大安全观”的军工文化新理念,对所有军工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新课题。

这个真实的故事,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重视,以新的国家保密法为准绳,重新梳理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固有军工保密思维定式,把军工保密文化理念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团组航天局会议室
东风汽车股份:海外出口大跨步前进,赶超 2021 年全年
欧盟将重金打造防间谍会议室
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大树会议室
接待外宾团组会见会谈字时的座位安排
被炒鱿鱼了
开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