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iltse入路T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2-07-15张刚建王庆德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8期

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临床常见的脊椎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老龄化加剧逐渐升高。DLS多伴随腰椎管狭窄,是导致中老年人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

。腰椎滑脱患者首选保守治疗方法,而保守治疗无效者考虑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完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逐渐应用于DLS、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

。该手术传统入路需广泛剥离与牵拉椎旁肌,术后易发生相邻节段退变,引起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且易导致术后平背畸形

。而Wiltse入路以多裂肌与最长肌作为手术入路,能显著减小后方韧带组织分离,更符合微创理念

。目前临床尚缺乏Wiltse入路TLIF治疗峡部裂性DLS的文献,基于此,本研究尝试综合分析其对腰椎矢状位平衡及滑脱相关参数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通许县中医院和郑州市骨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各59例。两组基础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均衡可比,见表1。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确诊为峡部裂性DLS;单节段腰椎滑脱;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骨质疏松症;肢体残疾或重要脏器病变;退行性腰椎滑脱及多节段滑脱;腰椎手术史;合并强直性脊柱炎、腰椎侧弯、腰椎骨折等腰椎其他疾病。

1.3 方法 全身复合麻醉,俯卧位,手术方案以病变节段L

为例。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就需要教师改革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同时还应积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果,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由于潜山旅游业起步较晚,许多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配套的衣食住行游购设施急需完善,许多景点的开发都只是浅尝辄止,部分景点连旅游专车都没有,目前整体的旅游状况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市场主体弱小,以山水观光为主打产品,其他休闲娱乐产业发展滞后,尚未形成产业链,而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门票收入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收入来自于游客商业性的消费。

孙莉军介绍到,当前,工业区已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环境监测网络,不仅对地面的生产企业实行监控,而且对大气实施自动监测。通过与国家安全科学研究院合作,工业区在30家重点企业周围安装VOCs网格化监控系统传感器,依托监测体系的实时数据,分析各项污染物浓度趋势,形成月度报告,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供依据。同时,工业区推进雨水三级应急体系建设,包括24个入河口水闸,企业雨水应急阀门和河道联闸联控系统,进一步降低工业区水污染风险,提升水污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5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肌萎缩MRI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腰痛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肌萎缩MRI评分低于对照组(

<0.001),见表6。

1.3.1 观察组 采取Wiltse入路TLIF。C型臂X线机定位滑脱节段,作后正中切口(5 cm左右),逐层分离组织,经腰背筋膜表面分离至后正中线两侧,将胸腰筋膜纵向切开;由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进入,充分暴露目标突关节及横突,放置Braun微创拉钩(德国),置入椎弓根螺钉,切除关节突关节,使椎间盘暴露;以椎间绞刀将软骨板、椎间盘组织切除,同法处理对侧椎间隙。放以连接棒将滑脱椎体位撑开,置入椎间融合器,装入备用骨粒压实,拧紧钉棒系统,取下左侧棒,椎间植骨后上棒固定;确认无活动出血清理术区,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予以抗感染处理,根据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遵循医嘱进行下床活动及腰椎功能训练。

2 结果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椎- 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比较 术前,两组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术后6个月两组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小于术前(

<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3。

1.3.2 对照组 采取正中入路TLIF。C型臂X线机定位滑脱节段,作后正中切口(8 cm左右),逐层分离组织,将椎旁肌分离,充分暴露目标突关节及横突,将椎弓根螺钉置入L

及L

,切除病变关节,充分暴露椎间盘,将软骨板、椎间盘组织切除;此后操作及术后干预均参照观察组。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低(

<0.001),见表2。

综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制度,对于保证种畜禽质量,稳定农民增收,在当前畜牧业发展中还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仍应予以保留。

2.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滑脱相关参数比较 术前,两组AS、椎间隙高度、P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高于术前,AS、PS低于术前(

<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JOA、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0.001),见表5。

1.4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②术前、术后6个月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包含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③术前、术后6个月滑脱相关指标,包含滑脱角(SA)、椎间隙高度、滑脱度(PS)。④术前、术后6个月腰椎功能[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DI包括社交生活、疼痛程度、个人料理等,评分范围0~50分,评分越低腰椎功能越差;JOA主观症状体征、日常生活等,评分范围0~29分,评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好

。⑤术前、术后6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6个月肌萎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评分。VAS评分范围0~3分,得分与疼痛呈负相关。肌萎缩MRI评分:0~3分,评分越低肌萎缩越严重。⑥并发症发生情况(脑脊液漏、螺钉松动、浅表感染、深部感染)。

2.6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8%显著低于对照组16.95%(

<0.05),见表7。

3 讨论

现阶段手术是临床治疗DLS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纠正脊椎生理形态,重建其稳定性,使病变融合以防二次滑脱

。传统的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创伤大、出血多,广泛剥离且持续牵拉椎旁肌,易引起腰椎术后综合征

。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微创技术不断完善,TLIF已成为临床治疗腰椎融合的首选术式。对于峡部裂性DLS患者,TLIF通过切除双侧关节突使神经根硬膜囊松解,起到良好的减压与复位效果,同时使用自体骨配合固定系统复位有较好的远期效果,植骨融合率达90%以上

正中入路是既往临床采用TLIF术治疗腰椎疾病的标准入路,能直接显露椎板,解剖关系显露清楚。但该入路需广泛剥离多裂肌、棘突间肌、横突棘肌等椎旁肌,术中过度、持续牵拉椎旁肌,可损伤神经后支内侧支进而增加失神经退变、坏死、椎旁肌水肿等并发症风险,造成椎旁肌功能不可逆损伤

。多数研究显示,Wiltse入路由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进入实施手术,能减少多裂肌分离,减轻椎旁肌牵拉,有助于改善多裂肌失神经性病变,预防多裂肌缺血造成组织坏死,能避免过度牵拉造成椎旁肌医源性损伤,有助于提高脊柱后方肌肉-韧带功能,对减少术后慢性腰背疼痛发生、维持脊柱后柱稳定起重要作用

。秦海泉等

采用Wiltse入路TLIF治疗83例DLS的研究中显示,该术式对恢复腰椎序列、缓解疼痛、功能改善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赵正力等

研究指出,相较于正中入路,TLIF采用Wiltse入路治疗峡部裂性DLS创伤更小且可有效避免肌萎缩,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为进一步证实Wiltse入路临床优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0.05)。Wiltse入路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能降低寻找置钉点难度,尤其是Sl节段置钉时;同时Wiltse入路能缩短距椎间孔距离,术区容易暴露,放置器械难度降低,有助于手术操作,使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同时,对椎旁肌损伤及神经根、硬膜囊牵拉与骚扰较轻,有助于术后组织愈合,降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围手术期生活质量

。此外,开放的截骨面渗血是Wiltse入路主要出血途径,而肌间隙分离过程中极少出血

。但Wiltse入路牵拉最长肌与多裂肌,多人参与手术需调整牵拉角度,助手无法看清深部术区,增加了手术配合难度。

本研究中,术后6个月两组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较术前减小,椎间隙高度高于术前,PS、AS低于术前(

<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说明两种入路方式进行TLIF手术操作难度相当,均能获取满意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肌萎缩MRI评分低于对照组(

<0.05)。分析其原因在于,传统正中入路易引起多裂肌退行性变,引发肌肉萎缩、脂肪沉积、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且易造成多裂肌功能异常,增加腰背痛发生风险;而Wiltse入路最大限度保留多裂肌生理功能,对维持脊柱稳定性、降低肌萎缩风险、保证腰椎功能有着积极意义。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0.05)。Wiltse入路能降低术区空腔程度,且椎旁两侧空间独立,能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发生,且该术式相对微创、术后多裂肌与最长肌复位有效减小腔隙,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综上可知,Wiltse入路TLI治疗峡部裂性DLS患者,在改善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及滑脱相关参数方面与正中入路疗效相当,且能优化情况,能改善腰椎功能,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

[1] CHANG M C,KIM GU,CHOO Y J,et al.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versus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in Interbody Fusion Technique fo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ife (Basel),2021,11(7):696.

[2] 李水清,易端,贾东林,等.腰椎神经射频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12):917-920.

[3] 姚汝斌,王仕永,杨开舜.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 骨盆平衡的改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9):1387-1392.

[4] 陈金磊,王爽,王昕.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2,43(1):31-35.

[5] 李丁,江涛,王烨,等.单切口Wiltse 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J].骨科,2022,13(2):115-120.

[6] 曹胜,孔令伟,徐昆,等.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疼痛、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3):419-424.

[7] 廖腾,于凤宾,董丰琴,等.腰椎滑脱症PLIF 术后再次手术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3):259-261.

[8] 李存佳,林志国,谢晓川,等.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植入单侧或双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2):158-161.

[9] 钟睿,王润生,刘建恒,等.双侧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28(1):5-10.

[10] 石贵文.Wiltse 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D].泸州:西南医科大学,2021.

[11] 马雪梅,韩浩静.不同入路方式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对比[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9):1036-1037,1108.

[12] 谷艳超,朱凌,胡胜利,等.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 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退行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21,34(4):297-303.

[13] 廖旭昱,周雷杰,马维虎,等.Wiltse 入路置钉联合对侧TLIF 和传统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21,34(1):51-57.

[14] 蒲俊刚,王腾羽,王钟,等.Wiltse 入路结合改良TLIF 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0,29(8):630-635.

[15] 秦海泉,柴娜娜,常耀辉.Wiltse 入路MIS-TLIF 术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及ODI 评分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11):1182-1183.

[16] 赵正力,尹月.Wiltse 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9,25(4):20-24.

[17] 周文博.经Wiltse 入路改良TLIF 与通道辅助下MIS-TLIF的疗效对比研究[D].泸州:西南医科大学,2021.

[18] 江涛,王俊芳,顾晓峰,等.单切口Wiltse 入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疗效评价[J]. 颈腰痛杂志,2020,41(2):170-173.

[19] 王立新,吕书军,洪晔,等.Wiltse 入路结合TLIF 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21,35(6):600-601,606.

[20] 李锐,许财元,刘正蓬,等.经Wiltse 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2):136-141.

[21] 闫沛云.应用MIS-TLI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老年单节段退变腰椎滑脱[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1):2317-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