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从“思想性解读”向“审美性解读”的转型

2022-07-18郑向华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6期

郑向华

摘 要 在语文教学活动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场面热闹的背后,“语文教学迷失本位”的问题日渐严重。追根溯源,作为教学筹备阶段的文本解读出现偏差:误读、偏读,不可避免地起了“帮凶”的作用,直接助长了“非语文化”,甚至“去语文化”流弊的肆虐、蔓延。本文旨在通过独立文本的解读和教学策略的研讨,阐述如何变“思想性解读”为“文学审美性解读”,以期实现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本位,追寻学科特色的诉求。

关键词 教学核心价值 语言表现形式 据言识意 据意品言

当前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正式使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前段的文本解读环节则始终被人们高度关注。如何在文本解读中凸显学科本位,营造出浓郁的“语文味”?显然,牢牢据守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是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中必须遵循的“行业宪法”。然而,“知易行难”,我们遗憾地看到部分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已出现了些许乱象,持续弥漫在一线课堂中。“一些老师文本解读的兴趣,常常聚焦于主题、思想、意义之类的价值判断,或者把语文文本当作思想教育的素材”,一些本质上裹挟着“泛语文化”甚至“去语文化”的杂音被包装得令人眩目,以“生命”“哲学”“智慧”等时髦标签粉墨登场,一霎时竟“乱花渐欲迷人眼”。

《伟大的悲剧》是统编版八年级的课文。对此文的解读,安杨华老师认为以往一些教师的教学解读均是“停留在文本表层意义的分析上”,因而是“肤浅的”,应将“引导学生在探寻悲剧成因的基础上,挖掘文本所蕴含的生存智慧”作为此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而李得安老师却并不认同,他认为“(此举)将步入‘泛语文课’”的泥潭之中。同时,宫琳琳老师也说“把发展学生心智看作课堂教学目的的教学观,至今不多见”。

笔者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场争鸣既可以归结为文本解讀观上的分歧,更关联到当前语文教学亟需解决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三位老师意见相左背后所蕴藏的深层原因,正反映出彼此阅读教学理念的不同,归结起来恰恰就是前文提到的“思想性解读”与“审美性解读”两种解读观的分歧所在。

安老师独辟蹊径,抓住一个词语“鲁莽”来深入探讨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悲剧之成因,单单就文本内涵解读来看,似乎是“读出了新意”。但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是教师个人文本解读成果的展示会,而应该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个人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努力去探求作品独特的语言表达,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内在“纹理”,理解作者借助文字倾注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和哲理性思维,最终在较高的水平面上实现阅读者(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乃至精神上的交流、融合,达到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本文最基本内容聚焦为“汲取生存智慧”,是有可能把文本教读“异化”成属于社会学、行为学范畴的综合性专题探究课。“总结悲剧发生的原因何在”“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等等思想性问题的设计,不利于挖掘语言表达审美体验的语文教学本位。面对文本中呈现的丰厚语言财富,教师如果一味执迷于“挖掘文本所蕴含的生存智慧”而对“语言外在形式”的研磨无动于衷,实质就是轻慢文字之美、无视语言之魅,属于典型的驱逐文本,必将把语文教学引向南辕北辙式“非语文教学的烂泥塘”,消解富含文学审美意蕴的“语文味”。

一般来说,文本解读的切入角度与倾向性对设计、组织最终的课堂教学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文本解读到底是纯“文学理论上的学术性文本解读”还是“基于阅读教学情境中的解读”,是偏于主题思想性解读还是侧重于文本表达艺术的审美性解读,这里的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就《伟大的悲剧》一文解读策略来看,我们该如何通过审美性解读来把握这篇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呢?又如何在教师个人解读与学生实际认知、阅读初感上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呢?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观点:一是依据文本体式,二是根据学情。由此我们应该先从文章体式入手:文本是典型的人物传记 ,是“为失败者立传,旨在挖掘人性的光辉”,“宣扬他们的崇高道德精神”。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这个特定场域来讲,执教者应该秉承课标精神、课程理念,通过对“文本表达的智慧与技巧”解读来确立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凭借和教学路径,引导学生琢磨茨威格如何通过文字的营造来“挖掘人性的光辉”,主人公“崇高道德精神”又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传递出来的。

就文本语言表达艺术而言,茨威格鲜明的传记创作风格在《伟大的悲剧》中展露无遗。他“善用细腻的心理描写、行为描写、环境描写再现场景,刻画人物;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场悲剧,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茨威格运用出色的文艺笔调来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情感浪潮,频频敲击人们心扉,“于无声处听惊雷”。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在解读时应牢牢抓住这些特质,“沿波讨源”“寻觅津梁”。特别在揭示主旨前,切勿“主题先行”,把既成教参及赏析材料的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应该辅以必要背景材料介绍,比如18、19世纪欧洲国家积极对外殖民扩张造就欧洲人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等国民性格,是斯科特和阿蒙森角逐的情理基础。策略上以读促悟,防止架空分析;赏析语言时应高度关注浸润于文字中丰沛的情感,“洋溢着强烈的人情味、人道主义情怀、世界公民信念”,既然创作者“披文以入情”,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感知文字时首先应该把“品咂字句,把握作品中鲜明而炽烈的情感”作为理解文本的切入角度。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教学重点:1.仔细阅读文本,体会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运用对比等塑造人物的手法和简明扼要、凝练厚重的语言特色。2.品读关键句,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富含感情色彩的语句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活现于笔端的。具体在教学手法上,可以采取“品佳句、赏炼字,鉴情味,悟主旨”的操作思路。

建议选取以下诸语句作为斟酌品悟的典型语言素材: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用拟人手法,匠心独运地刻画出斯科特一行面对获胜者阿蒙森留下的标记,即挪威国旗时万分痛心、宛如刀割的真实情态,表现出失败者的真实感受。2.“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茨威格再次用充满同情、无奈而又敬佩的笔触寄予了自己对失败“英雄”们的赞赏!语调悲凉而不失激昂!教师可引导学生留意这里的对比和反衬手法,反复读,读中悟,用澎湃的情感波涛冲击学生心门。文学首先是人学,本文并不是理性分析失败原因的科学论文,文学魅力贵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如无视这点,必将把涵咏文本语言丰富内涵这一环节变得机械。3.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茨威格从奥茨同伴的视角勾勒出奥茨慷慨赴死的悲怆而大义凛然的姿态!作者在字里行间显现了自己独特的英雄史实观,即“失败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和纪念”。引导学生深情投入地朗读,从而激发情感上的活力与张力,体会斯科特探险队所特有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意志便是水到渠成的。4.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可以说茨威格谱写的这首伟大的悲情乐章至此已渐近高潮!我们从他改变对妻子的称谓这个细节描写中感受到其内心的无法抑制的悲痛,读来触动心弦,催人泪下!

教学时建议暂抛开其远赴世界各地参加殖民远征的政治、道德考量,重点引导学生揣摩茨威格凭借刻画人物神情达到熔铸内在品质的笔法,体会主人公性格中的“坚毅、顽强、集体意识”因素是铸就其“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的源泉;而对家人、朋友、同伴、祖国无私的爱更完善了斯科特赤子之心的丰满形象,这种写法避免了那种单一、呆板的无情冷血式“扁平人物”塑造套路。全文对斯科特形象的刻划堪称是茨威格精湛文学技巧的完美体现,更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塑造人物技巧的绝佳教材和范本!

[作者通联:福州市连江县琯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