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研究

2022-07-21孙陵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科技型实体区块

□文/孙陵霞 庞 锐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陕西·西安)

[提要] 我国经济正处于振兴和加速转型发展阶段,实体经济发展亟须新的突破,企业的科技创新将起到极大作用,其所依赖的融资能力也至关重要。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本文提出“区块链+科技金融”的概念,分析“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逻辑关系,探讨“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应用模式,提出“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保障机制。

不同于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共识化机器信任的,因此区块链及其金融产品将带来信任机制的变革。这种信任机制的变革,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科技创新融资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可以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从而实现实体经济稳定发展。我国经济正处于振兴和加速转型发展阶段,实体经济发展亟须新的突破,企业的科技创新将起到极大作用,其所依赖的融资能力也至关重要。因此,在党的政策方针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融资模式助力,打好科技和金融这两张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并赋能实体经济。

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区块链+传统金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科技金融”“区块链+中小微企业”及“区块链+科技型企业”等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区块链+传统金融”。Templeton(2015)肯定了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银行。Guo Y、LIANG C.(2016)认为,银行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升级现有的信息系统,如支付清算的智能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信用化,还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构建多中心化中介机构,从而优化银行业管理。第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Chris(2016)、宋华(2016)、吴俊(2017)等通过买方供应链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论证了区块链技术在该领域的适用性。第三,“区块链+科技金融”。巩世广和郭继涛(2016)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科技金融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型。肖雯雯等(2017)探讨了区块链技术作用于科技金融创新的相关机理。第四,“区块链+中小微企业”或“区块链+科技型企业”。许贤丽、盛红有、胡艳(2019)在分析区块链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理与博弈模型,分析区块链技术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影响。杨兆廷和李俊强(2019)提出了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理念。马卫民和张冉冉(2019)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问题,认为可以搭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区块链融资平台。梁洪和张晓玫(2020)基于信号博弈模型,得出区块链技术将有助于银行业的中小企业借贷市场达到分离均衡的结论。

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于传统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中小微企业或科技型企业融资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但从总体来看,这方面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区块链技术如何在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领域应用以及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区块链技术与科技金融结合,提出构建“区块链+科技金融”体系,探讨了该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了该体系的主要运行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为解决企业科技创新融资困境、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本文在金融解决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帮助其解决企业运营和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有效弥补科技型企业管理不足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加快企业的发展壮大步伐、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一、“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逻辑关系

新经济体系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数字经济等的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区块链参与构成了新经济体系的基础结构。因此,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与科技金融的结合,在赋能实体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内在逻辑关系如图1 所示。(图1)

图1 “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逻辑关系图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本身对实体经济具有赋能作用。数字经济的根本是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是数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多方共同维护,传输和访问安全,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分布式记账”等技术特点,区块链技术日益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前沿,迅速覆盖到物联网、数字金融等多个前沿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业模式升级,还包括产业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社会治理改革等方面。因此区块链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和科技金融的结合将更好地解决企业创新融资难的问题,可以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从而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其成本高、回报不稳定等特点,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往往面临融资难问题,特别是科技型创业企业或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初期往往举步维艰。正是由于这样的困境,很多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上进退两难,为规避风险,有些企业甚至放弃创新性生产。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必将受到影响。“区块链+科技金融”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及其智能合约技术,建立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创新融资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保障借贷主体的权益。“区块链+科技金融”也极大解决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供给方能够比较准确地获知资金需求方的创新现状和创新潜力,从而决定是否提供资金借贷,资金需求方也有更大的创新动力,同时由于信息充分披露的约束机制,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金需求方的骗贷行为。总之,“区块链+科技金融”可以从多角度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应用模式

“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应用需要对企业科技创新融资现状、市场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全局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厘清融资平台之间、相关利益方之间(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体系之间(创业投资体系、科技信贷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联动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探讨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进行信息的有效交互。

基于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构建如图2 所示的运行模式。该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平台将科技和金融结合。技术链条链接有资金需求的科技型企业和融资信息平台,共享的信息包括企业培育(应用研究成果、商品化)信息和上市培育(产业化)信息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科技创新融资信息平台提供了这些信息的交互以及相关合约的签订等服务。资金链条链接了不同类型的资金供给主体,包括三个体系:一是创业投资体系(创投资本进入、创投资本退出);二是科技信贷体系(科技贷款、科技保险);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场内、场外)。创业投资体系包括创业投资机构等主体,科技信贷体系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保险机构等主体,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包括证券交易所、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中心等主体。(图2)

图2 “区块链+科技金融”运行模式图

此外,在该模式下,还需要探讨企业资产数字化、交易数据上链、平台流程智能化、建立统一的金融共享平台、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进一步的,在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链接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可以形成高度集成的自治化信息平台,使得融资的资金流、信息流、信用流得到有效整合和高效流转,从而建立一个互信共赢的融资生态系统。

三、“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保障机制

为了促进区块链技术发展,积极引导区块链金融资源流向企业科技创新领域,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科技、产业等现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体系,从而为“区块链+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保障机制。

首先,从全局出发对“区块链+科技金融”的区域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战略规划政策。由于各省市金融行业发展、企业融资现状、科技金融政策的差异性,“区块链+科技金融”应基于各省市的特点来做整体规划。规划和相应的政策安排应综合考虑各省市科技金融产业现状、科技型企业创新现状和融资现状等多个因素。

其次,从局部出发对宏观战略规划政策进行细分。不同的科技金融资金提供方面临的融资风险、期望收益均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针对不同的金融市场来进行具体政策的制定。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科技信贷与科技保险市场,应更多地从保护资金提供方来制定相关政策。针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应更多地从如何扶持科技型企业上市并能可持续发展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针对创业投资市场,应更多地考虑创业项目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从政府低回报扶持等方面来制定相关政策。

最后,针对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新的风险。如,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P2P 网络贷款频发暴雷事件,直至该业态清零。“区块链+科技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监管上的挑战,也可能会出现庞氏骗局等欺诈风险、借款人违约等信用风险,这些风险的出现将会极大阻碍“区块链+科技金融”的发展,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各种炒作行为打击力度加大,并提出各种安全合规性要求,有效地实施监管是前沿技术走向大规模应用所必然面临的过程。因此,在促进“区块链+科技金融”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应该适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从而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监管。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区块链+科技金融”的概念,并对其具体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1)“区块链+科技金融”可以赋能实体经济。本文通过区块链技术本身以及区块链技术和金融合力两个方面,论证了“区块链+科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2)“区块链+科技金融”可以从省市级层面,通过区块链技术信息平台的搭建,实现科技金融各个利益主体链接,从而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提高科技金融融资效率。(3)“区块链+科技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地方政策的有力支持。可以从宏观、局部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构建“区块链+科技金融”的政策体系。

猜你喜欢

科技型实体区块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