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检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准确率的影响①

2022-07-19陈亚丽张金亭李志晓朱占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阴影支原体影像学

陈亚丽,张金亭,李志晓,朱占生,李 英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医院CT/MRI室,河南 禹州 461670)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肺部及呼吸道急性炎症反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多并发支气管炎、咽炎,严重降低患儿生活质量[1]。但其初期症状不明显,肺部病变程度与一般体格检查无相关性,早期进行准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进步,X线与MSCT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及时观察肺部病灶形态及范围,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评估预后效果[3]。本研究选取我院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旨在探讨MSCT检查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10~2019-10我院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其中男45例,女51例;年龄4~11岁,平均(7.85±1.47)岁;病程3~11 d,平均(6.54±1.68)d;体质量指数(BMI)18.1~25.0 kg/m2,平均(22.24±1.23)kg/m2。均伴有不同程度咳嗽、发热、胸闷、胸痛;肺部有湿罗音;均经血清支原体抗体IgM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均拟行MSCT及X线检查;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肺功能障碍、器质性功能病变;全身性疾病;哮喘、支气管炎、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异常;传染性疾病;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1.2.1 MS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机,行胸部检查,取仰卧位,指导其进行正确深呼吸,在屏气过程中完成扫描;设置参数为层厚为5mm,电流为80~160mA,电压为120kV,螺距为1.2,扫描时间为1s,肺窗为W1000:L2500,纵膈窗为W450:L45;扫描位置为肺尖至横隔处,对病灶分布范围、形态、密度、病灶点等进行探查,并在平扫结束时行进一步增强CT扫描,造影剂选用碘海醇,若患儿配合度较差可选择3%水合氯醛。

1.2.2 X线检查:采用X线机,取仰卧位,行胸部正侧位进行扫描成片,并根据患儿的身体厚度对曝光值、曝光条件进行调整,设置靶片距离为100~150cm,进行X线片摄影。二者结果均由两名专业影像学医师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1)MSCT、X线检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结果。(2)MSCT、X线检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3)MSCT、X线检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96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确诊为阳性43例,阴性53例;MSCT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37例,真阴性46例;X线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29例,真阴性40例。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

2.2 诊断效能

MSCT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灵敏度86.05%、准确率86.46%高于X线诊断67.44%、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特异度为86.79%,X线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特异度为75.4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诊断效能(%)

2.3 影像学特征

(1)MSCT检查显示肺部均表现异常,呈斑片状,胸腔中有部分积液;96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24例伴有磨玻璃影,19例伴有网状影,38例伴有支气管增厚,34例伴有支气管增厚;且其中12例出现胸腔积液,链球菌感染后出现肿大淋巴结,且6例右侧胸腔出现积液,11例引发局部炎症。(2)X线检查中包括:间质性润湿性:肺纹理变粗、变多,且多呈网点状阴影,局部肺透亮度降低,边缘较模糊,单侧或双侧肺部门影变大、变浓;节段性实质性,表现为下肺叶成节段性分布,呈致密影,且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匀;支气管炎类型:下肺叶表现为斑点状影,且密度极不均匀,发病早期伴有病变融合片状致密阴影;混合型:单侧肺叶呈现网络状影,局部肺部纹理变粗,高密度病灶混杂。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支原体可借助飞沫、唾液等多种媒介传播至呼吸道,穿过黏液层后能直接黏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抑制纤毛运动,并释放毒性代谢产物,导致组织发生损伤,黏液排出受阻;同时病原菌大量繁殖过程中会释放有毒物质,从而出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间质水肿充血;且患儿功能发育不完全,诊断治疗不及时易产生合并症,威胁生命安全。但早期症状不明显,其中咳嗽、发热、咳痰等与单纯感染相似,临床诊断过程中易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临床应探究新型有效检查方案提高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采用MSCT、X线检查肺炎支原体肺炎,结果显示96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确诊为阳性43例,阴性53例;MSCT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37例,真阴性46例;X线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29例,真阴性40例。X线检查属于电磁波扫描,操作简单,是临床早期诊断鉴别疾病的有效手段。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能明显观察到肺部纹理增粗或出现网纹状阴影,边缘不清晰逐渐变粗;随着病情发展,肺部表现为节段性分布,伴有斑片状致密阴影,其分为自肺门扩张至肺野[4];若接受治疗,则阴影逐渐消退。MSCT检查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能针对病变部位进行针对性扫描,并根据扫描图像直观具体的分析病灶特征,反映肺炎支原体肺炎发展情况,主要以肺部实质阴影为主,呈大片或斑片状变化且多伴有胸腔积液,部分出现结节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随着病情进展融合为大片状肺实变影;而间质性浸润多表现为横断面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管壁增厚[5]。二者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均较清晰,且特征明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SCT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灵敏度86.05%、准确率86.46%高于X线诊断67.44%、71.88%(P<0.05)。MSCT检查是由X线检查发展而来,对分辨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了分辨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部阴影及纹理结构更加清晰,提高定性诊断灵敏度、准确率,有助于临床诊断,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MSCT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提高灵敏度、准确度,且影像学特征明显,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猜你喜欢

阴影支原体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让光“驱走”阴影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