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2022-07-20严巧佩
严巧佩
【摘要】每个学科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发展历史,数学也不例外.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明确提出了学科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因而,加强小学生数学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与研究方向.为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有关内容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展开实践探究,以期提出有效的实践培養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化意识;培养方法;分析
小学生处于知识体系构建、文化涵养形成的重要时期,若教师不重视对小学阶段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则会造成他们只关注理论知识学习,而忽略了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数学应该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教师应借助数学知识的讲授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知识,从而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文化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文化学习素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一、小学数学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枯燥的数学课本内容无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数学课本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被生动的数学文化所吸引,从而意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教师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适当渗透数学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与热情.
(二)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随着数学文化知识内容的渗透,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数学文化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展开数学知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很多小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想要了解的数学文化内容,也容易对数学文化内容产生兴趣与探讨热情.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之中,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领悟能力会有所增强,也会逐渐向自己喜欢探究的数学知识所倾斜,有利于将学生的数学潜能激发出来.
(三)给予学生更多的文化探索空间
加大对小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文化环境中探索数学知识,学会向数学世界靠拢.同时,对数学文化内容的渗透也会促使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数学文化探索空间,对增强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探索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专长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领域一直沿用的行为准则,时至今日其作用依然不可小觑.详细来说,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有的学生对文化课知识非常敏感,并且愿意主动学习,学生操作能力较强,其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如果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部分学生会因为其适应性较强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还有部分学生则无法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优势,用优势带动劣势,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艺术,提升学生和别人交流的能力,但是数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其生活实用性更强.故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停地填充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专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效果.
(五)优化环境
现阶段,学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除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外,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为实现学习氛围的塑造,学校会派遣老师到其他特色校园学习新型教育文化,再融入自身的教学体系中.而数学文化知识应是教师主要学习的内容之一.良好的数学文化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生动的典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知识除传统的计算公式外,还包含公式来源、历史故事等,当学生对某一数学知识感兴趣时,便会主动学习其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发散性思维得到训练,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文化意识培养的要素、目标、思想及原则
(一)构成要素
教师要想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意识培养内容,就必须构建好的数学文化意识培养课堂,完善相关的培养内容、目标、方法,明确主体对象,做到对各个课堂教学要素的和谐统一,建构合理的数学文化意识培养课堂.其中,在融合各要素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基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以生为本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从而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实施数学文化意识培养.
(二)培养目标
将文化意识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历史,并由数学文化的发展来探索数学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知能并重的有效培养目标.
(三)培养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还要注意教育思想的运用.利用有效的教育思想来开展数学文化意识培养工作,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诸如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在玩乐中了解数学文化,提升数学文化素养.
(四)培养原则
落实小学数学文化意识培养,教师也应基于一定的教育培养原则,如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针对性教学原则、应用与创新性原则等,结合有效的教学培养原则将数学文化意识培养工作大力开展下去,使得学生得到有效的教育培养,形成良好的数学文化意识.另外,教师还要明确部分客观性原则,并分析其特点,将其融入教学体系中.例如适量原则、巧妙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详细来说,适量原则要求教师设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将数学文化知识分化为不同的小点,根据其特点进行归类,将相似性较强的知识点放到同一个课时中讲解,为学生起到类比作用.教师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文化知识,而更多的希望学生能够将死板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式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了解公式的来源,根据其历史背景明确公式的中心思想,以此提升学生的记忆精准度.巧妙性原则即教师运用合适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知识渗透,必要时利用巧妙的方法调节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促进学生的进步.对于实用性原则,虽然传统的知识教育使得很多学生的发展思维没有得到良好的调动,但这种规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对无法自控的学生起到约束作用.为此,文化课教学在注重教学氛围的同时,要确保知识内容的规范性,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学生数学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以趣味辩论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
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情境探讨热情,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文化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設计一些可辩论的数学话题,构建数学辩论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辩论热情,使学生主动去探讨数学知识及其背后的文化内容,从而在辩论中增强学生的数学文化认知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在建构小学数学辩论情境时,教师应该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引入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如图片、动画视频及音频等,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的视觉及听觉受到冲击,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顺势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文化辩论问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走入具体的数学辩论情境之中,并在探讨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及分析能力,从而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让学生产生数学文化知识的认同感.
如在教学“数一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以相关的数学文化问题来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文化学习情境,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其中,围绕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1)请说一说自己日常生活中运用过哪些方法进行计数.
(2)给学生一袋乒乓球,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并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3)请说一说古代人们运用了哪些方法计数,与当前我们所用的计数器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古代人们的文化思维.
(4)结合相关的例子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比较传统计数方法与现代计数方法的差异,使学生走进数学文化情境之中,去深入探索古代与现代计数方法的差异性,由此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内容.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适当的数学情境,如组织两名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收集到哪些古代的计数方法及例子,如古代人们习惯用打绳结的方式计数,也会用筹码或者小石块计数.针对传统计数方法与现代计数方法的差异,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辩论,从而打开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文化探讨热情.
(二)以趣味数学文化游戏激发学生的数学文化探讨热情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学习思维也较为活跃,若教师只专注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让学生直接去探索数学文化问题,则无法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数学文化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适当的趣味数学文化游戏活动,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文化学习,在游戏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抽出部分课堂时间,结合相关的数学教学主题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文化小游戏,并在游戏中融入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其在玩乐中学到知识,从而突显数学文化教学的娱乐性和教育性.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的内容时,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融入数学文化学习情境,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文化游戏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向学生宣传数学文化思想,从而开展有效的数学文化培养,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比如,在运用具体的图形引导学生了解角的构成时,教师可以融入一些数学文化内容,如引入古代的农具、兵器及车辆等,让学生发现不同物件中的角,从而感受到角的无处不在.然后,教师结合现代角的含义及辨别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学习思维去分析角的构成要素及角的类型等问题,从而实现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一边学习数学文化知识一边体会数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意义,促使学生被生动有趣的数学文化内容所吸引.在探讨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数学文化知识抢答游戏,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说一说古代物件中角的存在形式,给予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
(三)以趣味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内容
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而将多个学生的学习思维聚集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化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围绕相关的数学课程内容,用部分教学时间鼓励学生展开合作性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数学文化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想法,共同对数学问题展开深层次分析.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小组的分配,明确合作学习的主题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课堂问题的讨论中,从而有机会展开独立的思考.
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基于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要求学生结合一些古人的计数方法对一些数进行计数与比较,以实现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并形成相关的学习报告,由此促使学生真正融入数学文化学习课堂,主动去探索数学文化知识与内容.教师则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展开评价,如对学生比较的方法是否正确展开分析,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意见.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文化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依据小学生的学习意识及兴趣,以趣味内容、明确目标及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文化内容的探索,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思想.
【参考文献】
[1]曲尼.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方法[J].教育科学,2016(12):185.
[2]仲丽群.茶文化视野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J].新智慧,2020(10):131.
[3]吴祥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学考试,2017(27):162.
[4]牛二翠.小议小学生数学生活化意识的有效培养[J].魅力中国,2016(24):342.
[5]火通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J].新课程,2017(11):182.
[6]蔡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J].信息周刊,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