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胡萝卜素血症临床进展

2022-07-20邱玮竺琼陆庆王新李慧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8期

高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aemia)是由于血液中β- 胡萝卜素水平升高而导致皮肤黄染的一种良性疾病

。由于脂肪组织是类胡萝卜素亲和的主要靶点,皮肤角质层脂肪含量高,因此橙黄色色素沉着最易出现在角质较厚的部位如手掌和脚底,而黏膜层缺乏这种亲和性,所以巩膜、颊黏膜未受波及

。基层医疗机构通常是高胡萝卜素血症患者首诊之选

,因容易误诊为黄疸,接受过度且不必要的检查,从而会给患者心理、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和压力。通过检索近10年文献发现国内对于高胡萝卜素血症的报道极少,故笔者想通过查阅复习国内外相关资料,对高胡萝卜素血症的近况和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1 胡萝卜素生物学特性和作用

胡萝卜素是一组天然植物色素,为自然界中的水果、蔬菜、花朵等提供黄、橙、红这些鲜艳的颜色。所有绿色植物中,甚至藻类和真菌内都有发现广泛多样的类胡萝卜素,总计共达600余种。目前在人类血液中可检测到α- 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番茄红素和角黄素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有助于人体健康,比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中起重要作用。胡萝卜素还可以通过单线态氧淬灭和自由基清除作用发挥抗氧化活性

,从而对人类健康具有一系列重要的保护机制,这包括对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保护,特别是冠心病、癌症和一系列自由基介导的疾病

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β-隐黄质被称为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包含了维生素A原的活性,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自然情况下,类胡萝卜素是人体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维生素A对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主要包括视觉、细胞增生分化调节、稳定细胞膜、胚胎发生形成和免疫应答等。

2 病因

由于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对人体生长发育、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益处,所以当今许多中老年人父母给适龄儿童都积极大量地摄入和补充富含胡萝卜素的绿色食物,摄入过多是引起高胡萝卜素血症的最主要原因。甚至欧洲有报道发现有一位26岁的白人男性病例因服用保健品导致高胡萝卜素血症

,他在6个月内每天服用15 g的螺旋藻药丸,正如前述,螺旋藻是一种蓝绿色的藻类,其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1.5 mg/g)。有研究显示

,每天摄入超过30 mg的β-胡萝卜素,持续4~7周即会导致高胡萝卜素血症的发生

。我们知道,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会引起中毒,但可以放心的是,若长期过量摄入类胡萝卜素,只要人体内不缺乏维生素A,那么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就不能转化为视黄醇,人体的这种自限转化对预防维生素过多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也随之导致了血清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从而引发高胡萝卜素血症。

由表1可知,卤汁1、卤汁2总酸与过氧化值、总酸与亚硝酸盐、过氧化值与亚硝酸盐基本不相关(r<0.30)。

位于北领地西北部靠近达尔文市东南的Pine河地区,主要分布有Cosmo Howley(已闭坑)、Mount Todd(已闭坑)等大型、超大型金矿及中小型金矿共28处,以及无数的金矿化点。当前本区的Crocodile矿区据JORC标准可开采约150.82t黄金,目前正在投产。除此之外已启动废弃矿区Cosom深部的地质勘探工作,经过工作Cosom深部矿床JORC指示的矿石资源量530万吨,金品位为4.6×10-6,推测的矿石资源量565万吨,金品位为3.7×10-6。

高胡萝卜素血症首先应与肝胆疾病、肝炎、溶血性疾病所导致的黄疸相鉴别。除此之外,国外有发现一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过多胡萝卜素摄入,且排除遗传性酶缺乏,也有皮肤黄色色素沉着,但是黄色色素沉着可以通过控制稳定血糖来解决

。番茄红素血症与高胡萝卜素血症相似,因为番茄红素与胡萝卜素是异构体,因此番茄红素也具有亲脂性,主要沉积在角质中,引起橙黄色色素沉着。番茄红素血症还可累及软腭

。摄入除类胡萝卜素以外的其他药物和化学物质也会导致皮肤变黄,例如藏红花、阿的平(Quinacrine,抗疟药) 等。阿的平引起的色素变化,主要是在手臂、手、脚、背出现橙黄色,并伴有巩膜黄染,在伍德灯检查下以黄绿色荧光可鉴别,停药后,需要2~6个月变色才会消退

。还有发现极少数服用双嘧达莫和四环素后出现橙黄色色素沉着的病例

中职卫生检验专业的无机化学教授的内容是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惑,但只要教师认真改善教学方法,专研教学技巧,拓宽教学思路,那么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肯定会有提高,促进中职卫生检验专业学生无机化学的学习效果。

国内的发动机整机厂多数还是以传统的分装形式完成飞轮齿圈的压装,再以飞轮组件的形式送到整机装配线完成发动机的组装。如潍柴发动机装配线,其总装线旁边还设立飞轮部件的分装预装线,承担飞轮部件上线前的预装任务。

膳食摄入的类胡萝卜素在十二指肠内同其他脂类经胆汁乳化形成乳糜微粒,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内,15%的β- 胡萝卜素被完整吸收,其余在β-胡萝卜素-15-15’-加双氧酶(βCDIOX)的催化下被分解成视黄醛,进一步被还原为视黄醇

。某些高胡萝卜素血症的病例被发现是由于某种遗传性基因缺陷疾病

,因缺乏βCDIOX而无法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国内也有类似文献报道,程晶玲

曾接诊祖孙三代,均存在自幼罹患高胡萝卜素血症疾病,且三人已排除过量摄入胡萝卜素、服用特殊药物和伴有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所以考虑βCDIOX的缺陷可能与遗传有关。

3 流行病学

面对皮肤变黄的患者,医生应该详细地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病史应包括饮食史,特别关注是否有高胡萝卜素的食物摄入史,并对其摄入量和持续时间进行评估。还应该注意患者的既往史和用药史,是否有易致高胡萝卜素血症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疾病以及厌食症等。在体格检查方面,高胡萝卜素血症应与黄疸相鉴别。橙黄色的皮肤色素沉着是两者共有的特征,但高胡萝卜素血症的色素沉着不影响巩膜和黏膜,这是因为眼睛巩膜和颊黏膜主要是基于蛋白质的结构,高胡萝卜血症不能将其转化为黄色

,这是区别于黄疸的。色素沉着主要集中于手掌、脚底、前额、鼻尖和鼻唇沟等角质较厚的部位。还应强调的是,接诊医生不应遗忘相关基础疾病的体格检查,如眼底巩膜视诊、甲状腺触诊、肝脏触诊等。

另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肿瘤似乎也影响胡萝卜素代谢,并可能在正常膳食的情况下也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

。还有一些研究提示胆道运动障碍、腹腔疾病和高胡萝卜素水平也存在相关性

4 病史和查体

国内外对于高胡萝卜素血症的流行病学数据相对缺乏,但高胡萝卜素血症并不罕见,国外多数高胡萝卜素血症的病例是由儿科医生和全科家庭医生报道的。斯里兰卡的一项研究发现

,在615名饮食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的儿童中,高胡萝卜素血症的患病率为2%。格拉斯哥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胡萝卜素血症的发病年龄7个月~11岁,中位数为13个月,然而,各年龄层也均可能发生高胡萝卜素血症

。另一项研究报道称,在精神残疾的儿童中,高胡萝卜素血症的患病率要高得多,约为22%,这可能是由于与健康儿童相比,他们所接受的喂养模式和类型不同

5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中显示血清胡萝卜素水平升高,通常在250~500 μg/dL,肝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维生素A的水平是正常的,但若是因罕见的遗传性酶缺乏症所致的高胡萝卜素血症,则维生素A的水平会很低

。考虑基层医疗机构无法进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含量的检测,对疑似患者,应先给予肝功能检测,包括肝酶和胆红素,排除各种类型的黄疸。根据病史情况可以进一步针对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等进行检测评估,所以没有必要做广泛的辅助检查来筛查

6 鉴别诊断

内分泌代谢紊乱也是导致高胡萝卜素血症的一个主要原因。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服用抑制甲状腺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可能由于甲状腺素不足,阻碍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引起血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

。②高脂血症:β脂蛋白和β胡萝卜素存在线性关系

,胡萝卜素与脂类物质结合率升高所以导致血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③糖尿病:由于肝糖元的合成和贮藏减少,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动员将脂肪转移至肝脏,导致肝脂肪浸润或脂肪肝,合并肝功能损伤,营养状况不佳等情况则更容易削弱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功能,导致高胡萝卜素血症

。④其他:肾病综合征、肝病、神经性厌食等可能导致高胆固醇血症的疾病,均可能发生高胡萝卜素血症

7 并发症

高胡萝卜素血症一般都是良性过程,很少有导致任何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发现由于过量角黄素而引起的中毒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例,但作者表示这种改变是可逆的,并没有长期后遗症

。还有文献称高胡萝卜素血症可能并发粒细胞缺乏、胆道运动障碍、闭经等病例

8 治疗与全专合作

高胡萝卜素血症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停止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一段时间后橙黄色色素沉着将会自动消退。临床上还有通过利尿促进排泄、结合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中医药来辅助治疗

。与高β脂蛋白血症相关的高胡萝卜素血症可以通过内因治疗和低脂饮食来改善,而与代谢原因、基因遗传造成的该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因为高胡萝卜素血症患者无明显疼痛不适等症状,皮肤颜色变黄可能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所以基层医疗机构便成为该病患者的首选之处。但吴广利

的病例分析发现由于基层医师或患者缺乏该病的基本知识,其病例在去三级医院就诊前有65.21%误诊为黄疸,有34.88%误诊为肝炎,皆为误诊病例。所以全科医生应该熟悉和正确认识高胡萝卜素血症,实行全专合作。全科医生可以向患者宣教解释该疾病是与饮食相关的,不需有心理负担。首先应避免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摄入,包括哈密瓜、芒果、橘子、木瓜、桃子等水果和胡萝卜、四季豆、芦笋、花椰菜、黄瓜、菠菜、南瓜、红薯等蔬菜。另外,应注意黄油、鸡蛋、牛奶和棕榈油也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其次,可以进一步与营养学家合作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和教育,不仅可以改善病情,还有助于患者治疗随访的依从性。由于高胡萝卜素血症常被误诊为肝胆疾病相关的黄疸,所以全科医生应详细追问病史和饮食史等,如先前有明确的高胡萝卜素摄入,则无需在基层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更不用转诊至上级医院行CT、消化道造影等来鉴别诊断,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但如果患者合并有肝胆基础疾病,抑或肝功能发现胆红素明显升高,则有必要进行上述相关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引起的黄疸。又由于高胡萝卜素血症同时是反映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一个窗口,所以还可以帮助我们全科医生同时关注这些疾病的关联和动态变化

,对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可以及时转送至上级医院专科进行协助。

9 小结

高胡萝卜素血症在基层医疗机构多见,但国内报道不多,猜想可能与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又未发现异常,患者被告知继续观察,医生和患者双方不重视有关。引起高胡萝卜素血症的原因主要有摄入过多、遗传性酶缺乏、内分泌代谢障碍。全科医生应注重病史的询问和体格检查的收集,避免过度检查,鉴别黄疸等可能导致皮肤发黄的其他疾病。停止继续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摄入是高胡萝卜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措施,实行全专合作可以对患者进行指导教育改善病情,又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患者的依从性。此外,对于诊断困难和基层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专科协助。

[1] PRIYADARSHANI A.M.B.Insights of hypercarotenaemia:A brief review[J].Clinical nutrition ESPEN,2018(23):19-24.

[2] PANT V,BARAL S.Lady with yellow palm[J].Atención Primaria Práctica,2020,2(3):100049.

[3] AL NASSER Y,JAMAL Z,ALBUGEAEY M.Carotenemia[J].StatPearls,2022(10):30521299.

[4] SOUTHGATE D A T,GARROW J S,JAMES W P T,et al.Cereals and cereal products[J].Human nutrition and dietetics,2000(10):333-347.

[5] CONSTANTINESCU S M,MORELLE J.A young man with orange hands [J].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19,6(8):76.

[6] ROCK C L.Carotenoids:biology and treatment[J].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1997,75(3):185-197.

[7] 程晶玲,俞鑫.胡萝卜素血症相关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6):78-79.

[8] KIUCHI S,IHARA H,KOYASU M,et al.Relation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thyroid hormone and serum β-carotene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disorders [J].Int J Anal Bio-Sci Vol,2018,6(1):1-9.

[9] ATTARD-MONTALTO S,EVANS N,SHERWOOD R A.Carotenaemia with low vitamin A levels and low retinol-binding protein [J].Journal of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1992,15 (6):929-930.

[10] 吕洋.假性黄疸:胡萝卜素血症36 例临床检验与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2):122-123.

[11] 吴广利,侯敏,王伟,等.高胡萝卜素血症43 例临床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37(4):302-303.

[12] OLMEDILLA B,GRANADO F,BLANCO I.Hyper-beta-carotenemia unrelated to diet:a case of brain tumor [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vitamin and nutri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ur Vitamin-und Ernahrungsforschung.Journal international de vitaminologie et de nutrition,1995,65(1):21-23.

[13] NISHIMURA T.A 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enemia and biliary dyskinesia [J].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1993,20 (5):287-292.

[14] MCGOWAN R,BEATTIE J,GALLOWAY P.Carotenaemia in children is common and benign:most can stay at home[J].Scottish medical journal,2004,49(3):82-84.

[15] PATEL H,DUNN H G,TISCHLER B,et al.Carotenemia in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I.Incidence and etiology[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973,108(7):848.

[16] SALE T A,STRATMAN E.Carotenemia associated with green bean ingestion[J].Pediatric dermatology,2004,21(6):657-659.

[17] BLANER W S,LI Y,BRUN P J,et al.Vitamin A absorption,storage and mobilization [J].The Biochemistry of Retinoid Signaling II,2016(81):95-125.

[18] JULKA S,JAMDAGNI N,VERMA S,et al.Yellow palms and soles:A rare skin manifesta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J].Indi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3,17(7):299.

[19] GANDHI M,WALTON S,WYATT E H.Hypercarotenaemia in a tomato soup faddist [J].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88,297(6664):1635.

[20] LASCARI A D.Carotenemia:A review[J].Clinical pediatrics,1981,20(1):25-29.

[21] SOUNDARARAJAN V,CHARNY J W,BAIN M A,et al.The color of skin:orange diseases of the skin,nails,and mucosa[J].Clinics in dermatology,2019,37(5):520-527.

[22] HUEBER A,ROSENTRETER A,SEVERIn M.Canthaxanthin retinopathy:long-term observations [J].Ophthalmic research,2011,46(2):103-106.

[23] HAUGHT J M,PATEL S,ENGLISH III J C.Xanthoderma:a clinical review[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2007,57(6):1051-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