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悦”理念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2022-07-19毛君婕
毛君婕
“赏悦”一词意为称赏喜悦,表达了一种欣赏到美的事物而表现出满足、愉悦的精神状态。“赏悦”注重欣赏者个体对作品或者事物的内在感受与外在表现,我认为这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发展能力相适应。将“赏悦”的理念渗透到幼儿美术教学,创设激发幼儿“赏悦”的游戏、故事等情境,讓幼儿在“赏”中观察、感受、体验,在“悦”中创造、发展。
一、赏玩·悦目
1.赏玩于生活,耳濡目染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艺术来源于生活,为感知埋下伏笔。在小班主题活动《圆形变变变》中,幼儿对借形想象的创作形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活动开始的“带圆形宝宝去旅行”的游戏环节中,小朋友带着圆形卡纸来到教室里,发现圆变成了时钟;到操场上,发现圆变成了轮胎、足球;到餐厅里,圆又变成了煎蛋……这个过程为幼儿后期进行借形想象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的灵感,避免了他们出现凭空想象或无从下手的情况。
2.赏玩于自然,多感体验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师要遵循艺术教育非语言的特性,强化幼儿的直觉感受,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体验、领悟。在大班主题活动《我眼中的春天》中,我带领幼儿来到充满春日气息的公园里,让他们看一看迎春花的颜色,摸一摸柳树枝干凹凸不平的粗糙纹路,闻一闻樱花的香气,在充分的感受与体验中再进行写生活动。
3.在体验中赏玩,触中生趣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是直观的,他们在与审美对象的接触中产生丰富的直觉感受,从而有效支持幼儿的创作表现。在大班主题活动《苗族银饰》中,教师准备了多种多样的苗族银饰,让幼儿细致地观察精美的图案,并感受银饰的质感。在探索锡纸材料的过程中,幼儿把锡纸放在手中揉捏,感受其颜色和质地,并找到与银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个过程让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创作做铺垫。
二、赏鉴·悦情
1.有温度的赏鉴,有张力的创作
在中班平面泥工主题活动《美丽的花》中,我结合母亲节将内容延展为“妈妈的头发”,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想象的意境——春风吹过妈妈的头发,生出了美丽的花。最终孩子们在我的启发下,带着对妈妈的爱,创作出十分富有张力的画面。
2.开放性的设问,有创意的创作
在大班主题活动《未来的车》中,当孩子们对一辆能飞的汽车赞不绝口的时候,我马上追问:“大家想一想这辆汽车为什么会飞起来?是利用什么能源来发电的呢?”他们马上打开了思路,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风能、机械、电力、核能等。随后,我建议大家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在作品上。
3.巧妙的示范画,有底气的创作
在大班主题活动《画爸爸》中,幼儿初次接触夸张的漫画形式,如果直接让幼儿以这种形式创作,他们则会信心不足。于是,我让幼儿说出爸爸的外貌特征,然后我迅速地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出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到这种夸张的手法。在我的示范和启发后,一开始稍显局促的孩子们,顿时充满了信心。
4.创新的“流水线”,自主性的创作
在油水分离画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我将教室布置成工厂流水线工作的场景,把室内分为了拍照区、彩扩区、晾晒区。幼儿在拍照区画动物形象,在彩扩区用大刷子刷水彩进行油水分离,在晾晒区晾干作品。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忙而不乱,井然有序,都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三、赏析·悦心
1.观赏评析,提高幼儿审美
每个孩子都有其发展的独特性,教师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并鼓励幼儿间相互评价。在中班主题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中,我鼓励孩子们用多种颜色对大象进行装饰。我发现一幅黑白格子的作品在绚烂多彩的作品中尤为突兀。我问孩子:“你的大象好特别呀!为什么只用黑色和白色呢?”他说:“我画的大象是警察。”原来,孩子运用黑和白来表现警察执法的黑白分明。我马上给予他积极的肯定:“你的想法真棒!生动地表现了这只大象的特点。”
2.巧用作品,延续创作热情
幼儿美术作品的巧妙利用,能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热情。在小班主题活动《毛毛虫》中,我鼓励小班幼儿在不规则形状的纸上平涂颜色。涂色完成后,我将一条条毛毛虫拼成几只漂亮的大蝴蝶,作品的组合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引起孩子们进一步创作蝴蝶的兴趣。
综上所述,将“赏悦”理念应用于美术活动中,能够挖掘孩子的无限潜能,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创作中得到自我肯定的成就感。教师要对美的事物有敏锐的捕捉力、判断力,相信幼儿的艺术潜能,尊重幼儿自发的创作,以幼儿内在体验为核心、情感为主线,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