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2022-07-21邹广文华思衡

求是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

邹广文 华思衡

摘 要: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而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中心目标,因此理解高质量发展不能仅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来理解,也要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来理解。实现高质量应着眼于社会的总体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要让人民有参与感和获得感;要更加平衡地、更加充分地、更具国际竞争力地发展;要更加重视高质量需求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导向正确的高质量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需求;以人民为中心;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邹广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华思衡,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21LLMLA001)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2.03.003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的新表述,它作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为我国进入新时代的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这一论述实际上锚定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2021年,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这一新论述不仅拓宽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2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深入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围绕未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去布局谋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以期深化对这一命题的全面性理解。

一、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域转换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强调这一大变局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这一科技革命将为后发国家实现弯道超车提供有利机会。其次,近几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贸、科技等领域频繁对中国加以制裁、封锁,在外交上企图打压、孤立中国,使中国面临了种种不利的国际环境。最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整体放缓,实体经济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总的来说,这一大变局一方面使我国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更加错综复杂,但同时也在倒逼我国去主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以期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学者对于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不同角度做了探讨与研究。但是从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多聚焦于经济学视角展开讨论,这些研究所探讨的实际上是如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的问题。例如有学者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和实现路径入手,指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分配失衡’转向‘共同富裕’,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循环”,即“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和梗阻,关键在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生产环节重在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分配环节重在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流通环节重在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和畅通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循环,消费环节重在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1。也有学者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角度入手,提出高质量发展是“以质量为价值取向、核心目标的发展;……是能够产生更大福利效应、GDP内涵更加丰富、更低成本更有效率、更高水平层次形态、更加协调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并认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2同样有学者探讨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认为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而解决策略在于“把防止金融风险、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三大攻坚战作为底线”3。

通过对上述观点的考察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有学者意识到了不能将视野仅聚焦于“经济增长数量”以及“经济增长质量”,而要去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身,但其所指称的高质量发展仍着眼于“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4等方面。尽管上述研究阐述深刻、论证翔实,但总体上还是囿于经济学视阈讨论高质量发展问题,并未跳出自己所身处的“问题域”。事实上,在经济学的问题域之中,存在著将“发展”与“增长”混同,将高质量发展当作“高质量增长”,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视野仅局限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仅从客观的、量化的角度去评价高质量发展等现象。很显然,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蕴含的价值诉求是存在着偏差的。

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在研究特定问题时,其思维总是处在某一“问题域”之中,而就这一“问题域”本身而言,它并不是作为人们思维的对象而是作为人们思维的支点而存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于从某一“问题域”出发去批判别的东西,而对于这一“问题域”本身并未加以反思。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在学理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上的“问题域”转换,使高质量发展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遮蔽”中得以“澄明”。这首先需要我们做一些“清理地基”的工作,即对所要讨论的主题的关键词“质量”“发展”的本真含义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言说主体做一哲学层面的梳理。

在高质量发展的语境当中,“人”是潜在言说主体。首先,质量作为一种规定性,不单单是一种客观存在规定,还包涵着一种人的目的性指向。在马克思看来,客观存在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为主体而存在的。客观存在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它也无法得到其价值规定性。其次,“质量”在被用来形容事物的优劣时,事物是被评价的客体,而其评价主体是人。因此,“高质量发展”当中的质量并不仅仅需要客观的评价指标,同样需要主观的价值评判。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好对质量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张力。在黑格尔看来,虽然质和量同是定在的规定性,但质与定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则不与定在直接同一。因此,对于一事物而言,质相对于量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和优先性地位,因而质量的主观性维度应该得到更多的凸显。

在社会发展研究的语境中,“发展”与“增长”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含义。增长指向的是量的增长,而发展在关注量的问题之外同样关注质的问题。与增长仅仅关注规模的变化不同,发展所涉及的问题则更加具有总体性价值诉求。当我们在评判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时,会用“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和“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这样的词语加以区分而不是用增长(growth)的状况加以评价,这就说明经济的规模及增速仅仅是评判一国状况的其中一个方面。同时,“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一詞在英文中使用的是完成时态,这种完成时态所“完成”的并不是经济增长,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仍处在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实际上,发达国家所“完成”的并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工业化以及经济体系的现代化,以及与现代化的生产关系相匹配的社会制度建设。在现代化的语境之中,上述内容的“完成”才是发达国家的标志。除了上述外在表现之外,究其根本,发达国家所“完成”的是集中指向人的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

因此,高质量发展的评判,是主观评价与客观判断的统一,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上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还有人的主体评价和主体感受的提升。当我们在“量”的增长之外要求“质”的进步,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经济发展成果的享有者的主体地位便凸显出来了。

当我们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使得高质量发展成了“数学运动的牺牲品”,使其“变得漠视人了”1。这种理解方式只是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而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式是从主体的、实践的方面去理解。所以,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域转换就是要将以追求经济规模增长为目标转换为以追求社会的总体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就是要将我们思维的前提和出发点从抽象的经济概念转换为人的概念。在这一新问题域中,人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要素。

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是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存在的。目标为手段所遮蔽,这几乎是所有现代化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我们在现代化实践中不能将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条件视作目的本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真正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与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在求解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为此他们深入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他们对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意义给予了肯定,但同时马克思也对资本给予了最辛辣的批判:“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看到了资本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但也深刻地理解资本给人所带来的禁锢。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提出要以共产主义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原因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没有解放生产力并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这一解放和增长的积极成果没有被大多数人所享有;原因也不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没有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它没有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在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之中,“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1。唯有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够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是否得到了解放和发展是评判社会制度优劣的最高标准,而人的发展程度则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作为其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基于这一论断,他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由此可见,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初心,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由此看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语境当中,人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指向,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评价高质量发展的最高标尺。因此,高质量发展应是更具人文内涵的发展。这种人文内涵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性进步;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统一、齐头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社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而且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基于这一视角,本文认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应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指明了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工作的重心在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围绕着这一重心来展开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的丰富,也体现在精神方面的充盈。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规模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在精神方面的低级、空虚、匮乏的窘境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高质量发展也要着力满足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同时,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人的需求满足,也体现在人的自我实现。人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受动客体,同样是经济活动的能动主体。人不仅作为客体以消费商品的形式来满足自身需求,同样也作为主体以生产和创新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全面发展。因此,高质量发展在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需求之外,也应为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让人民群众有全面获得感和切实参与感的发展。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让人民群众有全面的获得感,要让辛勤奋斗的劳动者能够取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回报,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归根结底是让人民群众能够“得其所应得”。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也要让人民群众有切实的参与感,要让全体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来,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拥有“主人翁”地位。让人民群众有参与感,归根结底是让人民群众能够“是其所应是”。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更是历史的剧作者,不仅要让人民群众作为客体得到全面的获得感,充分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更要让人民群众成为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体,得到切实的参与感,真正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根主线,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以此为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更加平衡地发展这一方面来看,更加平衡的发展是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要“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1;更加平衡的发展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不仅要着眼于市场效率的提升,更要注重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以公平的分配体制激发更大规模的主体创新活力,以此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平衡的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平衡,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能以精神文明的停滞甚至是退步为代价,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步伐;更加平衡的发展是总体与个体的平衡,总体的进步不能以牺牲个体的利益为代价,在社会总体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的同时,高质量发展更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加充分的发展是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更加充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于各类生产要素予以更加充分和高效的利用,也体现在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充分满足之上;更加充分的发展也是充分利用好人才红利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12—2019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累计减少超过2600万人,有人因此认为我国已经迎来了人口的“刘易斯转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已经超过2亿。这说明我国在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同时也在迎来“人才红利”的爆发。这一劳动力供给侧结构的转变也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总之,无论是在生产的供给侧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是在生产的需求侧充分利用好人才红利,更加充分的发展的最终目标都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培育人的高质量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求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生产的角度、从供给侧考虑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从生产的角度、从供给侧来理解,也要从消费的角度、从需求侧来理解,以高质量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需要的满足视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他们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吃喝穿住等需要的活动,这种历史活动是后续一切历史产生的基本条件。所以“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对人自身的需要的满足是生产的动力,而且也是推动历史向前进步的动力。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入研究后得出了消费对于生产具有关键作用的结论。首先,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最终实现了自身。马克思认为,“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在于它是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在于它是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3。因此,“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4。其次,消费是生产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5。可见,产品若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产品本身便不能实现其自身,而其生产者便会蒙受损失。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消费一方面通过消灭产品的方式实现着生产,另一方面也作为内在动力推动着生产,为生产提供观念上的“蓝图”。正是因为消费对于生产而言具有这两方面的作用,马克思才指出,“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6。由此可见,在马克思那里,“需要”这一概念实际上与“生产”概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当我们在理解生产这一概念时,一刻也不能脱离需要而抽象地理解生产。理解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以人的需要作为起点。

人的高质量需求真正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样态。如果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理解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将高质量发展视为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服务的高质量供给。但只有存在与此相匹配的高质量需求,高质量供给本身才能够得到实现,高质量供给需要以高质量需求作为其实现手段。不仅如此,高质量供给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高质量需求去定义。之所以呼唤高质量发展,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而这种发展状况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真正理解高质量发展的“钥匙”在于美好生活需要,这种需要定义和推动了高质量发展。不仅如此,在马克思看来,“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1。依照此观点,人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培育人的高质量需求除了能够推动高质量供给之外,这一高质量需求最终还能够反作用于人自身,实现人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高质量需求也能够从根本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反观我国现实状况,当前社会总体的需求状况与高质量需求之间还存在差异。首先,当前社会存在着过度需求的状况,铺张浪费的消费观念在当前社会中大行其道。这种追求物质过度堆积的消费方式尽管在客观上扩大了消费总量,但也会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其次,当前社会存在着低俗需求的状况。审丑、猎奇、粗鄙的消费观念在当前社会各领域,特别是在传播领域中大行其道,这样的需求必然会对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当前社会存在着唯价格论的需求状况。产品本身的好坏已不再是产品最被看重的特征,而价格反被当作产品最重要的属性来对待。这种观念会对供给侧产生错误的信号,使生产者不注重提升产品的质量。毫无疑问,这样的需求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有害的。一言以蔽之,高质量需求对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需求状况与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高质量需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如何培育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需求,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

首先,要培育一种健康适度的高质量需求。追求铺张和炫耀的需求一方面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各生产要素不能得到高效利用,并造成產品和服务的错配。另一方面,这样的需求也会使高档品、奢侈品生产部门过度发展,造成产业结构的畸形。尽管鲍德里亚等思想家认为一个富有的社会必然会存在着浪费,但是资源的浪费绝不能被视为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的标志。因此,健康适度的需求首先是在量上的适度。同时,健康适度的需求也是对不同层次产品的均衡需求,而不是对某一类产品的盲目的、过度的需求。

其次,要培育一种品位高雅的高质量需求。在消极低俗的需求状况下是无法产生高质量供给的,即使社会中存在高质量的产品,由于其不被消极低俗的需求所需要,这类产品的生产最终也是难以为继的,如此便会产生一种低质量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低质量的供求关系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条件便无从产生。当一个社会的主流消费观念是追求低级趣味、恶俗审丑的时候,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便没有了容身之所。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培育一种品位高雅的高质量需求,以此推动构建一种高质量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供求关系。

最后,要培育一种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高质量需求。高质量需求需要一种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加以引领。如果一个社会对于一事物价值的评判只在于该事物价格的高低,那么诸如道德、美一类的事物也将被置于金钱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上,其最终结果只能是道德的沦丧、崇高的崩塌。试想,如果道德能够用价格的标准来衡量,那么道德便是可以被购买的。实际上,任何没有感性直观的经验基础的实体,如善、美等都可以被归结为一个主观信仰问题,如果尝试用客观的因果关系对其加以把握势必会产生谬误。因此,构建高质量需求需要一种正确的价值追求加以引领,以此去打破“金钱独断论的迷梦”,将评价事物优劣的标准还给人本身。

就具体实践层面而言,培育人的高质量需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以培育人的高质量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塑造良好文化氛围,倡导高质量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不同决定了需求质量的高低,而消费观念本身则是由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氛围所决定的。一种追求物质享乐的文化氛围只能产生出物欲横流的消费观念,一种恶俗审丑的文化观念只能产生出低级趣味的消费观念。唯有塑造一种求真、崇善、爱美的良好文化氛围,才能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高质量的消费观念,从而产生出高质量需求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二,以培育人的高质量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扩大高质量需求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需求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当社会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时,总需求并不会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马克思认为,“他(指货币贮藏者——引者注)能够从流通中以货币形式取出的,只是他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他生产的越多,他能卖的也就越多。因此,勤劳、节俭、吝啬就成了他的主要美德。多卖少买就是他的全部政治经济学”1。可见,在个人财富的增长超过一定规模后,其消费水平便不再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为了高质量需求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必须有一套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让社会财富更加均匀地集中在大多数人的手中。

第三,以培育人的高质量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要以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样,创新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人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创造活力的激发同样需要一个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如果不能从其创新活动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那么人们可能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唯有一个能让创新者合理享有其创新活动的积极成果的分配制度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让创新蔚然成风。

总而言之,高质量需求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相互推动的动态过程。高质量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而高质量发展也在进一步扩大需求的规模,提高需求的质量,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这一良性循环中,人一方面作为消费主体享有高質量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也作为生产主体,在生产和创新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高质量发展无疑是马克思主义视阈下通往自由王国的桥梁。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