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模式下普通高中学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研究

2022-07-19付嘉琪王结春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教普通高中

付嘉琪,王结春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体教融合”的概念界定及重要作用

1.1 “体教融合”的概念界定

“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的延伸和转化,广义范畴的“体教融合”指的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学校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能锻炼,是促进青少年体育训练的重要举措。“体教融合”模式运行的目的在于推进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的高度融合,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后备人才,以顺应时代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狭义范畴的“体教融合”指的是将竞技体育体系与教育体系相互融合,在原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文化教育,推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有效解决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的转业问题。

1.2 “体教融合”的重要作用

“体教融合”模式有利于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为学校体育发展输送充足的生力军,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大力推进和开展体育活动,能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同时学校重视文化课程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能力,有利于体育运动员在退役后更好地融入社会,能为运动员适应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文化保障。“体教融合”模式下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更加符合体育强国的发展需求。

“体教融合”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体育氛围,而且能促进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无论是日常的体育运动训练,还是学校组织的主题体育活动和比赛,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团结合作精神。校园中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能感染更多的学生踊跃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在“体教融合”模式中体育和教育高度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在校园中营造了积极的体育文化。

2 “体教融合”模式下普通高中学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运动员学生学训矛盾较为突出

在普通高中学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学训矛盾较为突出。虽然“体教融合”模式得到学校和教练员的普遍认可,但对于学生而言,在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其参加篮球训练和活动的时间受到限制。一方面普通高中专业的篮球运动员会在教练员的带领下开展训练,为了提高训练效果教练员通常会压榨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时间,另一方面篮球运动员大量的体能和技战术训练会消耗学生的体力和精力,致使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受到不利的影响,很难真正实现普通高中的“体教融合”。如果体育运动员在高中时期忽视了文化课程学习,势必影响其在退役后从事的其他工作,甚至出现退役后就业困难的现象。在“体教融合”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学校篮球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2.2 篮球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

教练员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篮球教练员从学生中选拔具备潜力的运动员,针对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制定训练计划,是篮球训练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普通高中篮球教练通常由体育教师兼任,大多数体育教师毕业于师范类体育学院,虽然具备教学能力,但很多教师要么未接受篮球专业训练,要么是缺乏参加篮球比赛的实战经验。形成在篮球运动训练中,篮球教练员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战教学和比赛时战术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专业化程度和动作规范性严重不足,甚至还有很多教练只专注于如何快速提高训练成绩,而忽略动作的规范性和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所应该规避的问题。总之,普通高中篮球教练员在专业性和竞赛战术方面的能力仍有待加强。

2.3 运动员学生的升学途径不够健全

普通高中学校运动员学生的升学途径是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普通高中篮球运动员学生主要有体育专业招生、体育单招等升学途径。其中体育专业招生面向符合招生条件的体育专长学生,需要经历学校报名、专业考试、填报志愿等流程;体育单招是面向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开展的单独招生考试,范围涵盖文化课程考试和专项体育加试,是高中运动员学生重要的升学途径。考生需要参加省级教育厅开展的统一考试,并且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参加招生学校开展的专项考试。招生高校根据运动队的培养目标和需求,设计专项考试项目、考试内容以及运动员选拔标准。很多普通高中运动员学生更加倾向参加高考,学校和家长也不鼓励有体育专长的学生通过体育单招、体育专业招生等途径升学,所以“体教融合”模式下普通高中运动员的升学途径有待完善。

2.4 校园篮球比赛体系不完善

篮球比赛是对训练效果最有效的检验,也是篮球运动队阶段性训练成果的展示。普通高中学校组织篮球比赛的时间间隔较长、比赛规模偏小,在校园内的影响力较为有限,且不同时期比赛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而且跨学校、跨地区的篮球比赛少之又少,无法推进不同学校和地区关于普通高中学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合作与交流,不利于“体教融合”模式下普通高中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也不利于在学校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3 “体教融合”模式下普通高中学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对策

3.1 妥善处理学训矛盾

普通高中学校需妥善处理学训矛盾,在培养篮球运动员的过程中切实推行“体教融合”模式。篮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球技,同时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涵养和综合能力,惟有如此,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业与体育技能才能获得同步提升。普通高中学校在教学中要兼顾文化课学习与体育训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篮球运动员。在推进运动员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好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同时又要确保运动员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将所有运动员放在一起开设体育班进行集中管理,做到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步调一致。运动员学生分别穿插在普通班级学习,致使学习时间不能同步,运动员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非常重,文化课学习跟不上节奏,所以普通高中学校成立体育班是对学训矛盾较好的解决办法。教练员需重视提高训练效率,遵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客观规律,合理把控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帮助运动员缓解训练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3.2 提升篮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体教融合”模式下普通高中需提升篮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优化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首先,学校应制定教练员奖惩制度,对教练员的执教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价,将篮球教练员的训练成绩与工资和职称挂钩,以此激励教练员不断提升自身执教能力,调动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引导教练员更好地开展运动员培养工作。其次,学校在实施“体教融合”过程中,需要构建既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训练能力的教练员队伍。再次,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练员参加继续教育,通过篮球教学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了解当前篮球培训的发展趋势,鼓励篮球教练员走出去学习先进的训练理念和专业技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增强篮球训练计划和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3 健全运动员学生的升学途径

“体教融合”模式下需要健全运动员学生的升学途径,为运动员学生的升学提供更多便利,缓解学生和家长面临的升学压力。普通高中学生选拔和培养的篮球运动员在升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体育特长,对有进一步参加专业训练的篮球运动员,学校应鼓励学生进入体育特色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篮球职业俱乐部等;对不想继续参加篮球训练的学生,建议在高考中给予篮球运动员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降低学生的高考门槛,让更多拥有篮球运动特长的考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促使篮球运动员在大学阶段进一步增强篮球运动技能和文化课程学习,确保篮球运动员学生在“体教融合”模式下的全面发展。

3.4 丰富校园篮球运动氛围

“体教融合”模式下普通高中需优化校园篮球比赛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分区、分级竞赛体系。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学校所在的区域以及运动员的综合能力组织主题篮球比赛,增加篮球比赛的场次和规模,借助比赛检验运动员的技能和训练效果,同时营造良好的学校篮球运动氛围。针对篮球爱好者降低参赛门槛,重点在于普及篮球规则和技战术,针对篮球运动员选拔应设置文化课成绩标准,以此促进运动员积极学习文化课知识。学校还需结合相应的培养目标,设计和举办各种主题的篮球比赛,推进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邀请赛、友谊赛等,比赛时间最好安排在寒暑假或者节假日,避免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学生寒暑假的时间组织篮球冬令营、篮球夏令营和集训营等,保证篮球活动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篮球活动和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 结 论

“体教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高度整合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为学校培养体育人才,体现出新时代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宗旨和目标。普通高中学校篮球运动员培养中,需要高效落实“体教融合”模式,妥善处理普通高中篮球运动员学生面临的学训矛盾,提升篮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健全运动员学生的升学途径,丰富学校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随着“体教融合”模式的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学校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为篮球事业的发展提供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体教普通高中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