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书法教学在国画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2-07-19郝佳慧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画教学书法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书法在国画基础教学中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实用价值,探讨书法在国画基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书法教学改革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书法;国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9-148-03

【本文著录格式】郝佳慧.试论书法教学在国画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22,05(09):148-150.

引言

基础美术教育是美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外,还要注重其他与本学科有关的艺术门类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些艺术中,书法传统和古代艺术是我们的瑰宝。高等院校开设的书法课程尚未真正纳入基础教育中,因此书法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通过对国画专业与书法教学关系的正确认识,将促使我们把書法教学定位于国画专业,对国画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书法在国画基础教学中的现实价值

书法是国画教学的基础,它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线条的掌握上。线条是构成书法意象的整体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表现形式。国画的线和西方绘画的线不一样,它是用笔、墨、纸等材料精制加工而成,使其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与此同时,它又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线条关系密切,使国画中的笔墨万花筒线富有趣味性,极具艺术性,代表了东方绘画的独特风格。同时,学习书法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笔墨技巧,只有在传统上,画家对笔墨的运用才能让人看到他在绘画上能达到多高的层次。因此,书法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国画的同时初步形成个人的绘画风格。

(一)书法教学是中国画基础教育的有力补助

综观中国绘画的历史,国画已逐步取代中唐青墨画风格。由素描先驱吴道子到继承和发展写意画的王维,再到宋四派、元派四派、扬州八怪、僧四人,黄宾虹、齐白石、林三等人,都是国画大师。张旭作为国风画的代表人物,除了擅长文风之外,还在网上学习了张旭的书法。美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对生命、社会和时间的领悟,如果缺乏这几项,艺术创作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教育外,还应该让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和深入实践。在自然中漫步,捕捉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走村串户,循序渐进地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既能增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吸收,又能为日后的创作积累宝贵的素材。书本知识来源于自然,自然法则是学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书法能体现自然之美。

(二)书法教学应服务于中国画教学的需要

浙江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天寿是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作与教育,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提升美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中国绘画教学模式提出了“三必”“能”的要求,其中一种就是书法,即他所倡导的“画外写生”。笔者第一次肯定了潘老师将书法作为国画教育专业必修课的积极意义,他继承了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等人的思想,提出中西绘画应该分开拥有国籍和其他观点,注重诗、书、画、版的综合修养,使其画风具有汉唐气派的气势。如前所述“书同源”,虽然学习书法能深刻理解绘画技法的原理,但盲目地把中国画引入书法研究也会产生不良后果,要清楚最后培养的是艺术(高校教育)专业人才,而非书法大师。所以,虽然书法教学在中国画基础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但它必须适应国画基础教育的需要,适应教学人才的需要。

二、书法与中国画的渊源关系

(一)书画艺术具有共同的渊源

用毛笔、墨水、宣纸(丝绸)和水作为创作中国书画使用的工具。特别是毛笔、宣纸的发明和使用,是我国独有的,独特的材料会产生合适的创作技巧,独特的创作方法最终会形成独特的风格。笔刷的最大特点就是柔软,所以会用这个工具来表现硬性或软线的纹理。多年来,中国人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雍子八法》。东汉著名书法家蔡勇曾说过:“书法是非常关键的。”就中国文化渊源而言,无论是新石器时代半坡彩绘瓷碗,人面鱼纹彩绘盆,还是考古领域开采的甲骨文的字迹和文字,都是用同样的工具——毛笔。千百年来,书画创作的工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中国人书法理念已经得到全面普及,中国书画都强调“写字”,不外乎正确的持笔方法。南宋郭熙在《林泉高智》中写道:笔墨人之间古朴的近事,这两件事不知其妙,书法跟这个样子很像。发言人说,王玉军成为一名做书法笔锋的转折者,和绘画时的用笔一样。这也正强调了书法与书写风格的渊源,正确的笔法对书法和绘画都很重要。无论是书法、绘画、舞蹈还是音乐或戏曲,在传统的艺术教学中,其特点之一就是遵循程式化的方法,一切公式都源于生活,生活的客观现象逐渐转化为具体的概括方法,并以艺术风格作为支撑,其中包括压山石法,画房屋边线法,草叶画法,花鸟画法等,都是观察前人,再现生活。清初编《芥菜传》,反映了各派绘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其应用技术为初学者的教学提供了模板。传统的中国书法教学有“八字八法”。学过这些技巧的人,常常被迫去观察自然,深入生活。古时候的书法家,看公孙姑妈的小刀,看夏云突变,看墙等,他们将这些新鲜的东西融入传统的技法中,而笔者又改变并修正了阴影的形状,制作出各种体态和书法风格的图片,分为官版、真版、正版、斜版等五种版式,各个版式基本不同,但基本版式相同,其中包括点阵图、版面、白布、刻字、图章、安装夹具的环境比对等。刻字和印占的空间虽然相对较小,却是书法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自己的总重量与平衡。印刷品的使用和铭文密切相关。在书本上,通过印刷的应用,对比鲜明的红色不仅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而且还起到了断硬、调神的作用。唐五代名画不过是作品主人的一笔,只是为了让当时及后世的观赏者有所了解,不须“见汉不识马”。宋元以后,文学和绘画更加繁荣,字画也更为普遍。宋元四家赵孟父子均刻有书印,除名章外,还有书法“光章”。签字、印章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不仅为绘画增添了内涵,而且为图像形式增添了美感。从元明清开始,几乎每一幅画都离不开书法和知识。国画这个民族传统艺术,使书画的结合,日臻完善。书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迹的基本特征是抽象,其中分为两个含义。第一,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其本质是抽象的、象征的。书法中的图形元素就是点、线、面,视觉元素非常抽象。第二,汉字接近于音乐的表达。就像唐朝孙国廷所说的:不会以言辞来表白,阳则阴而不悦,自天地之心。

(二)书法是感情的表达与流露

和天地之心相交,与之对应的情感分离,作品的主体美感就失去了。各种各样的印刷品,从创作到形成,有一个文、真、蓝、斜等字,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书画最大的不同就是“图”,自秦汉以来,绘画的作用就是不言而喻了。不管是唐宋时期的周放、韩干、李唐、赵骥,还是画敦煌壁画的无名画家,都以形象的品质服务于社会的政治和宗教。从形象的精确性来看,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就像今天的高考艺术类考生一样,接受严格的造型训练。直至明中叶,徐渭、董其昌等人的实践将书法融入绘画中。从那时起,绘画才真正进入了写意、笔墨的时代,但象形文字仍是独特的。

三、高校美术专业中的书法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路

(一)书法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画基础教学受到社会各种诱惑的驱使,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生活的体验,显然有违国画精神。目前,高校书法专业教师队伍不足,教学水平不高,提倡教师以书法为主。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古代书法理论存在的误解,以及古文字歪曲的现象。除了没有根据的课程设置之外,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观念在教育和培训上的同化无疑是一种缺失。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普通高校书法教学的逐步普及,书法教学也按美术专业(高校教育)一一开设,但仍未实现良好的效果。从实际出发,不难发现师资短缺、教师专业素质偏高、教学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令人担忧。作者在对一些省市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一是部分高校的书法教师数量过少,一些非专攻书法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二是聘请具有一定书法技巧的人当老师,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因知识匮乏而产生了对古代书法的误解同时缺乏职业训练,不懂得如何教导他人。三是书法课时间短,教学内容不实。他们只在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中使用。要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练习书法,简直就是一件难事。很多同学刚开始学书法,就遗憾地告别了。四是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书法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整体上看,不可否认,不少高校在课程升级的同时,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书法公共选修课纳入专业选修,或只是简单的从课程设置中删除。另外,还影响了城市高校的书法教学,使其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一系列的现象导致了城市高校书法教学缺乏普及,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地反思。书法课不是教学生成为一名职业书法家,而是教学生深刻理解书法与书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应用绘画实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国画教学与书法教学有效结合。

(二)充分认识中国书画审美品格的共性

由于其共同的本質,艺术领域中的不同门类之间存在共同的联系与融合。回顾中国艺术史,几千年来书画文化的积淀,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自然地融为一体,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和了解书画的普遍审美,可在国画基础教育中进一步加强书法教学的主体作用。另外,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其实也是可以传承的,要努力恢复书法在国画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复兴书法在国画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对恢复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教育逐渐摆脱了西方绘画体系的严格限制,无疑是中国画发展的方向。中国画与西画作为两种不同的美学体系,其教学方法必然存在差异。学好中国画,关键是要了解笔墨的基本特性。中国画教学的重点是“笔墨”的运用能力,这也是掌握中国画教学的关键。其发展离不开书法的基础,对于恢复书法在国画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书法教学要大胆创新,根据艺术客体规律引导学生,合理分配课时,采用先“书”后“画”的分段教学,形成与书法教学地有效衔接。

(四)加强专业改革的措施和力度

本文针对城市学院国画基础教育中中国书法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多形式、多方向的教学手段,培养中国书法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级书协扩大就业。高级专业书法家、理论家、专家及学者定期进行书法辅导,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书法教学质量控制,逐步完善美术专业教学。在教学时可以先用书法与国画,四年级专修楷书、楷书、楷书,五年级专攻草书,六年级专攻版画。适当安排课时,实现书法教学与国画教学有效结合。学生应该从普通的情景开始。今后的培训应该集中在脚本执行方面的进一步培训,这才是最恰当的情况。老师讲授篆书、正楷、草书时,主要讲授书法家的人品特点及写作风格。讲授版画时,学生要懂得版画的由来、题名、写字、写字、画工、版画的种类,在实践中掌握版画技法,使专业改革措施得到实际落实。

(五)教学中应强调临摹的重要性

这一过程包括阅读、抄写、肯定、支持甚至意图五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导单词的准确程度,教导上下关系,左右关系等,都可以作为引导,并且分析了前人的写作风格及现状。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对具有临摹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预兆或向自由书写的过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聚字法”从原文中选取词,组合成有意义的内容。老师还可以写一些材料,其中包括名言、警句、诗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由于这一原则与简单的复制不同,在实际理解中,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巅峰体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书法的审美观,也增强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能力。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美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要培养出新世纪优秀的教育艺术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的美育教育。开展艺术高校教育的书法教学,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进素质教育,促进社会进步,进一步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国画学生的基础教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同时,中国大学的艺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形成“有效、科学、务实”的书法教学体系,让未来“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学得到保障,特别是艺术类专业人才,使其能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言艺术不仅能让我们的后代传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而且也能为美术生找到正确的国画学习、发展美与造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振.浅谈书法教学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8):150-151.

[2]杨春林.“书画同源”浅谈中国画与书法[J].明日风尚,2017(16):78.

[3]李育.对中国画教学中书法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与反思[J].艺术科技,2017(01):363-364.

[4]林洁.中国画教学中书法课程的教学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154.

[5]潘芳.中国画教学中书法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分析[J].吉林教育,2015(17):9.

[6]王振冬.谈高校书法在中国画课程体系中的设置[J].新课程(下),2015(01):165.

作者简介:郝佳慧(1995-),女,汉族,山西晋中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助教,硕士学位,美术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猜你喜欢

国画教学书法策略
试谈提高高校国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诗书画苑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写意花鸟画在国画教学中的优势
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