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博物院里的珍宝

2022-07-20核桃仁

小雪花·成长指南 2022年4期
关键词:兽面博物院展厅

核桃仁

河南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古代多个王朝都把都城建在这里,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掘出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这些历史文物很多都存放于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中段的河南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主展馆设有16个展厅,展出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物珍品,其中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藏品最为丰富。今天瑾小萱就带大家走进河南博物院。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又被称作杜岭二号方鼎,1974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张砦(zhai)南街出土,现摆放在河南博物院第二展厅。它是目前年代最早、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之一。兽面乳钉纹铜方鼎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64.25千克,是迄(qi)今发现的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器之一。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周身装饰有兽面纹与乳钉纹,铸造年代约为公元前1400年,是研究商代青铜冶铸的宝贵资料。

玉柄铁剑

被烤焦的红薯也可以放在展柜里展出?在河南博物院第三展厅里,有一个生锈变形的展品,它外表黑黢黢(qu),皱皱巴巴,像极了烤焦的红薯,它就是被誉为“中华第一剑”的玉柄铁剑。玉柄铁剑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出土于距今2800年的虢(guo)国墓地。在玉柄铁剑出土之前,我国最古老的冶炼铁器是2600年前秦国铜柄铁剑,玉柄铁剑出土后,将我国冶炼铁器的时间又向前推了200年。

贾湖骨骨笛

在河南省漯(luo)河市舞陽县的贾湖遗址曾相继出土了30多支截取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有两支保存最为完整,其中一支被河南博物院收藏并在第一展厅中展示。这支贾湖骨笛长23.6厘米,笛身因石化变得晶莹亮洁,几乎可与玉相媲(pi)美,被称为“中华第一笛”,至今仍可吹奏。贾湖骨笛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为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兽面博物院展厅
敦煌莫高窟北朝兽面图像浅议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国之重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视觉
青铜兽面纹鼎: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