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行者杜轩宇
2022-07-22宦菁
宦菁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沉静少言与自信笃行,都是同一个杜轩宇。
6月,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冠,将斑驳的光影打在采访地的一扇落地窗上。江苏盛邦家俱制造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盛邦)总经理杜轩宇起身引着我们走向窗边,楼下郁郁葱葱的花园内,盛邦新开发的几款户外花园家居产品格外显眼。
“这些都是盛邦根据海外市场需求开发的下一季的产品,主打实用和耐用性。”杜轩宇带着我们落座,“产品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材料,完全打破此前该类产品的耐久程度。”他的话干净、简洁,几乎没有一個字多余,但语气十分笃定、有力,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自信。随后的采访,杜轩宇一直以这样的风格叙述着企业和自己的成长、发展,话不多,但足够坚定。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沉静少言与自信笃行,都是同一个杜轩宇。
不像有些高调的“创二代”,杜轩宇并没有特别鲜明的人格特点。走在大街上,很难被人认出是一个有野心、有想法的“创二代”。正是这样一个本性低调的人,却以一种“高调”的姿态,以创新和品质,执着地带领盛邦成为全球户外家居行业的非典型代表。
放逐与回归
在加入父亲一手创办的盛邦之前,杜轩宇更像是一个满肚子书卷气的“异类”。从美国读完大学回来后,他没有如所有人想的那样直接进入家族企业,而是在南京大学找了份老师的工作。回想起那时的选择,杜轩宇也说不清到底是出于“不走寻常路”的叛逆,还是对象牙塔内的校园生活的眷恋。
相比于回归家族企业,杜轩宇的选择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他是父亲创业的亲历者,几乎整个成长过程都伴随着盛邦的发展和壮大。他亲眼看着这家制造型企业在父亲的操持下有了如今的模样。虽然内心很是为有这么一位敢闯敢拼还无比勤奋的父亲自豪,但自己的成长也因此缺失了很多温馨的亲子时光。
“做制造业真的需要情怀……”说这话时,杜轩宇望向远方,似是回忆起父亲一个个操劳的过往时刻。也仅仅是一瞬间,他的目光又从远方移至近处,平静地说:“选择学校任教,我那时考虑的是一边教书育人,将自己所学所思同年轻人分享;一边准备学业,继续读研。”
宁静的时光并没有维持太久,一年多后,父亲的几个电话让杜轩宇不得不暂别校园,回来帮企业完成一个新的项目——帮助国外一家企业的户外用品设计团队代工睡袋。“睡袋的这个新项目我没人依赖,只能靠你了。你读的是商科,又留过学,你来负责最合适。不会耽误多长时间,也就几个月。”来来回回,父亲和杜轩宇聊了好几次。这让杜轩宇既为难又无法拒绝,便收拾行装回到了盛邦。
尽管从小耳濡目染,但真正开始着手盛邦的项目,杜轩宇还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此前,盛邦的主要产品是户外帐篷、户外家具等,睡袋是一个企业从未涉足的领域。光是找到符合客户要求的面料和填充棉,就让杜轩宇费了好一番工夫。南通的叠石桥、绍兴的柯桥,一个月内,他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次。在一次又一次的找寻中,在与行家师傅不厌其烦的交流里,他不再是原先那个手足无措的“新人”,渐渐地变得娴熟起来。
父亲当时说是让杜轩宇负责项目,实际上,初入盛邦时,他的职位只是个业务员,跟着厂里的大师傅找面料,与客户洽谈业务,找到最佳的合作点。看上去,杜轩宇很快便将这个项目运作得游刃有余,颇有大将风范,然而他内心还是会焦虑、会担忧。他的压力来源于“二代”这个身份。“虎父无犬子”,曾经自我放逐的他,实则非常在意自己回归家族企业后的表现。焦虑的时候,他会找业务线的人聊,问细节,还会时常到工厂车间里取经。
说好的几个月,最后变成了“无限期”,这个项目结束了,杜轩宇想要抽身读研,继续自我放逐,但在父亲口中同样“十万火急”的另一个项目又来了——负责企业ERP和MES系统的上线。
细节与偏执
“进了车间,他就是一个‘细节控’。”下属们这样评价杜轩宇,“半成品的摆放、配件的归类,还有工序是否合理,都要细细把关,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修正。”有一次,在车间里,杜轩宇看到工人在一堆型号各异的螺帽中翻找合适的配件后,转身回去便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彼时,恰逢企业正准备推行ERP和MES系统。杜轩宇觉得,生产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对整个生产流程造成影响,就像蝴蝶效应一般。
熟悉杜轩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细节控”,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体系问题的细节,杜轩宇到了“吹毛求疵”甚至有些偏执的地步。在他看来,螺帽的归类虽然看上去是小事,却可以反映一些体系问题。如果能将每种规格的螺帽归好类,数量也在生产系统中入档,那么无论是对工作效率的提升,还是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把控,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家制造型企业,盛邦有着稳健的财务风格,不浪费、不奢侈,杜轩宇希望员工们也有这样的风格。
一般来说,老板的气质往往决定了一家公司的气质。在盛邦,这种对细节的专注体现在方方面面,典型的就是每一样东西都有它应该待的准确位置。半成品、成品的摆放不能混淆,要放在标准化的货架上;每种产品生产中所需的配件都要清晰地摆放,不能一股脑摆放在一起……
“赢在格局,输在细节。”在杜轩宇看来,作为一家拥有稳定市场和客源的制造型企业,怎么抠细节都不过分。“由于我们的产品种类很多,有时生产线会有上百种产品同时生产,这就涉及成品、半成品的摆放以及生产配件的问题。摆放位置的标准化是为了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生产配件的量化管理则能提升企业管控生产,降低不必要的浪费与损耗。”因此,他不惜重金邀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来给盛邦“诊断”,目的是让公司的运营管理更加规范、精细。
杜轩宇借着推行ERP和MES系统的时机,为企业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改造。他从数字化建设方面入手,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应用最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人员、财务、物料、生产及相应的物流信息、资金、管理等有机集成起来,实现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此外,他还力主盛邦投入上百万元购置数控机床、机器人焊机等先进生产设备,利用新型设备的高效率、精细度、柔性自动化等优势,为新产品的开发测试和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盛邦的市场竞争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成就了盛邦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帮助盛邦一步一步成为户外家居行业中的“隐形冠军”,成为一个“小而美”的存在。如今,盛邦生产的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Home Depot、Target、Lowe’s等大型零售超市的指定供应商。
敬畏与创新
“要是说盈利能力,相比于一些爆发式增长的行业,制造业的利润可能显得有点鸡肋。但是相比赚快钱,我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行业留下点什么。”杜轩宇有他的雄心壮志,他希望能为行业留下的不仅是盛邦和旗下一个又一个以品质著称的品牌,更是“中国制造”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精品”“高端”代名词的缩影。
“在行业中留痕”的初心来源于杜轩宇对事业的敬畏。“制造业不能投机”是杜轩宇常常说的一句话。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环境里,杜轩宇看到了不少走捷径的企业家,其中一些在短期内获得暴利,但更多的却没有将企业带入良性发展轨道上。
在杜轩宇看来,为了经济利益牺牲品质令人扼腕。“尤其是制造业,利润偏低,来自外界的诱惑又多,就特别需要一种好的心态来做事。”回归盛邦的这6年里,杜轩宇一次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制造业不适合心态不够平和的人来做,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敬畏心,就不要轻易涉足这个行业。
也正是这种敬畏心,让杜轩宇在对待人或事上总是极其地认真、执着。当竞争对手还在炫耀为大牌代工的时候,本着对用户的敬畏,杜轩宇已经完成了盛邦旗下品牌的配套布局,还在美国休斯敦购置土地,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销售、物流、仓储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多适合海外市场的产品和更加快捷方便的物流方案;当跟风者刚刚涉足自我品牌时,本着对用户体验的敬畏,他一手主导的Sunny World、Sunny Land、South Hampton等品牌已经成功在海外市场立足,开启自我定价的时代;当业内厂商还在为自己迭代产品的能力沾沾自喜时,他已经将一部分重心放在工艺和材料的研发上,走上了一条拥有高科技附加值的创新之路。
足够的敬畏心让杜轩宇有了带领盛邦不断创新的底气。为了全面提高盛邦的科技创新能力,他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聘请技术研发人员70余人,构建起强大的研发团队。目前,盛邦拥有已获得认定的市级技术中心,并由杜轩宇兼任技术中心主任。截至发稿时,盛邦的技术中心已经开发完成SBF2401—1无螺丝组装铁艺篷、SBF255—1T双人弧形顶篷秋千等6款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还有8款新产品正在研发中。
找到“第二曲线”
英国知名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一书中写道:任何一个有机体,无论是动物、人或是由人所创造的产品,最终都难逃“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从诞生、成长、衰退,到最后结束。
杜軒宇脑海中浮现出《左传》中的那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国家如此,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时代的车轮轰隆作响,某种程度上说,盛邦的发展亦是时代下的产物。
在杜轩宇看来,一家企业想要逃出“生命周期律”,就必须让自己更有活力、更开放、更多地适应外部变化,让其在环境中自我进化的同时,不断生出独立的新的业务,再在新的业务上不断进化。这就是寻找“第二曲线”的过程。
杜轩宇一直在寻找盛邦的“第二曲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着眼于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结合盛邦所在地产业的发展,杜轩宇从孟子的这句话中找到属于盛邦的“第二曲线”——在盛邦的基础上,兴建产业园,以合力共同谋发展。
依托盛邦公司现有厂房、办公楼,江苏盛邦科技产业园应运而生。为了让园区入驻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杜轩宇积极争取句容市以及句容市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和招商资源,加强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招引力度。此举不仅盘活了周边的闲置厂房,还为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嫁接了优质项目。如今,园区已成功孵化出3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6家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园区企业的周转时间和加工成本,园区内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50%以上。
“我们园区内的一家专业从事高压无缝铝合金气瓶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经营销售的企业,年产能力已经超300万支,还获得德国莱茵TUV的TPED认证、国内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美国DOT认证以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多方认证,区销售范围覆盖中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杜轩宇说起园区孵化的企业,如数家珍,脸上充满了自豪。他自豪的不单单是自己找到了“第二曲线”,那种喜悦更是来源于一种惠己及人的成就感。
《青商》十问
《青商》:对“二代”这个词,您怎么看?为什么?
杜轩宇:年少时觉得“二代”是一个贬义词,现在,这个词对我而言,更多地意味着责任担当和站在父辈肩膀上重新出发的激情与创新。
《青商》:在意见上与父辈出现分歧,您如何解决?
杜轩宇:以理服人,谁有道理,就听谁的。
《青商》:在当代商界,谁让您心生钦佩?
杜轩宇:任正非。一直以来,他都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从不惧怕从零开始再出发,这点非常令我敬佩。
《青商》:当您遇到事业的瓶颈与困难时,会怎样处理?
杜轩宇:向行业内的前辈请教,与朋友交流,碰撞间说不定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决办法。
《青商》:请您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
杜轩宇:注重细节、有责任心。
《青商》:自己的哪个特点让您最为不满?
杜轩宇:急躁,情绪控制上还需再修炼。
《青商》:如果不进入商界,您最希望从事什么工作?
杜轩宇:继续在校园里做老师,教书育人。
《青商》:对您来说最奢侈的东西是什么?
杜轩宇:时间。
《青商》:何时何地让您感觉到最快乐?
杜轩宇:当自己的想法、理念能被其他人接受,最终转化为实际成果时。
《青商》:您是否有座右铭或是很欣赏的一句话、一本书?
杜轩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