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病患者门诊护理干预效果的探讨

2022-07-22王文婷

智慧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抑郁焦虑

王文婷

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加以探究。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门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HAMA分数和HAMD分数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低于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门诊护理干预效果尤为理想,特别是在改善满意度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等方面,临床可将该护理方案加以推广和应用。但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在于所选择的样本数量较少,样本选取范围比较窄,所以日后有相关研究时希望能够选择更多的研究对象,且扩大研究对象的选择范围,支持本研究结果。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门诊护理干预;满意度;焦虑;抑郁

伴随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多,导致患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老年人患慢性疾病对于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对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应强化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控制疾病进展具有较高的价值[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20年老龄人口已超1.67亿,因此需要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加以关注并进行解决[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80%的老年人存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但是很多老年人并没有意识到健康和保健的重要性,对于自身所患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缺乏基本的了解,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的预后效果较低[3]。我院开展门诊护理干预,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方案,希望能够为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并在我院实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等,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67到91岁,平均年龄81.7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70到92岁,平均年龄82.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未体现出明显区别(p>0.05)。

列入规范为:年龄〉18岁,观念清楚,自行参加本科学研究。清除规范∶有认知功能障碍等无法相互配合调研的病人。

1.2方法

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用于对照组。

采用门诊护理干预用于观察组,具体内容包括:

(1)健康教育。门诊的护理人员在接诊病人后,首先询问病人的年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禁忌史等基本信息。在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后开展的护理服务则具有更强的针对性。(2)心理护理干预。针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老年人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抑郁、孤独等。很多老年患者感到自己的疾病拖累了家人,拖累了自己的儿女,所以往往感到愧疚,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

(3)家庭护理指导。家庭对于患者是一个主要的生活场所,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对患者的身心和疾病康复都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作为与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属,一定要在家庭中做好监督患者的工作,并且掌握一些照料患者的基本方法,为患者制定良好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改善居住环境,营造舒适溫馨的氛围,定期打扫卫生,使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

(4)日常生活及饮食护理。要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一日三餐保证均衡的饮食,清淡营养。对于作息时间进行科学的规范,以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疾病的加重。按照病人的不同情况,适当的开展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素质的增强。告知病人在用药方面一定要严格遵从医生的嘱咐,并且详细地将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告知病人以及病人家属,使病人家属监督病人按时、按量用药,如有不良情况及时来医院就诊。

(5)行为干预。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与干预,使患者逐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健康促进的效果。据相关数据显示,营养摄入与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息息相关,良好的营养摄入能有效的延缓衰老、增强老年人身体免疫力,在预防三高等基础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6)随访护理。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情况,并且对病人进行生活、饮食指导,解答病人的疑惑,护理人员在随访后需要记录随访的过程。

1.3观察指标

1.3.1应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问卷总分为100分,信度0.855,效度0.923,根据患者得分情况对应相关满意等级,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1.3.2参考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 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

1.3.3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焦虑、抑郁情况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HAMA分数和HAMD分数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量表

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低于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数据差异较大(P<0.05)。见表2.

3.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门诊护理干预效果尤为理想,特别是在改善满意度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等方面,临床可将该护理方案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屈玉洁,常陆,屈玉清,等.家庭支持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及结局事件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1):1494-1499.

[2]孙志强、王智敏、龙苏兰、赖小美、罗熙.中医特色志愿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23):85-87.

[3]盖琼艳,巫梦婷,李晨,等.出院准备服务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3):289-295.

猜你喜欢

老年慢性病抑郁焦虑
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干预探讨
老年慢性病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定位研究
社会支持在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测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老年慢性病患者门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德俄“焦虑”波兰右翼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