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破茧,从四个维度真正认识“双减”
2022-07-21何捷
何捷
一、思维狭隘带来的困局
“双减”政策落地后,在具体实施中遭遇最意外的困局——“思维的作茧自缚”。
部分一线教师在思维上无法突破原先根深蒂固的认识,总是理直气壮地以“考好才是真的好”来审视这一场正在发生的基础教育变革,通过“换汤不换药”的消极方式来应对,让自己和学生的负担“名亡实存”。
在走访和调研中,出现多起相似度较高的典型表现。例如,“双减”政策对不同学段的考试进行规定,而执行中仅将“考试”改为“练习”。单元考试依旧进行,只不过不打分、不排队,依然执行着考试的事实,最坦然的是认为“考试,是减不了的”。又如,担心“布置作业”的字眼引发家校冲突,则在群组中将其替换为“建议完成”等字眼,未曾改变的是作业的内容。还比如说,较大范围内都在研发的“校本作业”,也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更换作业“导语”为亲切型,类似“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尝试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吧”;更换题型为“选择”“判断”;也有更换作业的提法为“思维训练”等。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是理直气壮的意识——这么做,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为了学生的成长,无法放下“负担”。其实,真正理解落实“双减”政策的意义,才能做出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帮助一线教师更新思想与认识,去除狭隘经验带来的保守与落后。对总会来临的“考试”的固执信仰,对育人目标的认识偏差,都将导致“双减”政策在执行中遇到潜在的、人为的巨大阻力。这是仅凭制度与政策颁布难以消解的。只有在思维上重建认识,对教育的目标、对学生的成长愿景有更加明晰的预判,率先在思维上实现破茧而出,才能带来行动上自觉自愿地付出。
身体与思想同步了,“双减”政策才算真正落地,教学也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二、思维上的更新与突围
纵观全球基础教育的观念、格局、定位,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国“双减”政策正是基于充分关注全球教育发展状况,结合我国教育现存问题,瞄准基础教育领域中最迫切需要改进的区域,切中要害问题而制定的。这不仅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措施,更准确地说是影响我国未来国力的基本国策。教育不应内卷与比拼一时的成绩,更应该是服务于人的成长,培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合格健全的公民。
柯领在《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梳理了从古到今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发现主要经历了四次转型:由古代的以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格中心与道德本位”的教育,发展到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以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加尔文、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基督教神学的“人格中心与宗教伦理本位”的教育,再发展到近代的以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学科中心与知识本位”的教育,以及发展到现代的以杜威、克伯屈为代表的“学生中心与能力本位”的教育。四次转型大体上归结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强调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另一种模式强调学生的活动和探索。当代学者加德纳(Gardner, H.)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也提出了“多元智力”概念。可见,只重视“知识”的教育已经有了质的改变。
这一改变一直在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在教育领域陆续推出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又称《富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又称《德洛尔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等报告。2021年11月10日,第41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
报告认为,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教育作为解决世界不平等现象的重要支点,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期许,但它又需要回应关于重新构想“为何学、怎样学、学什么、哪儿学和何时学”的迫切需求。报告强调,教育本身亟须转型——“教育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契约,一种社会成员间为了共享的利益而合作达成的默示协议”。
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必须能够将人类联合起来,通过集体努力,提供所需的知识和创新,帮助我们塑造面向所有人的可持续的、和平的未来,维护社会、经济和环境正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解读这份报告时说:我国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处理好课程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支持学生获取与生产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可见,新的教育社会契约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学习,以及学生、教师、知识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优秀教育传统,革新教育教学模式,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支持学生获取和生产知识,同时培养他们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由查尔斯·菲德尔与玛雅·比亚利克、伯尼·特里林三位学者合著的《四个维度的教育——學习者迈向成功的必备素养》一书中,强调认识教育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知识、技能、性格、元学习。这是21世纪教育变革与重构中,建立起来的课程组成框架,是对之前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教育目标转型的全新定位。
以“四维”为基本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并非要彻底减除,而应该作为目标的基础予以巩固。教学中应注重对必备知识与关键技能的认定与掌握。在拙作《以“过关清单”推动教学观念的变革》一文中,笔者提倡以“过关清单”清晰界定每一课中学生应知道的核心知识与学生应能够掌握的核心能力,力求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认定学习目标,靶向学习任务,展开学习过程,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清单”核对、检验教学,让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让知识与技能两个维度的学习得到巩固。
三、关键价值的追求
“双减”政策并非摒弃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而是提示教师:教学的目标,除了与知识学习、技能提升有关之外,还有两个维度的关键价值追求——性格与元学习。减除过重的学习负担,所腾出来的时间、空间、精力等,应在原先缺失的性格与元学习两个维度上有所增量。
(一)四个维度的交融
知识、技能这两个维度,和性格、元学习这两个维度之间,也有着密切关联。卡尔·罗杰斯与杰罗姆·弗赖伯格合著的《自由学习》中提出有意义学习必须包含的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个人卷入的程度,即整个人的身心,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第二个要素是自我主动投入,即使刺激来自于外部,探索、接触以及理解和掌握的愿望却发自内心。第三个要素是渗透性。它引起了学习者在行为、态度甚至是人格上的改变。第四个要素与学习者对事件的评价有关。学习者很清楚学习内容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否将他引向自己想要了解的领域,是否恰好填补了自己的空白。可见,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应该注重学习者个体的临场运用——在生活中面对问题时灵活变通,熟练运用,能解决问题。在真实的场景中,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将带来成功的体验,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有益,与学生的元认知提升不可分割。而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优秀性格,不断升级的元学习能力,正是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更是人的素养层次的顯著表现。教师在思维上能理解这一内涵,则可以在“双减”政策落实中实现破茧而出,化蝶飞舞。
(二)性格维度的认定与运用
性格教育并不是新鲜事物。实际从远古时代开始,教育目标中就一直含有培养勇敢、自信、仁爱的良好品格。品格的塑造就是育人的目标。性格教育正是人们获得和强化美德与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能成为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为集体做出贡献的内在支撑力。早在1965年,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就已经确认了“习得性无助”这种现象,他发现要让人做一件事情,有两种驱动方式:一种是兴趣驱动,一种是利益驱动。即“要么喜欢做这事”“要么不得不做这事”。参与学习,学生是否能克服困难,是否乐观豁达,是否充满好奇,是否喜欢接受挑战。两种驱动的背后,都有同一种力量在支撑——性格。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曾描述教师的形象为:他们(学生)并不需要大师,他们需要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能够教给他们真正的(虽然也许是初级的和简单的)知识,要让他们放下对学习的恐惧。 最关键的是:这些知识要能用得上。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还将面对无法预知的各种可能,接受各种难以估量的突发情况,仅靠拥有的有限知识与现存的简单技能,是无法应对开放性的挑战的。此时,果敢坚韧的性格就构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其他的良好性格因素,也有助于学生与周边人的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应对的合力。学生个体也因为优质的性格,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成为受欢迎的人。因此,2018 年 PISA 测试中引入“全球胜任力”概念并对其进行测评。正是在这些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全球胜任力成为一个普适性教育目标,并开始从思想层面的探讨逐步走向了实践层面的探索(张民选 朱福建.国际视野下的学生全球胜任力: 现状、影响及培养策略——基于 PISA 2018 全球胜任力测评结果的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20.12:05.)。
成为胜任未来的人,需要在四个维度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这些维度所要求的具体能力,都需要性格的支撑。而基础教育中,对性格的关注明显不足,陷入在刷题应试的漩涡中,学生难以具有全球化视野,难以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也无法具备进行开放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查尔斯·菲德尔建立的课程重构中心,比对了加德纳、斯滕伯格、莫兰等全球500多位学者、教师的观点,列出了心智觉知、好奇、勇气、顺应力、道德标准、领导力这六种性格维度,并列举了其相关特征和基本概念(见表1)。表格中的自信、幽默、正义、可靠、克制、镇定等性格元素,都能在学生进行各种学习实践中产生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习的目标”之一。基础教育的总目标就是培养人,成就人,塑造人,而性格正是培养、成就、塑造中不可或缺的。
“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有所发挥,利用腾出来的时间,进行学科间的融合,以项目化学习进行驱动,将性格的培养和塑造植入其中。在课堂学习之外,设计有利于优质性格形成的创意作业。
积极的学习体验活动通常带来良好的学习结果,塑造学习者美好的性格品质。在注重性格维度的学习中,学习者不只是听、读和进行例行公事般的练习,而是通过探究、辩论和包容差异化的观点等,锻炼更高级的思维技能。这正是“双减”政策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核心诉求。
(三)元学习维度的显露与追求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真正的学习就是“青少年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真正在“学”的学生是“从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发现变成自己的财富的人”。此处的“变成”,提示教师注重教学更多倾向对自我行为的监控、调校、适应,这些都是元认知学习的显露特征。
如表2所示,L·M·格林斯坦在《评价21世纪能力:掌握学习和真实性学习评价指南》一书中,比对了不同学者对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果。发现从布鲁姆开始,不同学者对教育目标的分类都设计了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试图组建有序推进的逻辑序列。但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可见,学生并不按照这样的序列发展,过程中多有融合、跳跃、兼并,甚至是倒置。从马尔扎诺博士的研究中,明确地提出了“自我系统”以及“元认知”,各学者虽然不曾提出这一概念,但都注重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的存在。批判性思维意在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涉及对学习内容的统整、分解、综合、运用等,都与学生个体的元认知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所有对教育目标的研究,最本质、内隐的,都指向元认知学习。
元认知学习,是对思维进行反思的过程,涉及自我反思个人当下的处境、未来的目标、潜在的行为与策略以及各种结果,其核心是基本的生存策略。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科的清晰分界消失,个体必须从整个经验范围中选择可有效应用的素养以迎接当下的挑战。例如,当采用举例的方法学习某个特定观点或技能时,学生必须知道如何举一反三, 将其应用到完成家庭作业、通过考试等学习任务中,或者其他的情境中。迁移是所有教育的最终目标,因为我们期待学生内化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关注深度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方法,诸如:建立发展的心态、确定和监控学习目标、面对困难坚持的毅力等,使学生获得更持久的学习效果。发展元认知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促进知识、技能和性格品质在其领域外的非直接学习情境中的应用。其结果是素养的跨学科迁移,为应对真实生活情境做好准备(查尔斯·菲德尔与玛
雅·比亚利克、伯尼·特里林. 四个维度的教育——学习者迈向成功的必备素养[M]. 罗德红.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36-144.)。
E·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提出人被社会影响的三种类型为:依从、认同、内化。其中,依从屈服于权威。从认同开始,人从内心建立起令自己和他人都满意的关系。而内化一旦产生,则能将特定信念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实现自我自覺的发展。元认知学习,能不断促进学生将知识与技能实现内化,学到“带得走的本领”。“双减”政策落地,基础教育的变革,不正也朝着“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正成长”的目标前行么?可见,元学习维度的显露,就是减除负担后,在腾挪出来的时间里应该着力建构的。
阿卡西娅·M.沃伦在《跨学科项目式教学——通过“+1”教学法进行计划、管理和评估》一书中,设计了的21世纪技能清单。其中罗列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关系网络进行协作的能力和通过影响力进行领导的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效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七项技能(见表3)。明显可见,教育中希望培养的人,要能面对未来,能应对未知世界的变局,就要有较强的元学习能力,要能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监控,自我发展。
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例,“双减”政策下的教学,首先强调瞄准目标“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靶定核心知识与能力,明确写作中学生须能够借助图表记录实验过程,并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借助过关清单,设计的“学习效果自查”项目见表4。
从表4中可见,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并非以“写出一篇作文”为目的。教学关注学生与写作相关的认知升级。例如:在写作能力上注重素材的组织力、语言的组织力、段落组织力;在写作情态上关注学生是否快乐表达、写作之后能否主动分享、在全过程中是否养成应有的习惯、写成的文章是否注重规范。这些都构成学生参与写作学习的元认知能力。所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顾及任务目标,会协调素材、言语表达、段落组织等多方影响元素,调整心态积极参与写作过程,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写作的延续发展奠定基础。“双减”政策落地后,“减负提质”的教学,应该在元学习层面上高度重视,因为这才是学生未来最核心的学习力,也是基础教育中的永恒追求。
“双减”政策落地后,如何真正实施减除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在思维上主动突围。只有认识到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总目标是什么,认识到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有可能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奋发突围,不再固守与迷恋窠臼。为了学生的发展,一线教师请让思维先行,带动自我破茧成蝶。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