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分析的地方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路径思考
2022-07-20钱艺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新的元素被注入出版业态,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深化。特别是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版行业转型的步伐加快,出版新业态涌现。在教育出版领域,线上学习、直播培训、付费课程等各种数字教育形态使传统教育出版物面临严峻挑战。出版融合成为出版社实现实质性突破的发展方向,出版社依托不同的融合发展模式,形成特有的发展生态。文章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分析地方教育出版應如何结合自身教育优势,推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地方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教育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新的元素被注入出版业态,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深化。特别是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版行业转型的步伐加快,出版新业态涌现。在教育出版领域,线上学习、直播培训、付费课程等各种数字教育形态使传统教育出版物面临严峻挑战。出版融合成为出版社实现实质性突破的发展方向,出版社依托不同的融合发展模式,形成特有的发展生态。文章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分析地方教育出版应如何结合自身教育优势,推动融合发展。
一、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背景分析
教育出版离不开教育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从政策层面上保障和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和开展,且2021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强调,“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可见,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双减”政策影响教育出版的发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校外培训的乱象进行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其中“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对数字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数字教育领域迎来了更为成熟的发展大环境。相关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全年整体收入规模超过万亿元,达到11781.67亿元,比上年增加19.23%”[1],其中,在线教育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很多线下的培训活动转为线上学习,在线教育用户增多,且覆盖面更广,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线以下城市。《艾媒报告|2019—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K12在线教育渗透率在2020年上升至23.2%,增长率远超历年数据。可见,在线教育的形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二、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实践
融合出版指,“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在产品、平台、服务上的融合”[2]。具体到实践层面,其涉及出版多个环节的融合,可能覆盖出版全过程。随着数字出版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不同的地方教育出版社在应用融合出版技术上各有侧重,呈现不同的出版特点,这也表明教育出版在融合发展的探索上存在多种路径和发展方向。笔者以融合产品的形式进行区分,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实践,认为其模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搭建线上平台,提供精准化教育服务
一些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实践主要体现在平台和技术上的融合,其基于教育服务的受众群体,从教学需求出发,为受众提供平台式服务和全方位的教育解决方案。例如,大象出版社立足于中小学校的考试测评需求,推出了“大象考试与教学测评服务系统”,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该系统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通过纸笔考试的电子化管理,服务中小学的考试测评,为教师提供培训服务、定制化命题与试卷等整体服务,并且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为学生提供阅卷分析诊断服务和个性化错题服务。又如,湖南教育出版社自主开发的“贝壳网”是针对K12教育开发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其作为精准教育互动平台能够提供多种教学服务,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教研、备课、听课和评课,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教研机构能够获取精准优质的教学服务。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对地方教育出版社的技术开发和维护提出了高要求,需要其投入较大规模的资金,依托专业团队进行运营。例如,贝壳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专门成立独立运营中心进行专业管理,并促成其与湖南省多地区教育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
(二)开发配套课程,提供优质化教育资源
立足自身优质的基础教育内容资源,开发以音视频类内容为主体的多媒体课程等,也是部分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实践之一。例如,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凤凰题库系统”,其依托出版社的教辅资源,开发教辅内容数字化加工管理平台。该系统将多套教辅图书的试题内容拆分入库,并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制作试题讲解视频和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配套学习资源。这也为该出版社融合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例如,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围绕自身品牌教辅产品,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小学奥数学习视频课程,为自身品牌教辅产品的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课程服务,不仅增强了用户的黏性,还为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方式和更多元的渠道。
随着短视频类平台的兴起,直观、形象的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直接方式。基础教辅是大多数地方教育出版社的主业,开发课程出版物则是其对主营业务最直接的融合和转化。正如相关研究所示,教育出版社需要进行“课程出版延伸”[3],从提供单一的纸质教材教辅转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生动呈现教学活动,展现更为直观的教学过程。目前,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地方教育出版社的教辅产品带来了较为显著的增值服务,提高了用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也逐渐积累了颇具规模的教育资源。
(三)打造特色品牌,提供多元化立体产品
还有部分地方教育出版社将融合发展聚焦在打造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上,围绕品牌进行资源建设和服务升级,进行多元化产品的运营。例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青云在线”品牌,其推出了“STEM未来计划”。该项目从美国引进最新的STEM教材,并结合浙江教育出版社30余年积累的优势科普内容,进行本土化沉淀和拓展,为中国K12阶段学校提供了STEM课程的解决方案。“STEM未来计划”充分整合了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科普资源,建设了系统的科学课程,且课程内容生动有趣,注入了较为前沿的科学知识,并实现了电脑、手机和微信等多终端、多媒介的使用,使学校的科普教育在科学内容和服务模式上实现了创新和优化。又例如,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小荷听书”是独具特色、产品丰富的有声读物平台。该平台将用户精准定位于中小学生群体,整合山东教育出版社的中小学经典阅读图书资源,并进行有声书的开发和制作,积累了大量的学生用户,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发展模式。再例如,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智慧禁毒”校园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基地,其聚焦于禁毒宣传教育领域,以“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复合出版物”为基础,建设了涵盖图书、音频、视频、动漫等方面的数字产品及内容资源,并以“图书+数字内容+平台+活动”的建设模式,为学校、学生提供完整的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建设解决方案。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其将内容产品制作、禁毒科普教育、禁毒教学服务、禁毒教育探索及禁毒主题活动合为一体,为中小学校及相关机构的禁毒宣传教育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在广西区内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品牌产品的融合出版可以有效地规避基础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些风险和限制,减少地方教育出版社对技术公司的依赖,有利于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去同质化产品,不断强化出版社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三、地方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路径
通过对以上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模式分析,笔者认为地方教育出版在融合发展路径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建设系统化课程资源,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服务
虽然目前地方教育出版社对课程资源已展开不同程度的开发,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大多数地方教育出版社的教育资源仍处于积累阶段,课程建设较为零散、标准不一,难以形成有规模、成体系的学科课程,尚未能够提供某一学科或某一学段较为全面的教育服务。从另一层面来说,在现阶段,教育类的数字产品不是刚需产品,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其课程建设所能投入的力量有限,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性不足。因此,地方教育出版社应充分重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积累,做好长期的总体规划,既专注于优势领域的垂直开发,建成覆盖面广、知识点全、适用于分级学习的课程体系,又进行横向多形态的教学资源开发,满足师生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服务贯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反馈、评价检测等教学全流程,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服务。
(二)关注教育改革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出版发展方向
当前,地方教育出版社的教育服务平台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大型教育类出版机构而言,其自主开发的平台虽然投入较大,建设周期较长,人力成本高,但是其技术的自主权较高,技术风险相对较低;对大多数中小型出版社而言,其无法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研发,只能将平台和产品依托于技术公司并展开技术合作,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对产品的更新迭代没有充分的主导权,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则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因此,地方教育出版社既不能仅依赖于技术公司,又不能被动地受制于复杂的环境变化。一方面,教育出版始终与教育政策的导向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地方教育出版社应密切关注教育动态,准确及时地对大环境的教育形势进行预判和反应,更有效地把握好融合出版的方向。另一方面,地方教育出版社应时刻加强与技术公司或技术团队的交流和沟通,设置专门对接人员,及时进行产品的跟踪和反馈,逐步培养自身技术团队,提高技术分析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将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与技术需求进行整体规划,甄别市场上各种技术应用与产品的适配,为用户提供更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出版社网络安全的保障力度,保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三)建立数字内容质量保障制度,保证融合内容高质量发展
目前,虽然市场上教育产品较多,但是仍未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健全的审核制度,这些教育产品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网络监管制度的健全,市场对教育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和规范。同时,地方教育出版社作为国有文化企业,对内容把关具有天然的优势,其产品质量也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应充分将这一优势转变为融合教育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随着融合出版项目的深入,数字产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同于具有固定形态的传统图书,其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包括电子书、音频、视频、数据库、应用软件等)。这就要求地方教育出版社不仅需要保证其文字内容符合内容质量标准,还需要保证其技术层面符合一定的标准,从内容策划到质量把控都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因此,地方教育出版社应建立和实施严格全面、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数字产品内容质量保障体系,严格实行数字产品的编校制度,规范数字出版生产流程,保障数字出版物内容质量,提升数字出版服务水平,促进出版融合健康有序发展。
(四)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和版权运营意识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版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通过对作品定义、作品类型划分进行修改,增加了视听作品类型,对作品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为和关系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完善了相关制度和规定,为数字版权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在版权保护的环境日渐利好的形势下,地方教育出版社应更加重视融合产品的版权归属和运营,使数字教育产品的知识产权受到应有的保护,从而促进融合出版业务的拓展。例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青云在线”与百度秒懂少儿合作,将内容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使用权,共同开发了科普短视频,依托百度平台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宣传推广和运营。
可见,地方教育出版社在产品策划阶段就应厘清数字版权的归属和使用,在产品开发完成后及时进行著作权的登记。在版权运营方面,地方教育出版社应对图书的数字版权进行阶段性的梳理,从整体上把握数字版权的运营思路,即围绕重点品牌图书,开发课程资源、电子书、音视频等适配资源,形成产品矩阵,实现统一管理、精准运营,除了服务于自有平台,还应依托市场的流量平台进行品牌的推广和版权合作,提高产品影响力,建立资源多维度分发的版权运营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结语
高效的教育出版融合可以助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地区教学水平差异,促进教育公平,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普及,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不同地区的学生更便捷地获取教育信息和学习资料,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资源,助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同时,高效的教育出版融合也有助于教育出版社充分掌握用户信息、了解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出版的融合發展,实现数字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出版业态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立.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
[2]周百义.从三个维度看融合出版[J].中国出版,2019(01):15-17.
[3]胡晓东.教育融合出版产品现状及发展思路浅析[J].出版广角,2021(13):38-41.
[作者简介]钱艺琴(1989—),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