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奶茶元朝时候就有了

2022-07-21胡岳潭

北方人 2022年11期
关键词:燕尾制作方法饮茶

文/胡岳潭

今天,各种网红奶茶开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吸引无数人驻足排队。但你是否知道,这些网红奶茶的始祖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元朝。

元代的网红奶茶

在元朝时,皇室贵族很喜欢一种名为炒茶的饮料,这种炒茶是怎么做的呢?《饮膳正要》上记载是“用饭锅烧后,以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而成”。

那么马思哥油又是什么呢?“取净牛奶子,用打油木器不停捶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对牛奶不停地搅拌使其脱脂,然后取出脂肪进行加工,看来马思哥油其实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黄油的雏形。

这样看来,元朝时风行一时的炒茶就是茶加奶,然后再加黄油,看起来是不是和我们今天的奶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宋朝时,中国人喝茶的方式是对茶叶进行冲煮,到了元朝为什么就风行起了奶茶来呢?其实这与元朝特殊的饮食结构有关系。

元朝的统治者是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在饮食中有大量的乳酪和肉类,所以在饮茶时便根据自己的口味对茶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奶茶。当蒙古统治者开始统治中原地区时,这种饮茶习惯便传至民间,和中原地区原有的饮茶习惯相互影响。

元朝时人们的饮茶习惯,除了有来自蒙古贵族阶层的奶茶之外,还有吸收了宋代贵族阶层抹茶法的元抹茶,对茶进行特殊加料的花果茶等,这些和中原地区原有的煮茶相结合,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元朝茶文化。

元朝的“网红奶茶”有玉磨茶、枸杞茶、燕尾茶、香茶、藤茶、兰膏茶、西番茶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玉磨茶的制作方法是用上等紫笋与苏门炒米各五十斤,筛净后一同搅拌,待混在一起之后,放入玉磨中研磨,最后成茶。

枸杞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枸杞五斗,水淘洗净,去除上面的浮沫,然后焙干,再用白布包裹烘干,去蒂萼、黑色,选拣其中最红最熟的,先用雀舌茶展溲碾子,剔除掉茶芽,然后把枸杞碾为细末。

燕尾茶是产自江浙和江西的一种特殊茶芽。制作时取这种茶芽的中品进行加工,因为此茶“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形似燕尾”,所以得名燕尾茶。

香茶的制作方法是用一袋白茶与三钱龙脑、半钱百药煎、二钱麝香共同研磨成粉制成。

元朝人对茶的讲究,体现在他们对于每一种“网红奶茶”都研究出了各自的喝法。例如,香茶要和香粳米一起熬成粥饮用;枸杞茶要空腹饮用,饮用时加入酥油搅拌均匀,然后再用温酒调茶。

元朝茶文化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时就已经有了品牌意识。《饮膳正要》中出场的名茶就有“范殿帅茶”“金字茶”“女须茶”等。

元代丰富多彩的奶茶伴侣

除了各种“网红奶茶”,元朝还在吸收中原原有茶食的基础上,结合草原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食用茶点。这些蒙古点心不仅受到统治阶层的欢迎,而且还流传广远,在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平民阶层中也深受喜爱。

独特的饮茶方式,使得元朝的茶文化异常繁荣。在元朝人的生活中,无论是迎来送往、婚丧嫁娶,还是文人聚会、节日探亲,都少不了茶的身影,亲友之间互相馈赠茶品更是成为一种生活礼节。

元代人热衷饮茶,而在饮茶时还经常要食用一些饭食、瓜果等,这些具有元朝标识性的生活场景我们至今仍然能够在诗句中找到。

例如,大诗人元好问在《野谷道中有怀昭禅师》中写道:“广汤翻豆饼银丝滑,油点茶心雪蕊香。”

广周权在《访友》中写道:“从容饭雕胡,屡沦粟粒茶。”

在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生活化的场景:

茶店老板郭马儿:“师父,要吃个甚茶?”

吕洞宾:“我吃个杏汤。”

郭马儿:“这师父倒会吃,头一盏吃了木瓜,第二盏吃了酥签,第三盏吃个杏汤,再着上些干粮,倒饱了半日。”

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朝代,元朝虽然为草原民族所统治,但依然在某种程度上传承并丰富了中原民族的中华文化,饮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缩影。

(摘自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到元朝打卡生活》)

猜你喜欢

燕尾制作方法饮茶
初中生物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以《输血与血型》为例
燕尾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一种通体大理石瓷砖的制作方法
带空间角度标准件的工艺路线编制及分析
不灭的蓝火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一种古黑色色釉制作方法及其配方
月下饮茶
13号要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