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促进民航强国建设
2022-07-19欧阳亮
欧阳亮
到2030年,
基本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1月21日,中国民航局《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提出,到2025年,民航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出行一张脸、监管一平台,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推进、智能装备规模应用、出行体验显著改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治理能力更加高效; 到2030年,智能化应用取得关键性突破,基本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到2035年,智慧化融合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覆盖,全面实现“五个一”目标,民航业数字感知、数据决策、精益管理、精心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根据《路线图》,智慧民航建设不仅将打造智慧民航运输系统,使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落地实施,而且将构建民航与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民航+数字产业”、“民航+先进制造”、“民航+绿色低碳”等手段,使民航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更深入地融合,从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快地促进民航强国建设。
目前,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以“智慧”为标志的各种应用,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慧工厂、智慧城市,已经或即将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颠覆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智慧民航建设的提出,既是顺应科技变革潮流的适时之举,也是航空运输业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市场空间、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的航空运输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人们坚信疫情终会过去,但航空运输业显然不能期望以疫情前的技术、服务水准来实现复苏,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成果——“智慧”手段来解决疫情前早已存在的,及疫情中新出现的发展难题,才可能使行业在疫情结束后获得真正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反弹。
比如飞行安全,这是關于民航最受瞩目的话题,但全球航空安全水平已经长期徘徊在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0.3~0.5的平台。如果该比率不能获得突破性的降低,随着飞行量的放大,安全风险的绝对量无疑会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到民众对航空运输业的信心。
当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持下,航空制造业也好,航空运输业也好,都有信心通过新技术在精准性、预见性、协同性等方面优势,显著增强安全运行态势的预判能力,实现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的监测、控制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从而将航空安全水平、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量级。
本期杂志从机场、空管、监管等角度解读智慧民航建设,希望就如何建设智慧民航引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更希望能有读者从民机产业如何配合智慧民航建设的角度来思考、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