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滑雪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2022-07-21赵建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滑雪场滑雪冰雪

□文/赵建滕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提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滑雪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抓住冬奥会机遇,促进冰雪运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提高冰雪项目的丰富度和质量,让更多的消费者融入冰雪运动的乐趣,为冰雪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使冰雪经济呈现“冷资源”释放“热效应”良好势头。白色经济活力涌现,冰雪热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仅一张滑雪门票指向的就是一个消费市场,一套滑雪装备就是一条滑雪产业链,一个冰雪小镇就是一种营销运营模式。近年来,国内诸多企业开始布局滑雪产业。

一、我国滑雪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滑雪产业链初步形成。滑雪产业是促进我国滑雪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是实现“3 亿人民参与冰雪体育”战略的重要基础。滑雪产业链以滑雪场为核心,我国滑雪产业既包括面向产业服务端的滑雪设备,又包括面向消费者的旅游、培训、个人装备等产业。我国滑雪产业链图谱如图1 所示。(图1)

图1 滑雪产业链图谱

(二)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随着2022 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国家大力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于冰雪项目的扶持力度,先后发布一系列促进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2016 年《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的出台是以筹办2022 年冬奥会为契机,在京津冀地区建设综合性国际大型滑雪场馆,同时满足日后冰雪运动长期化的需要。2019 年6 月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指出要重点解决国内冰雪装备器材研发,满足国内滑雪市场的供需平衡。2021 年2 月又印发关于《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的通知,明确冬奥会前后的冰雪旅游发展规划,通过冰雪旅游消费带动“白色经济”发展。不仅是国家文件的出台,各地政府还对建设滑雪场地给予补助,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例如,吉林省出台对企业个人建设滑雪场地的最高给予200 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同时还对滑雪旅游景区给予最高8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从滑雪场地的建设到滑雪装备的研发都给予大力支持,我国冰雪产业就此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三)滑雪场地。滑雪场地是发展冰雪运动的基础。就目前来看,我国滑雪场地虽然逐年增加,但在整体规模上还是以中小型滑雪场为主,数量上仍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19 年我国滑雪场数量达到770 个,但多数以中小型滑雪场为主,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大部分滑雪场还是以大众滑雪体验为主,其他项目服务及产业关联甚少。随着2022 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热”的到来,国内滑雪场地在数量、质量上将会进一步突破。(图2、图3)

图2 2013~2020 年我国滑雪场数量变化图

图3 2019 年全国各地滑雪场数量分布图

(四)滑雪装备。我国滑雪装备产业起步晚,存在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滑雪装备产业链不健全、产品认可度低等问题。从冰雪装备研发生产上来看,我国滑雪装备生产还处于研发起步阶段,冰雪装备的自主品牌少。我国也有像探路者、安踏国内知名品牌,但是从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内滑雪运动装备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综上来看,我国滑雪装备产业在国际上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效益并不明显。随着冬奥热的持续升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滑雪人数增多,滑雪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具有高水平滑雪的人越来越多,滑雪装备需求将趋向于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图4)

图4 2014~2020 年我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统计图

(五)滑雪培训。随着滑雪爱好者的增多,滑雪培训市场将持续升温,滑雪培训机构不断涌现。例如,2015 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成立、2019 年北华大学冰雪学院成立、2020 年北京体育大学又成立了冰雪运动学院依托高校培养滑雪运动专业人才。滑雪培训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学习滑雪的方式更加灵活。例如,线下滑雪培训机构AKID 滑雪学院、雪乐山等,以及线上滑雪软件GoSki 去滑雪、FunSki 等。滑雪培训受季节场地限制比较明显,也使得滑雪培训营业收入呈季节性波动。

(六)消费人群。目前,我国滑雪运动的普及还在起步阶段,滑雪运动者多数为初级滑雪者,体验式滑雪运动人群占比77.4%。滑雪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有消费潜力的城市,他们个人经济收入较高,对新鲜事物探索欲强,都是消费潮流前沿的人。但随着冬奥会的召开、滑雪运动的普及、人均滑雪次数的攀升、滑雪爱好者的增多,未来形势大好。根据图5 显示,自2013~2019 年我国滑雪人数每年都以100 多万人的数量在递增。2021 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滑雪运动人数持续增长。(图5)

图5 2013~2020 年我国滑雪人数变化图

二、我国滑雪产业发展困境

(一)冰雪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供给侧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一是我国滑雪初步形成以休闲娱乐、竞赛表演、体育训练、滑雪旅游等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滑雪场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滑雪场设施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增长,滑雪产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对滑雪需求的增长。2013~2019 年,中国滑雪场数量年均增长11%,成为全球滑雪场增速最快的国家。2019 年,28 个省(区、市)共有770 个户外滑雪场,主要分布在北方。其中,东北有滑雪场207 个,占全国总数的27%;北方190 个,占全国的25%;西北136 个,占全国的18%。 2019 年,室内滑雪场31 个,室内溜冰场330 余个,旱冰场45 个。

(二)“北冰南展”受地域限制明显。滑雪运动受季节限制明显,虽有室内滑雪场,但是耗资较高,且无法体会在大自然中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我国东北地区雪季长、雪质高,有天然的地域优势,非常适合滑雪运动的开展;然而,我国南方地区雪季极短尤其是广东海南等地全年几乎无降雪,仅仅依靠天然的雪山(例如玉龙雪山)无法满足人民对滑雪的渴望和需求。

(三)单次体验式滑雪较多。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滑雪人次为2,090 万人次,其中滑雪体验者占比高达77.4%,年人均滑雪次数不超过2 次。滑雪运动多数为青年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但是多数以娱乐性单次消费为主。滑雪需要一定的技术,需要多次练习,才能体会到滑雪的乐趣。而如今更多的人仅仅是为了穿上滑雪服蹬上雪鞋双手比耶,为了发个精美的朋友圈而已,真正把滑雪作为一项运动坚持下去的人很少。

(四)滑雪运动耗资较高。滑雪作为一项贵族运动,滑雪运动对其硬件设施要求较高。滑雪场地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前期的教学培训、个人装备、便利的交通等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撑。仅仅一套个人滑雪装备可以就分为滑雪板、滑雪鞋、滑雪服、滑雪杖、护具等整套滑雪装备下来价格不菲。如,初学者一个雪季靠滑雪场租赁装备学会了滑雪,到第二个雪季滑雪场的滑雪装备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初级滑雪装备配齐最低在5,000 元以上,随着滑雪技术的不断提升,为了追求更好的滑雪体验,对滑雪装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五)国内滑雪装备业内认可度低。目前,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内滑雪设备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中国滑雪产业起步较晚,国内滑雪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然而,滑雪是一项对硬件要求极高的运动,滑雪爱好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滑雪体验,他们更喜欢购买从国外进口的中高档滑雪设备。以滑雪单板为例,美国户外滑雪品牌伯顿占据了中国市场的30%~40%,价格通常在1 万元左右。在第14 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项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主要使用进口滑雪装备。在中国品牌网滑雪产品排名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牌不在前十之列。

三、我国滑雪产业发展策略

(一)强化政策指引,完善滑雪体制机制。政府制定相应的滑雪产业规划和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注重产教、科研融合推广。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同合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做出规划、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发展滑雪产业。在政策落实与财政资金上优先向冰雪项目倾斜,可利用政策的吸引企业进行投资,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冰雪旅游景点和设施建设、商业冰雪旅游度假区、景区和旅游创意产品研发。与此同时,加强对滑雪市场的监管,如滑雪器材场地的安全标准化、场地人流及疫情防控、消费者满意服务等方面。

(二)建立健全滑雪产业内需体系。从滑雪装备和需求上来看,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国内滑雪装备的研发制造满足不了滑雪爱好者的需求。国内滑雪装备来源主要还是以雪场提供的为主,我国工厂还是以代加工国外品牌为主,缺乏滑雪装备自主研发设计的核心人才。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冰雪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攀升,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带来的加速势必给国内滑雪相关产业带来井喷式的发展,因此国内滑雪市场的内需循环体系的良好构建很有必要。

(三)增加专业人才培养。冬奥会冰雪热带来的滑雪潮流使得我国滑雪人数的持续增长,滑雪市场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近些年来,依托专业性体育院校培养专业的滑雪人才仍然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为使我国滑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专业滑雪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重点依托专业性体育院校建立长效培养机制,规范培养过程,推动高等院校开设滑雪教学课程、滑雪产业课程等链条式的滑雪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企业机构合作,联合培养面向社会的滑雪人才,不仅提高了滑雪技术,还提供了多种就业途径。

(四)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滑雪装备认可度。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成为我国滑雪产业的催化剂,滑雪装备器材又是滑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滑雪项目的竞技水平与滑雪运动的大力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装备研发企业可以通过惠人政策、大力引进装备研发人员,与国外滑雪装备公司合作进行技术交流,提高装备质量。与此同时,滑雪装备相关企业可邀请国内滑雪运动员进行代言宣传,从而提升大众认可度。

(五)扩大宣传,大力发展滑雪旅游。从“冰雪热”的视角来看“白色经济”,冰雪消费的新增长点是冰雪旅游,以冰雪运动为轴,拉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和服务,冰雪旅游的附加值将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再者,通过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提升知名度,带动经济增长。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是一城一地的巨变,更是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不仅可以带来直观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能提升对外知名度,更深层次地提高人们对滑雪运动的认识。

综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滑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给我国市场经济增添新的活力。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停留在物质享受上,对精神生活的丰富更加重视。居民的消费结构也由原来的物质型消费逐渐向参与型、观赏型消费倾斜,相信未来滑雪产业的发展必定前景光明。

猜你喜欢

滑雪场滑雪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来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滑雪场的雪橇犬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加拿大三大滑雪场攻略
滑雪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