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处 博弈 思考

2022-07-21姚思雨

大学生 2022年7期
关键词:布面丙烯油画

姚思雨

因为疫情原因,2022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又一次以线上展览的形式展出,且永不闭幕。

经历了近三年反反复复的疫情,2022届毕业生与疫情共处,跟疫情博弈,在疫情中思考,学习、创作、研讨从未停歇……

 1.《春游》祁淇(实验艺术学院-社会性艺术工作室)

材料:木片、木条、树枝、铁丝、衣架、鲜花

疫情下,居家办公和上课成为日常。对止步于屋内的人们来说,“门”又意味着什么?是安全的防线?束缚的锁链?还是一种个人与外界之间紧密联系着的证明呢?

     2.《ZOETIC》張天瑾(油画系-油画三工作室)

材料:透明亚克力,滴胶,玻璃颜料

作品源于疫情之下的生活感受,用色彩的能量表现“生命力温度”,记录生命存在的痕迹。

 3.《stage》系列 吕盈盈(造型学科基础部)

材料:布面丙烯、油墨、索斯

作品包括了作者隔离期间的焦虑和思考,挖掘情绪,同时在混沌中重塑自我。

     4.《EVERYTHING BUT THE RAIN》李松林(造型学科基础部)

材料:布面丙烯

作者在研二开始了《转瞬既逝的事物》课题,如风雪、暴雨、烟花等。创作这些作品时,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反复的时期,大街上空空荡荡,情绪得不到释放,只好半夜一个人出来散步,抬头的瞬间,漫天飞雪,从黑夜到白天。

  5.《疫战》何倩倩(壁画系)

材料:布面丙烯;数字绘画

疫情中,抛弃一切情绪之外的一瞥、一瞬、一侧、一面、一缝隙、一角落、一碎片……目之所及处,是最简约、最直接,而又最精到的印记。

     6.《家的故事、夜的故事》李天元(造型学科基础部)

材料:布面油画

家乡和北京,这两个地方在疫情期间变得既熟悉又陌生,既向往又想逃离。这三年,因疫情,居无定所,来来往往。在家乡,作者想记录对家乡的真实感受,因此画下家乡的文化遗产,在工业时代依然旺盛的手艺——制陶;同时他也记录下了北京的夜里,在疫情时期依然奔波的人们。

 7.《游离之间》张弘旺(油画系-油画三工作室)

材料:布面油画

在疫情成为一种常态下,人们的生活更多趋于无接触化、网络化。在这种虚拟和现实,回忆与当下之间,两种时空同时存在而又相互独立。

 8.《Before Rising To The Surface》张瀚(油画系-油画二工作室)

材料:布面油画

作者运用类似波谱拼接的图像组织方式研究泳池中水的各种形态,表现人潜水游泳即将浮出水面呼吸前的那刻,正如人生中诸多的隐忍、努力与蛰伏,最美的时刻恰是破境之前最压抑之际,周遭环境丰富晦涩变化,自我的心绪与对外界的感知交织缠绵,亦幻亦真……但无一不透着承载过苦难的甘甜和即将守得疫情过去云开见月明的美好。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布面丙烯油画
钱爱康
一张油画
王秋莲
《共生》主题系列作品
詹克兢布面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苯丙烯菌酮
张方白艺术作品
液化气中的丙烯含有的杂质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