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拿“读书无用论”以偏概全

2022-07-20夏熊飞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读书无用篇文章名校

夏熊飞

前一段时间,山东滕州一流浪男子引发媒体关注。视频显示,此人举止言行异于一般的流浪汉,宛若当年网红“沈大师”的翻版。河南省驻马店市教体局的工作人员证实,这位名叫常学福的男子,曾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高考第一名。据悉,常学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精神无异常,曾在上海创业,有一女。

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与县高考头名、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形象的确存在巨大反差,也正是这种反差让常学福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对象。不过,相较于当年众多网友线下围观甚至围堵网红“沈大师”,大家对于常学福这位“新晋网红”则要理性得多。

民众对于此类现象的包容度与日俱增,也是造成常学福“不够火”的重要原因。此前,湖南长沙也出现了一位“跑摩的”的名校毕业生,因为能用英语流利背诵《沁园春·长沙》而走红,对于他的人生经历尽管也有人不理解,但也有不少人表示,个人选择应当受到尊重。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自然也就不会有两种完全一样的人生。在传统世俗的观念中,高考头名、名校毕业生就该坐在办公室当白领,如果有谁稍稍“越轨”,就可能会被打上“异类”的标签。殊不知,世界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正是得益于身处其间的每个个体都有着千姿百态的人生,只要不违法违规,在公序良俗范围之内,个人的选择都不应受到指摘。

毕业后的常学福,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按照多数人认为该有的样子生活,他也曾在上海创业,在“逃离北上广”之后回到老家,但最终他选择了做一个居无定所的背包客,选择了流浪生活。其间,他经历了何种变故外人尚未可知,可从与路人的交流及谈吐来看,起码他对于目前的状态是相对满意的。

每每出现名校毕业生“流落街头”的事件,总会引发一阵关于“读书无用论”的争议。名校毕业生没能在所学领域深耕,甚至“流落街头”,当然是颇为可惜。能学以致用自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可即便他们“不走寻常路”,也并非意味着书就白读了。读书的目的不是让人一定要进入某个领域,而恰恰是拥有更多选择的能力与机会,这就是受教育带给他们的能力与底气。

对于部分“流落街头”的名校毕业生、高材生,如确是被迫无奈之举,社会、家庭、曾经就读的学校都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可如若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人生或只是一种暂时的过渡方式,舆论则不妨多些理解包容。尊重每个普通人的普通选择,不口诛笔伐棒杀,也不围观围堵扼杀,才是文明理性社会应有的态度。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12月26日)

◆技法提炼

議论文写作须“有的放矢”,才能立论明确,思路清晰,说理得体,收放自如。

何谓“的”?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可以是个体,更多的是群体),或者说是针对谁的;这个“谁”,也就是“写作对象”,就是“的”。既然是“放矢”,那必然有“放矢者”;这个“放矢者”当然就是“作者”——注意,这个“作者”首先是写作这篇文章的个人,但往往又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或许代表着许多人,如一个群体、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等等。“放矢者”决定着这篇文章“思路”如何展开,从哪个角度论说,援引哪些材料,如何处理详略,采用何种“言语”来表述,把握怎样的尺度等系列问题。

态度鲜明的议论文,都能做到“有的放矢”;“的”与“放矢者”都是相当明确的。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篇目,都很好地体现了“有的放矢”。我们要写出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就要处理好“有的放矢”这一容易被忽略实则极为紧要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读书无用篇文章名校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不是读书无用 而是你无用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