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后身体的经历
2022-07-20马大飞
马大飞
李先生今年42岁,近期确诊肾结石,情况比较严重,必须接受手术。李先生是一名麻醉医师,以前都是患者躺在床上,他来实施麻醉,没想到如今他自己变成了躺在手术台上等着被麻醉的患者。一开始,李先生以为自己不会紧张,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管床医生清晰地表述病情。然而,就在手术前的一天晚上,李先生失眠了,一直到凌晨两点都没有睡着。可见,不仅普通人对于麻醉有抵触情绪和害怕心理,麻醉科医生自己也会产生畏惧感。
不过,李先生的担心完全落空了。手术过程很顺利,李先生醒来时已经躺在了监护室的病床上。睁开眼睛后,人便慢慢清醒了,只是觉得说话不太利索,有些“大舌头”。傍晚时,李先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没有嗜睡、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
很多手术患者都有同样的感受,全身麻醉的感觉像是睡了一觉。那么,“睡着”以后的身体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全麻后患者会在无意识、无痛,保持肌肉松弛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全麻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机体在这些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在麻醉诱导阶段,医生将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气道吸入或肌肉注射等途径作用于人体,使接受手术的患者由清醒转为“睡着”状态。起初,患者会感觉身体有些飘飘然,然后四肢会出现刺痛感、轻盈感。接下来,患者会丧失意识,全身肌肉松弛,丧失自主呼吸能力。医生会及时为患者“气管插管”,由呼吸机为机体提供全身的氧气供应。
由于外来药物干扰、阻断了正常的神经传导和身体机能运作,患者的大脑会产生“好像是哪里出现问题”的意识,并试图通过一些基本反射来“唤醒”自己。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呼吸节律不均、心律不齐、呕吐等反应,但麻醉药物会阻断神经系统信息的传导,减慢大脑运转速度,令其无法接收和回应任何神经系统的信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是没有记忆的。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麻醉的深度,患者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工作状态,维持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身体内环境平稳。
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逐漸丧失作用,大脑“重启”,患者便进入麻醉苏醒阶段。此时患者的感知觉、肌肉功能会逐渐恢复。麻醉医师会对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恢复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选择最适宜的时机拔除气管导管,确保患者脱离气管插管后能恢复自主呼吸。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会被送往麻醉后监护室观察,待其意识清醒、血氧饱和度稳定后便可以安全返回病房了。
其实,不只是全身麻醉,任何麻醉都可能存在药物过敏风险。麻醉用药一般很少引起过敏,只有极少数患者在应用麻醉药时出现过敏反应。一般过敏反应很轻,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当出现过敏反应时,医生会立即停止麻醉药物注射,给予抗过敏治疗。如果患者出现重度过敏反应或出现过敏性休克,医生则会立即进行抢救。
(1)呕吐反流与窒息呕吐。患者通过一系列的反射性动作,排出胃内容物。
(2)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坠、喉痉挛,其中喉痉挛是一种防护性反应。
(3)支气管梗阻,多发生在有哮喘史或者是慢性支气管患者的身上。
患者经历全麻“睡着”之后,麻醉医生需通过插管,为机体通气供氧。肥胖、有气道烧伤或者化学性灼伤等情况的患者,有可能出现插管困难。
医生在病房会诊时,经常遇到患者这样提问:“我的手术风险到底有多大?‘全麻’会不会让我醒不过来?”如前文所述,全麻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麻醉科医生会与其他手术医生一起,将这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实施全麻手术是在权衡疾病风险与手术效益之间的一场博弈,只有“赛场”上的每一个人,包括患者自己都全力以赴,才能大大提高赢得比赛的可能性。
★在麻醉医生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谈:与麻醉相关的死亡率大约为1/20万,有些技术水平更好的医院甚至可以降低至1/50万。而麻醉科医生因为经常需要加班熬夜,且工作过程中要承担极高的压力,其本身的死亡风险要大大高于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所以,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也许比实施麻醉的医生安全得多。当然,这是一个笑谈。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医疗常识,对医生和诊疗过程多些信任和理解,少些急躁和误会。这样做不仅能缓和医患关系,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也能提升医生们的“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