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2022-07-21陈利鲜庞首颜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建办学特色

陈利鲜,庞首颜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走特色办学之路是我国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选择。2012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倡导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1]。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旨在通过评价改革,“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2]。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10 月,我国本科院校有1270 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156 所,占比91%[3]。规模如此庞大的地方本科院校,源源不断地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成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引导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趋同,“千校一面”普遍存在,特色不足仍是困扰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桎梏,这一现象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尤为突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走特色发展之路,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关系到教育强国建设。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存在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高校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找准定位,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高质量发展。然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上却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办学特色缺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隶属于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依靠地方财政提供资金,且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在办学层次提升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办学投入成本巨大,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经费捉襟见肘,办学资金“先天不足”。特别是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偿还贷款和发展投入不足的双重窘境。一些院校忽视本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简单以规模发展作为“破局之道”,学科布局贪大求全,专业开设随波逐流,招生规模盲目扩张,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从而失去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影响后期生存与发展。

(二)办学优势挖掘不足,办学特色趋同

“大学的办学特色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良的、公认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征。”[4]办学特色是办学历史的积淀,是挖掘提炼的办学精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办学起步晚,办学时间短,但多数都有长达几十年的专科办学历史,形成了自身行业特色或专业发展优势。然而,在本科办学初期,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却有意无意地以老牌本科院校或一流研究型高校为标杆,借鉴和移植他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疏于挖掘自身办学的传统优势,丢弃了已有的特色传承与延伸,最终导致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趋同严重,经由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的自身优势和特色日见丢失。

(三)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办学特色不显

办学特色的传承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发展路径,全面统筹各方资源,持续推动深化发展,最终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彰显,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不能仅仅满足于阶段性实现。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校特色发展上有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对办学特色进行了提炼,办学特色已初见端倪,但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未能把特色发展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一旦学校主要领导发生人事变动或者学校发展遇到瓶颈,特色建设就容易受阻,甚至会发生中断或内涵变更。办学特色得不到有效的延续与发展,办学优势得不到强化。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实践探索

特色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彰显办学价值的根本遵循和必由之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以特色促内涵式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走出了一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一)研究办学历史,挖掘特色优势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阿什比曾有过一句名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5]办学特色都具有厚重的历史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虽然只有9 年本科办学历史,但是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 年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迄今已具有67年的办学历史。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54 年至1985 年。这期间,学校大规模开展在职教师培训,成为重庆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第二阶段是1986 年至2011 年,学校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师范专科学生,涵盖基础教育绝大部分学科。从1999 年起,学校相继设立“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五中心四基地”,开始承担全市教师培养培训的管理、指导和培训等职能,逐步形成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重、职前职后贯通的办学格局。第三阶段是从2012 年开始,经教育部批准,由重庆教育学院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开启了全日制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局面。在60 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扎根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形成了教师教育的办学优势。

学校通过对办学历史的研究与梳理,明晰自身的禀赋优势在于教师教育。为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学校确立了优先发展教师教育的战略,主动选择人才培养目标下移,聚焦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办学,培养“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上实现与其他本科高校的错位发展。

(二)提炼办学特色,规划远景发展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的独特标识,是区别一所大学与其他大学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它的提炼必须从大学的基本职能出发,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文化以及所处的区域环境、地方发展需求等因素,体现其独特性,且在文字表达上以简洁、精炼的口号呈现。

学校高度重视办学特色的凝练固化工作,通过“集思广益,深入研究,逐步清晰,达成共识,科学提炼”的路径逐步推进学校的发展。首先,在2012 年改建伊始,学校着手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出学校的社会价值”“如何办出特色”等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全校大讨论,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反复讨论并达成共识,凝练出“不走传统型、不走跟随型、不走封闭型道路和坚持特色发展”的“三不一特”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学校正式组建专业团队,就如何“做强做特”教师教育,形成学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办学优势进行专项研究。研究团队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布局的整体分析和学校60 余年办学传统优势的系统总结,凝练出“服务儿童成长”的特色发展构想。其次,学校先后邀请各领域专家反复论证,凝聚共识形成对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价值链,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办学思路,重点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等领域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最后,学校党委正式出台《关于将“服务0~12岁儿童成长”需要培养人才作为办学特色的意见》,以文件的形式固化“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的凝练在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获得教育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也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标识性表达。

办学特色不仅仅是口号式的表达,而是持续的教育实践。为此,把办学特色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有目标、有路径地持续推进它尤为重要。学校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特色办学的目标任务,围绕学校“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打造了一批先进性与系统性兼备的跨学科教学科研平台:成立儿童研究院,汇聚全校资源,开展儿童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儿童大数据中心,通过多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技术多学科融合,研究儿童大数据采集方法与运用,助力0~12岁儿童教育向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为价值链,学校打造儿童教育、儿童健康、儿童文化等专业集群,融通师范与非师范教育,培养具备儿童服务能力的“一专多能”特色人才。

此外,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总规划对“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明确提出:要加强特色办学的统筹领导,将特色发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师范类专业培养“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师资的能力,深化非师范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及社会服务中有效落实学校特色定位。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十四五”特色发展子规划,将学校特色发展目标任务具体化,并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以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以儿童启蒙师资培养为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以及以儿童大数据为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相继入列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培养特色人才,彰显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地方院校只有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明确特色,彰显特质,才能培养有用的地方应用型人才。学校围绕“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融通师范与非师范教育,从特色专业群、特色课程群、特色科教融合平台、特色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构建特色人才培养的融通体系,彰显学校特色办学价值。

1.构建特色专业群

学科特色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它具体表现在独特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对接特定行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学校的学科建设“围着儿童转”,结合学科优势设置儿童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以教育服务为主,健康服务、文化服务、营商服务为辅的“一主三辅”特色专业群,培养“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人才,如图1。“一主”以教育学学科为基础,构建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戏剧教育等师范专业在内的教育服务专业群,聚焦儿童启蒙教育,培养特色启蒙师资,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三辅”包括:一是以药学、心理、运动训练、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学科为基础的非师范专业,以儿童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形成儿童营养与健康、儿童运动康复护理、儿童食品与安全等专业方向,构建健康服务专业群,拓展儿童服务面向;二是以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为基础的学科,涉及汉语言文学、英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分别设置儿童文学、儿童英语、儿童服装等专业方向,形成服务儿童文化产业专业群;三是以经济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管理学为基础,涵盖商务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分别开设儿童财商、儿童大数据、孕婴童会展等营商服务的专业方向,培养儿童营商服务特色人才。

图1 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群

2.构建特色课程群

课程作为高校专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直接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是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围绕“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学校集约开发“三大特色课程群”,促进专业资源共享共建,赋能特色人才培养,如图2。一是建设儿童专业特色课程群。以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戏剧教育等师范专业为基础,以0~12岁儿童启蒙教育为重点,开发“儿童教育戏剧”“儿童游戏创编”“幼儿教师谈话能力训练”“0~3岁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指导”“儿童特色体育运动与教学”等专业特色课程。二是建设儿童方向特色课程群。非师范专业围绕儿童文学、语言、营养、财商、服装等领域开设“+儿童”专业方向课程,为非师范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赋能。例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儿童营养与健康方向,设置“儿童营养学”“儿童疾病预防与护理”“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膳食与喂养”等课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设儿童服装专业方向,设置“亲子装创意设计”“童装设计”“童装制作”“儿童服饰配件设计”等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小学教育方向,设置“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班队管理”“家庭教育学”等特色课程。三是建设儿童通识教育课程群。在通识课程中,学校设置“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专项模块,整合全校各学科力量开发“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策略”“儿童英语绘本教学”“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等近百门与儿童相关的通识课,同时,通过购买线上与儿童相关的课程,充实“服务0~12岁儿童成长”课程库,为全校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图2 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课程群

3.构建特色科教融合平台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支撑。教师以科教平台为载体,开展儿童领域相关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特色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研究与儿童服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形成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如图3。一是聚焦儿童领域分级建设科教融合平台。为了打破学科“围墙”,学校围绕“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建设了国家级、市级、校级三级科教融合平台。学校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建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联合开展儿童成长科学研究与未来学校创新实验;围绕儿童大数据、儿童益生菌、儿童药食同源食品等进行研发,建设“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市级科教创新平台;聚焦儿童领域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咨政建言、课程开发及儿童产品设计等方向;建设了“机器感知与幼儿智能教育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体适能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校级科教融合平台。在传承与创新、融合与突破中,这些科教平台都有力地助推了学校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采用分类课题研究培育研究特色。师范类学科专业聚焦儿童启蒙教育、婴幼儿课程资源开发、乡村卓越教师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等研究领域,形成研究优势与特色。非师范类学科专业研究围绕儿童语言能力、儿童体适能、儿童电子产品开发、儿童研学旅行、儿童财商等领域形成研发优势与特色。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色培育,催生独具研究价值的有关儿童研究领域的高水平研究项目,例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标准及其指标测度研究”等一批项目获国家级立项。“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双模态儿童脑功能状态评估系统”为代表的200 余项儿童领域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立项,研究成果转化为特色课程,研究优势与特色反哺教学,这形成了特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支点。三是依托学术交流营造儿童研究氛围。学术交流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领域发展趋势,拓宽研究视野,启迪研究智慧,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特色人才培养。学校一方面积极为教师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主办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为教师提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共同探讨儿童发展问题,为儿童领域创新研究提供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路;另一方面秉持“爱儿童、懂儿童、为儿童”的理念,常态化开展“童研大讲堂”师生学术沙龙活动,促进师生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点燃师生参与儿童研究的热情,形成校园浓郁的儿童学术研究氛围。

图3 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科教融合平台

4.构建特色创新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定位,以特色创新实践平台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儿童研究与实践,让他们在体验中认知儿童、理解儿童、读懂儿童,增强他们服务儿童的能力,如图4。一是以工作室为载体构建师生创新共同体。学校围绕儿童多元智能发展、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建立一批特色工作室。工作室致力于儿童发展领域卓越本科生的培养,着力提升本科生在儿童发展领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将工作室建设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保障体系,根据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成果的质量与数量,分别折算成6学分、4学分、2学分,并计入学生毕业总学分。工作室导师围绕儿童发展创新领域,引入创新创业、行业研发、特长技能三大类项目,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激发师生创新活力,产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性特色成果。学校师生共同研发的《儿童机器人教玩具课程开发》《金抓抓草本止痒儿童健康产品》《中小学生校服设计》等一批儿童产品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青春创客”、全国中小学生校服比赛等大赛中获奖,极大地增强了工作室助力师生服务儿童产业的能力。二是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特色社团在儿童服务活动中发力。学校组建了“儿童思考力发展助力社”“国际象棋俱乐部”“春田花花少儿英语社”等30 多个儿童服务社团作为服务儿童的主阵地。此外,学校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儿童服务活动,派出儿童服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儿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例如,依托社团以线上“云”授课、线下实地帮扶的方式为重庆市区县儿童提供各类特色教学服务;研发少儿学习APP,为乡村孩子搭建出生动精彩的“七彩课堂”。学校一批优秀的、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项目从中脱颖而出,例如,“儿童阳光助残”获重庆市校园之春之高校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学校多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生在服务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图4 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创新实践平台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实践的启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服务0~12 岁儿童成长”办学特色历时9 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已经成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后起之秀,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如下。

(一)尊重历史传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打造办学特色的前提与基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既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与学校办学历史和传统毫无相关的。“办学特色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6]因此,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只有追寻学校历史发展脉络,深度挖掘办学传统中的优势与潜能,经过精心提炼、精心构建、不断优化才能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办学特色。

(二)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打造办学特色的价值追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不是为特色而特色;办学特色不能搞花架子,要杜绝形式主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价值之一在于其培养的专业人才,要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打造办学特色,价值追求应该放在首位,把培养适切性的特色专业人才作为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高质量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这样,学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才会随着办学特色的价值贡献度持续提升,任何偏离人才特色这一价值基准的办学特色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取的。

(三)建立健全特色建设管理机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打造办学特色的根本保障

办学特色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实际上它是学校整体改革的优化过程,关涉诸多要素。学校需要在宏观上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在微观上凝神聚力,激励师生为实现办学特色这一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办学特色建设中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完善管理机制,构建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全员参与的激励机制、效果评价与反馈改进的评估机制,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新建办学特色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