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延安路高架对上海城市中心风貌核心区域的影响

2022-07-21吴天越上海市第二中学上海200031

绿色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架外滩大道

吴天越(上海市第二中学, 上海 200031)

法国巴黎有一条闻名于世的香榭丽舍大道(Avenuedes Champs-Elysées),是贯穿巴黎中心城区的主干道,全长 1915 m,平均宽度 70 m。1992—1994 年香榭丽舍大道重新整修。经过 300 多年的历史演变,香榭丽舍大道成为法国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大道[1],被称为“最美丽的大道”,是公认的“世界三大繁华中心大街”之一。

而在“东方巴黎”上海,1914 年修筑了一条当时最为宽敞繁华的大道,称之为爱多亚大道,或爱德华七世大道(Avenue EDWARD VII,现延安东路),不久后又向西延伸修筑了福熙大道(Avenue FOCH,现延安中路)。爱多亚大道全长 1 500 m,宽约 60 m,贯穿东西。东段外滩至现河南路为自然风光与巨商金融机构区,恬静安宁;西段河南路至现西藏中路为繁华商业区,商会林立。一战胜利后,租界当局在爱多亚大道东端临时建造“凯旋门”,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爱多亚大道和福熙大道是当时法租界中唯二两条以“大道”(Avenue)命名的街道,可见其在上海租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999 年,正当巴黎完成改造香榭丽舍大道重塑辉煌的时候,上海以汽车交通为先的发展理念在这条城市中心的延安路大道上架起了高架。上海曾经的“香榭丽舍大道”从此变为了一条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汽车大道。

1 历史追源

1.1 洋泾浜时代

延安东路(外滩至现西藏中路)原为洋泾浜,是英租界和法租界的分界线。后随着租界扩张至现西藏路,洋泾浜两岸成为上海繁华的商业中心区,短短的洋泾浜上架起了 9 座桥。

1.2 大道的演变

随着英租界和法租界的发展,英法租界会同华商会决定填浜筑路。大道外滩至河南路段成为金融机构和主流媒体的汇聚地,主要有亚细亚公司、泰晤士报、中华企业银行、万国储蓄会、华商证券物品交易所等;河南路至西藏中路段成了华商老字号汇聚地,有丽水台茶馆、大世界、德大西餐馆等。大道与两侧的南京东路和法大马路(现金陵路)相互呼应[2]。

随着租界扩展至华山路,爱德华七世大道连接福熙大道,与两侧的南京西路和霞飞路(现淮海中路)相互呼应,成为上海富有阶层的聚居区。

1.3 延安路高架

1995 年,上海开始在延安路上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高架快速干道,西起虹桥国际机场,东至外滩(中山东路),全长 13 km,分 3 段(延安西路、延安中路、延安东路)建设,其中延安中路、延安东路贯穿上海城市风貌中心,为双向六车道。

2 现状分析

2.1 存在的优势

(1) 原有的历史风貌建筑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

(2)延安中路两侧大型绿化带,成为上海城市中心美丽的公园绿地。

(3)东西向高架 6 车道,地面 8 车道,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使市区汽车行驶变得方便和快捷。

2.2 存在的问题

(1)根据“以车为先”的理念构筑的延安路高架是上海风貌中心唯一一条称为 Avenue 的原本可以与香榭丽舍大道相媲美的大道,成了一条纯粹的汽车交通大道。延安路高架虽然方便快捷,但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更多的高架也不一定能满足汽车的需求,因此根本问题在于管理,而不是建设高架[3]。

(2)高架对周边保留的历史文化建筑在空间上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光线被阻挡,产生强烈的压抑感。空间十分拥挤,许多建筑都被高架所淹没,人们无法感受其原有的风貌和价值。有些地方高架与历史建筑之间几乎没有空隙,严重影响了建筑本身以及建筑内人们的日常居住生活。

(3)汽车的增多伴随着延安路高架的出现,其产生的环境问题给上海城市风貌中心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降低这一影响,上海开始在高架两侧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建设,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削弱高架的庞大身躯给城市中心带来的压抑感,以绿化来掩盖对高架建设的无奈。大片的绿地导致了周边成千上万疏于管理的历史风貌建筑被拆除,许多老建筑就这样消失在高架的阴影之中。如延中绿地成都路立交东南区域的建设,就直接导致了宁海西路、望亭路、龙门路绝大部分区域以及普安路、嵩山路部分区域的消失,贝润生住宅、杜月笙公馆、黄公馆、沪光大戏院、大华舞厅、恩派亚大戏院、“卡萨诺瓦”餐厅等许多历史悠久建筑被拆除,八仙桥西部地区仅保留了南京大戏院(现上海音乐厅)独幢历史遗迹。

(4)高架两侧有幸遗留下来的老住宅,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当地居民生活质量难以改善,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处于“隐蔽”而停滞的状态。这里每一个里弄、坊、村、洋房曾经都是上海重要的高级住宅区,远比现在的新天地板块高档和繁华。如果没有高架的影响,这里将是一块上海老建筑改造的热土。

(5)延安路高架两侧由于只保护老建筑,缺乏保护以老建筑为主的风貌区,许多保护下来的建筑都显得孤零零,许多新的大楼在拆除老建筑的基地上直接立起来,也没有考虑与周边老建筑的融合,新老建筑各自为政,孤立存在,没有相互联系,缺乏整体性。

(6)延安路地面交通废除了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不得不占用人行道行驶,加上部分人行道被压缩到令人窒息的地步,既对非机动车行驶造成极大不便,也对行人构成了严重影响和危险。

(7)自上海开埠以来,延安路沿线土地价格一直是上海黄金地段价格,原爱多亚大道地价超过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但自从高架建立,延安路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几乎停止发展,地段优势荡然无存,周边土地价值被严重低估。同时,房产随着地产价值而波动。高架的建立将这里的房产价值与商业价值几乎冲击殆尽,仅存少数商业运行,人流量大幅减少,与南京路上同等大楼的商业产出价值和税收价值可谓是天壤之别,形成中心城区“真空”地带。

(8)延安路高架就像是一座柏林墙,将上海最有商业价值的南京路和金陵路、淮海路分割开来,仅存路口用天桥连接。本来两边商业通过延安路可以更加交相辉映,现在不仅原地人气消散,而且两边联动均受影响。

3 解决方案与对策

城市是人居住、工作、生活的地方。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城市也在进行着现代化进程的演变,但其核心思想是不变的,那就是以人为本的传承与发展,即让每一个人居住、工作、生活变得更美好。

3.1 波士顿案例

1959 年,波士顿在中央大道上建起了穿越城市中心的6 车道高速中央干道。高速公路(尤其是城市中心)的弊端随之而来,影响接踵而至。高架建成摧毁了万座民宅,周边商业衰落,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达每年 5 亿美元[4]。

1987 年,波士顿中央干道隧道工程(Boston's Central Artery / Tunnel Project,CA/T 工程)获得联邦政府财政支持,开始了世界城市改造史上一个跨世纪的神话。工程规模、耗资、工期、难度、政治链条都是史无前例的。1991—2006 年,波士顿把约 12.5 km 长的“绿色怪物”变成了一条双向 8 车道的地下隧道高速公路,路面上则建成了花园大道。

3.2 上海解决方案——构筑地下隧道

上海,与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遭遇到了严峻的交通挑战。高架作为时代的产物,有着非凡的意义,但盲目建设高架是对城市风貌中心环境的严重破坏。正值波士顿从高架的困境中挣扎出来,上海却把波士顿城市中心拆除的高架“搬运”到城市中心。从此上海最具历史文化特征中心地区唯二称之为“Avenue” 的延安中路、延安东路背上了沉重的高架,负面影响随之而来。

目前,为保护延安路华山路至外滩城市中心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彻底恢复延安路的商业经济和人居环境,同时保证汽车交通便捷度不受影响,将延安路高架华山路以东改建为地下隧道为首选方案。2008 年,由于意识到延安东路高架严重影响外滩建筑群整体景观,且交通拥堵未能缓解,延安路高架紫金路以东段开始拆除,改建为外滩隧道,并连接外滩过江隧道。由此可见延安路高架改隧道在技术层面上是完全可行的。双向 6 车道延安路高架平均宽25 m,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建成同等规模的双向隧道,甚至采用双层车道可大幅提高其车流量。加之地面车道正常使用,改建隧道后延安路交通干道作用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提升其运载量,改善周边环境。如果为满足绿色大街整体需要,将延安路地面缩减为 6 车道,汽车交通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根据地图数据,延安路华山路以东段地下有 7 号线、12 号线、13 号线、1 号线、8 号线和 10 号线等 6 条地铁隧道,加上正在建设中的 14 号线,共 7 条地铁线路穿过。目前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主要难度在于避免与地下轨道交通、供给管线、排水系统和周围建筑地基产生冲突,同时保证在施工期间的汽车通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充分利用土层的纵向深度优势,在波士顿城市改造过程中已有先例[5]。

根据波士顿城市改造案例,工程内容可分为以下部分:①建设双向 6 或 8 车道的地下隧道,连接延安东路外滩隧道;②解决成都路与延安路交叉口的地下隧道多层相互交汇问题;③建造延安路外滩至华山路段隧道通风系统;④拆除延安路高架外滩至华山路段;⑤构建先进的电子交通管理和事故应急系统[6]。

3.3 重塑人文风貌中心

将外滩至华山路的高架和天桥全面拆除,打造“延安大道”的新人文历史风貌。

(1)外滩至河南路段—东方华尔街:此路段可全面恢复金融大街地位,融入外滩人文风貌板块,打造宽阔的“东方华尔街”,将原有的历史建筑价值重新恢复,新建筑也要融入其中,吸引外商金融机构集聚。

(2)河南路至成都路段—都市“文化森林”:从河南路到成都路,曾经是真正的“上海滩”发源地,可谓是万商云集、戏院林立、老字号随处可见。20 世纪 40 年代曾拥有 10 余家大戏院和舞厅,是可与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大道齐名的戏剧中心。此段路优美的绿化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延中绿地、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总绿化面积可达约 50 万 m2,同时拥有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上海大世界、上海博物馆……此区域消除高架的隔断之后,可如同占地 53 万 m2拥有东京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等的东京著名地标上野公园一样,成为真正的都市“文化森林”。

(3)成都路到华山路段—人文博物馆:从成都路到华山路,聚集了无数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和遗迹,每一处都是一座博物馆,有着很深的人文底蕴:哈同花园(现上海展览中心)、原中德医院、衡山马勒别墅、万国公墓(现静安公园)、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熙园旧址、文化名人聚集的四明邨、严同春、章士钊、冒广生等多位伟人故居……我们可以利用这里的优势打造一个集人文博物馆公园和现代建筑为一体的完美社区。

延安路从外滩至华山路段,有着无数故事和传奇。我们可以这些故事为载体,打造一条有吸引力的人文景观大道,让延安路充满着传奇的色彩。

3.4 带动新的经济效益

这项地下巨龙项目将是上海城市改造史无前例的世纪性工程,带动城市中心新的良性投资和发展。从短期来看,政府以延安路两侧的土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制定延安路新发展规划吸引投资,从而获取资金投入延安路的改造。改造成本包括高架拆迁成本、周边土地开发成本与隧道建造成本。如果工程准备充分且进度无拖延,预计成本在 50 亿~60 亿元/km ,以施工总长度为 4 km 计算,则总成本为 200 亿~250 亿元。而根据上海市中心平均地价估计,周边土地价值高达约 10 万/m2,按目前政府控制的周边有效土地与建筑面积(除去绿化面积)30 万 m2计算,获得投资预计能够支付全部成本。从长期来看,投入主要为隧道维护成本,收入则来自投资产生的经济效应。综上所述,如方案能够实施,根据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如式(1),按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 0.8 计算:

由此可见,投资将会产生几何级数式的经济效应,拉动上海 GDP 的良性增长,提高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4 结 语

延安路高架的案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或将像波士顿中央干线一样,成为历史上沉重的印记,同时也将为全球城市中心发展做出一个典范,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该方案对上海城市风貌中心具有重大的意义,将形成上海市中心最后一块炙手可热的开发热土,产生经济蝶变效应,构筑起一个东起外滩、西至华山路、南为金陵路淮海路、北达南京路的上海大商业黄金板块,让延安路两侧成为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色、最有魅力、最有价值的独一无二的人文大商业经济区之一。

猜你喜欢

高架外滩大道
去外滩兜兜风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南宁市市郊铁路武鸣线工程高架站造型地域化设计
外滩又有一群“圣诞老人”爬墙送礼物
厚德载物 方成大道
幸福大道145号
摆渡的人
外滩啊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