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折扇
2022-07-19影子
影子
“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炎炎夏日,轻摇一把折扇,感受徐徐而来的怡然清风,是一幅多么美的风景。开之则用,合之则藏,进退自如,逍遥自在,折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中,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又寄寓着个人的文化趣味。有着“怀袖雅物”美称的重庆荣昌折扇历史上久负盛名,与苏州的绢绸扇、杭州的书画扇共誉为“中国三大名扇”。然而,因做工考究工艺繁复,目前通晓荣昌折扇所有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已是凤毛麟角,而荣昌工匠李开军,便是精通、传承这一技艺的少数人之一。
荣昌,古称昌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这是重庆渝西比邻四川内江的一个远郊区,相比重庆的一处处“网红打卡地”,它显得非常低调,然而有着“繁荣昌盛”之意的地名,无言地彰显着它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荣昌安陶、夏布与折扇都出产于此。荣昌折扇手艺人李开军的“阳光扇艺”店,就开在荣昌区昌元街道莲花路上。莲花路曾是新中国成立后荣昌开辟的第一条街道,扇艺小店从1995 年开业,坚守在此已有20 多年,如今,新城的建设让这里成了城市边缘,虽然街上行人寥寥,街面也略显老旧,然夹杂在一间间局促店铺间的“阳光扇艺”几个方方正正的大字,却依然显眼。
李开军的“阳光扇艺”店门脸不大,但进到店里,满屋折扇却是古味风雅、别有洞天,有诗情画意的手持纸扇、庄严大气的全棕折扇、华贵高雅的羽毛挂扇,还有古朴别致的创新夏布扇,可谓琳琅满目,繁花似锦。身材瘦削的李开军,笑容朴实,眼神中透着精明,在他的眼里,每一把折扇都有一个故事,在他的口中,扇子的每一个部件都分外精彩,扇骨考究的制作工艺、精到的雕刻造型,体现出工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扇面上雅致的装饰风格、气韵丰沛的书画,提升了扇子整体的艺术魅力。李开军随手展开一把全棕黑纸扇,这把扇子扇骨数量多且细密,扇面轻薄柔软展开幅度大,在他看来,这正是荣昌折扇的独特魅力。“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在李开军心中,担得起这一褒赞的只有荣昌折扇。
李开军闭眼扬头,手腕倾动,“荣昌折扇虽然名气、销量都不如苏杭折扇,但它非常注意实用性,扇骨纤薄坚韧,尺幅正合手掌曲度,用起来舒服。”荣昌折扇造型轻盈灵巧,线条外圆内方,选料考究,工艺精湛,经过历代匠人的精工创造,早已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工艺品,除了纳凉解暑,更具有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折扇综合了雕刻、书法、绘画等多种传统工艺,因其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携带方便,最为人们推崇。
特別是在古代,文人学士手拿扇子,是一种智慧、高雅以及身份的象征,折扇带来的不仅仅是阵阵凉风,更是人们手中传递的艺术文化与情谊。虽然今天折扇的使用功能日渐消退,引风纳凉的作用也远不及空调电扇来的实在,取而代之的却是它的文化魅力和盘玩乐趣,以及对生活的装点。从中国的同骨古代流传至今,从皇宫绵延到寻常百姓家,众多美轮美奂的扇子在千家万户中开开合合,是历史的认可,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回味。
扇骨如玉 精雕细琢好手艺
李开军的制扇工作间,在“阳光扇艺”店楼上一所老旧的两居室住宅里,一间是李开军用来加工扇骨,另一间是李开军的妈妈在糊扇面,就连餐厨间也被李开军利用起来,在里面摆了个大桌子,用来裁剪扇面。折扇属纯手工,李开军说,别看一把扇子小,却处处精巧,成形需要历经16 个工段,共145 道工序。青山、同骨、棕风、皂锅、雕刻、削扇坯、糊扇、捆扎、抛光,这些饱含艺术性与想象力的词汇,是每一把荣昌折扇绕不过的制作工艺流程,只有使用这些绵延千年、口传心授的精湛技艺,方可成就一把精致典雅、小巧玲珑、美观实用的怀袖雅物。
制作扇骨是一把扇子成型的重头戏,工具台上散落着短柄、长刀等十几种不同样式的刀,可看出扇骨工序的复杂繁琐。各种工具满目却独独不见草图,李开军微笑说,“做扇的每一步,都在脑子里,靠手,更得用心。”只见他用小刀分割扇骨后,在桌面依次排开,仔细挑选每一片扇骨,“这要的是眼力,纤维走向、颜色、厚薄都要一致,要不即使扇面再好看也称不上精品。”接着,李开军跨上长条凳,固定住挑好的扇骨,接下来,就是最难、最重要的工序削扇骨。“一把好扇骨,要两头宽、中间窄。”50 厘米的长刀在他手中“咔嚓咔嚓”几刀下去,扇骨就有了弧度。尚未来得及细看,只见他又换成了短柄刀,挨个打磨,“花样都在扇骨上,水波浪、鱼尾、花瓶,不管什么形状,扇片腰节必须一致。”李开军说,荣昌折扇最考验就是刀工,一刀偏差便前功尽弃。
透过阳光,扇骨如玉,片片不差分毫。若要人拿着舒服,需要扇柄光滑,弧度适宜,分量相当,而这全指着李开军的指尖技艺“削纸口”。折扇扇骨包括最外侧的两根边骨和中间支撑扇面的扇芯骨,“削纸口”就是为让扇面平整,轻盈灵巧,将扇芯骨上半部削薄的工序。这道工序很考究力道、耐力和经验,力道小了扇骨偏厚,力道大了扇骨偏薄,力度不均又会使扇骨厚薄不均。李开军聚精会神精雕细琢每一根扇骨,左手压住闸刀,右手和上半身将扇骨芯随后一拉,刀锋滑过,细碎的竹屑从掌中簌簌飘落,原有二三毫米厚度的扇骨芯,只剩纸张般轻薄。李开军拈起轻摇,扇骨便随之摆动,足够光滑,硬度合适!他放下手中的工具,露出满意的笑。
美在扇骨雅在扇皮。裱糊工作台上,摆满扇面、扇骨架及各种工具,最奇特的是一个如指甲盖大小的“马脚”。李开军说,“马脚”的作用是固定扇骨间的距离,叫“码脚”更合适,只不过前人顺口就这么一直叫下来了,一把折扇开合自如,扇骨间距不差分毫,靠的就是这个小玩意儿。他固定好扇骨架,用“马脚”逐一分离间距,然后敷上扇面,再按照扇骨宽度,并用蜡刀一一折起。等到漆、刁、嵌、刻、烫花、小磨、铁金、银粉写画等技艺完成,一把折扇才算完工。一把荣昌折扇贯穿古今时光,承接着文化脉络,传递着生活气息,扇面如同水波,柔软而有律动,静坐室内,轻摇折扇,清风阵阵,沁人心脾。
李开军是荣昌折扇传承人中年轻一代的代表。他伸出的手掌上满是老茧,指间是累累的划痕。“做折扇嘛,皮都磨厚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每天不摸摸扇子,就好像缺了魂,谁让我想干这个行当。”说起数代人打造的荣昌折扇品牌,李开军感恩中充满感慨,荣昌折扇传承至今已有460 多年,因做工考究,轻盈便利,在明万历年间就成为朝廷贡品,因而名声大振。光绪年间《荣昌县志》这样记载“闻折扇始于永乐中……邑中职此者不下千家万户。每年春间各郡县客商云集于斯,贩往它处发卖。”李开军听祖辈讲过,清光绪年间,荣昌城中有专业扇铺200 多家,生产半成品的摊子百余户,每年生产各种折扇数百万把,发往云、贵、陕等西南省区。上世纪五十年代,国营荣昌折扇厂成立,繁盛之时,订单如雪花般从海内外纷飞而至,厂内职工达300 余名,直至八十年代,荣昌折扇还长期保持在200 万把左右的年产量,并且远销海内外。
李开军的父母都是折扇厂职工,父亲更是少有的精通全工段的大师傅。“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我就在折扇厂里玩,做折扇的工具就是我的玩具。”李开军讲说自己在折扇厂里度过的快乐童年,笑得眼都弯了,时光弹指间,出生于1976 年的他,如今也是四十多的人了。当年折扇厂的老匠人们都身怀绝技,李开军羡慕的不行,有的专攻丹青,寥寥几笔便是江山万里,有的擅长制扇骨,将扇芯骨削得透光,却仍坚韧不折。他们挖潜革新,开发了数怀袖雅物 荣昌折扇十种新品荣昌折扇;改良工具,大大提升制扇效率。后来,这些顶尖的师傅都成为李开军的老师,小时候的“玩具”也成为他谋生的工具。
李开军似乎天生就该吃这碗饭,制扇的上百道工序,旁人需要学好几年时间,他只学了几个月便已全部掌握。“其实,制扇是个辛苦活儿,每项技艺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李开军说他当年刚开始学削扇骨、做扇头时,不会用劲光使蛮力,力大却不出活,几小时下來肩和手疼得直打颤,晚上吃饭手抖到筷子也拿不稳,但他就是不服气,越难受越想练好,反复的练习中终于体会到了个中的奥妙,劲儿要巧使力要酌用,出活又不费力,“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珍惜这份技艺,才会耐住性子学习,看似一把简单的扇子,却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昌折扇因制作工艺精美,曾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然而上个世纪末,随着电风扇、空调进入家庭,以及折扇本身耐用性低、品种单一等原因,销量陡然下滑,荣昌折扇厂也随之解散。“传了400 多年的手艺,不能毁在我们手中。”李开军父子俩不信“折扇必将消失”这个邪,他们租下彼时荣昌最繁华街道的店铺,还在店铺楼上购置了工作室,然而市场形势难以扭转,李开军父子只能艰难维持。
虽然遇到种种困难,痴迷做扇的李开军从未想过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扇艺逐渐由李开军挑起了大梁,困境中他不退缩反而用更多的心思去研磨技艺,突破难点,他自行求师,学会了荣昌折扇中最具盛名的全棕黑纸折扇。棕竹比普通竹子坚韧许多,将扇骨做好后,还需把扇子放在火上反复炙烤三、四次,才能让边骨有一定曲度,合拢时将扇面、扇芯骨控住。但这样扇骨难免被熏黄,后期还会散发出焦油,只有本色重的棕竹、黑纸,能掩盖住这种变化。这种折扇由拇指粗细、实心、色泽棕黑的棕竹制成,制作难度大、工艺复杂,足需200 多道工序。拿下这个难点后,他又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白面边棕扇”,只有最外面的边骨使用棕竹,扇面是白色,扇骨芯是浅黄色,且无一丝熏染痕迹,这一创新令许多行家都拍手称奇。
“功用性折扇逐渐被市场淘汰,而富有文化内涵的工艺品折扇需求却越来越多,荣昌折扇必须朝中高端方向发展。”面对时代的发展,李开军思考更多的是,荣昌折扇如何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提升品位。他自掏腰包多次前往苏杭,学习各家制扇所长,并结合20 多年的制扇经验大胆改进和创新,精益求精优化扇骨雕刻、烫花、扇面打磨、绘画等工艺,通过改变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提升价值。通过不懈努力,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作风格,设计出的各式高档工艺折扇作品,既保持了荣昌折扇的传统风格,又融入了苏杭折扇的工艺特点。在他的心中,一定要让荣昌折扇焕发新生,成为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应的并举,不仅“活”起来,而且要“火”起来。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方寸之间显匠心,小小折扇觅涅槃。如今,李开军经营的阳光扇艺店里陈列着夏布折扇、“迷你”折扇、孔雀羽毛折扇、全棕折扇等,无不体现着李开军这些年在扇骨雕刻、扇骨烫花、扇骨造型、穿叶扇面及扇面绘画上的工艺创新。坚守传统制作技艺,创新融合时代因素,研发了镶嵌棕片闷钉花排折扇等荣昌折扇新品种,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收获满满。2008年,李开军专门拜师学习,尝试用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昌夏布做扇面,并在其上作画,两项非遗的珠联璧合使得地方特色凸显;2012 年制作的“8 寸金骨丝绸折扇”、2013 年制作的“全棕丝绸书法折扇”,创新荣昌折扇传统技艺,在第五届、第六届中国(重庆)工艺品、礼品及居家饰品博览会上均摘得银奖;2015 年,他又在扇骨上做文章,用牛骨镶嵌、雕刻、烤花、下部镶嵌、光边、竹节6种工艺制成一套折扇工艺品,获得了第四届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委员会及重庆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一致认可,不断突破的李开军获得了重庆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有多件作品被中國刀剑、伞、扇博物馆收藏。2018 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李开军制作的荣昌折扇成为“有面有品有档次”的重庆礼物,送给前来参会的国内外嘉宾。
近年,荣昌折扇被列入荣昌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各界对荣昌折扇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而现实情况是精通荣昌折扇全部工艺的人,屈指可数,因而传播折扇文化,培养传承人成为了李开军的重头工作。自掌握了荣昌折扇技艺以来,他常年开课授徒。带徒中,强调基础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对传统技艺的学习和运用,现已带出多名徒弟,均能够独立掌握操作一个或者多个制扇工序。“荣昌折扇的市场认可度还不够,对新入行的人来说,生存下来都是难事。”李开军认为,要吸引制扇爱好者,必须让其看到制扇的前景,对制扇技艺拥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一方面借助各种文化、旅游展览会或非遗体验活动等推介荣昌折扇,提升荣昌折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在传承技艺上下功夫,先后到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化职业艺术学院、峰高中心小学等院校带班、开展教学活动,专门教授学生荣昌折扇传统制扇技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潜心学习制扇,把这种古老的技艺传承发扬下去。”
荣昌折扇,仪态万方,尺幅之间,满目珠玑。一把扇子,复杂的是工艺,简单的是开合,包含着对美好的探索追求,对高超技艺的品鉴欣赏,对漫漫人生的把握总结,收拢是一叠染透墨香的风景,展开便是一支百年传递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