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引导策略研究
2022-07-18吴泳成蔡冬丹
吴泳成,蔡冬丹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人才兴才能够乡村兴,乡村人才振兴尤为重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是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问题的有效途径。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7 次提到高校毕业生,指出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各地要通过多种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去农村就业,为乡村振兴输送生产经营、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人才[1]。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值得认真思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意义
(一)缓解就业压力
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在逐年攀升,2022年预计达到1 076 万人,首次超过千万,同比增加167万人,又一次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更严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新机遇,农村发展转型升级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进一步拓阔他们的就业空间。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
(二)助力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可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的问题。他们可将高校里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相结合,运用到乡村发展工作中,不仅能提升乡村经济现代化发展速度,还能优化乡村产业经济格局发展方式,形成乡村特色产业信息化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化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加快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促进学生成才
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大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党与国家的事业之中,在乡村振兴中奉献属于自己的力量,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在农村基层就业能让毕业生深入认识和了解国情,锻炼与农村基层群众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是宝贵的,经过基层历练,可磨砺意志、丰富知识和提高技能,使大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这些经历让他们以后无论走到什么样的岗位,都将是一笔宝贵财富。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带来新机遇
乡村振兴包含了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等方面的振兴。它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全面和专业的人才队伍。此外,随着农村的升级转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对人才提出了新需求,为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带来新机遇。
(一)农业生产方式与功能的变化,需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近年来,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逐渐转向规模化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让农业生产功能随之发生改变,与市场联系愈发密切。特别是伴随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让农产品生产者同时又是市场直接参与者和经营者。目前消费者选择农业产品对标准、质量与品牌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家庭农场的经营、农民合作社的运营、农业生产的品牌化和规模化都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与经营人才。农业的生产方式转变与功能的拓展,需要专业人才队伍,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等[2]。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休闲观光与旅游等多个领域需要乡村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如乡村工匠和非遗传承人等,要具有乡村文化表演、创作、研究以及传承的素质和能力。
(二)农村社会治理内容的拓展,需要更多治理人才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强党的领导,深化自治,强化法治,实化德治的要求拓展了乡村的社会治理内容。特别是在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逐步走向专业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后,原本的农业劳动者不少变成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乡镇企业管理者等,他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以及村民事务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要求加快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需要更多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的治理人才。如此同时,国家对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视,部分乡村社区化已向城市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看齐,如集中供水系统和垃圾与污水处理系统,这些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更多的人才。
(三)农村公共服务的升级,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是广大农民群众最期盼的现实需求。各地在加快构建以教育、卫生、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物流以及法律服务等为重点乡村公共服务网络,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极为迫切[3]。特别是针对农村发展薄弱环节如义务教育能力的提升,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与一体化管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与优化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增强,都给广大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带来新机遇。
三、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基层项目,包括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已经累计招募派遣37 万余名大学生到基层服务。2021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招募保持在2 万人规模,地方项目保持在2.1 万人规模。三支一扶计划是2006年开始实施,累计招募了43.1 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为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决定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选派3.2 万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用五年时间,预计为基层输送和培养16 万名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截止到2020年,特岗教师计划累计招聘95 万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1 000 多个县、3 万多所农村学校。2021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84 330 名。二是参与定向培养计划,各省制定了“定向师范生”、“定向医学生”和“农技特岗生”等项目让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到农村做新型职业农民获自主创业,利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就业创业项目,利用电商平台与直播平台销售农产品。
北京大学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显示,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比例20%左右。其中县城就业的群体占比为14.8%,乡镇就业比例为3.28%,农村就业比例为2.1%[4]。已经有部分省份的教育厅发布了2020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参加国家基层项目和地方基层项目的学生占比不高,如表1 所示。总的来说,政府体制内提供的岗位数量比较少,农村非农业经济的就业岗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1 陕西等四个省份2020 届高校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占比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策略
(一)拓渠道扩岗位,让高校毕业生“有岗选”
1.加强购买乡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乡村基层人才供需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管理,创新乡村公共基础服务,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设置乡村基层公共管理和新型农村服务的岗位,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尤其是通过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工作、公共教育、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以及农业技术等领域购买服务的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毕业生。乡镇可以为乡村企业或者单位定期梳理急缺岗位的信息,依托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或者其他人才服务机构的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使岗位招聘信息传播得更加及时广泛。政府购买服务岗位时可事先明确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待遇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表现优秀者可入选成长计划培养,使相关岗位更具吸引力。
2.通过基层项目加大乡村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力度
国家和地方的基层项目一直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这部分体制内的岗位对毕业生整体而言占比不高。根据2021年已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省份,国家和地方的基层就业项目岗位占比均在毕业生总数的2%以下,大部分在1%以下。这个比例低主要还是体制内能提供的岗位少所致。为此,可在当地财力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加大编制政策、编制计划向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倾斜的力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根据其目标定位与任务要求,加大开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水利和社会保障等服务岗位的力度。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出现职位空缺时,优先招录高校毕业生,或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职位专为高校毕业生而设立。各地政府要引导本地生源返乡就业,他们在当地开展工作会有一定优势。在乡镇基层公职人员招考时,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限定本地户籍人员报考。
3.为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可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置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工场等大学生创业平台,让这些低成本与专业化的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场所和服务。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政策、金融投资、信贷、风险投资以及社会公益等各类资金的作用,开辟金融“绿色通道”,提供高校毕业生创业个性化金融服务,提高贷款放款效率,降低贷款手续费与利息等费用,简化申请手续流程,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高性价比的资金支持[5]。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专长,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特点,在村里创办企业,从事个体经营或网络创业,并按规定提供就业创业政策支持。通过资金入股和技术参股的方式支持大学生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加大补贴力度,鼓励大学生建立家庭式生态综合农场。此外,地方政府应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各方面的应用。
(二)加强教育引导,让高校毕业生“乐于去”
1.高校宣传教育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和多形式
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是在高校,许多高校的就业政策宣传主要放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像国家和地方的基层就业项目,返校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在大学前几个学期宣传的力度远远不够。最后一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实习,对基层就业的政策和状况难以做到深入了解。应把基层就业的宣传教育工作全程化,即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前。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更深入地了解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让其对就业选择有充分的思考。
高校中基层就业政策教育宣传有效覆盖面不够,导致不少学生对相关政策不了解。需要把宣传教育做到有效全覆盖,可以通过部分必修课程,特别是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要对每位同学要进行深入讲解,也可通过第二课堂相关活动做宣传。单一的宣讲,简单的拉横幅写标语,效果难以理想,需要形式多样,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很重要,可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平台媒介,展示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优秀事迹,也可以邀请基层就业优秀毕业生返校宣讲。在宣传的内容上要突出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让大家感觉到基层就业大有可为。还要突出国家相关配套政策,让大家清楚国家的支持力度和就业引导倾向。要强调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社会需求相契合,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2.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思政融入,注重就业价值观引领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具有很强意识形态属性。高校要把“培养输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西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有值借鉴的地方,从个体生涯发展需要出发,聚焦个体自我探索与人职匹配,重视个人工作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但其基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总是强调自由先于责任、权利先于义务、利益高于奉献以及个体高于群体,这些与我国倡导的价值观不符。我国的高校生涯教育发展方向要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教育意义。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可考虑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就业指导类课程,要用好乡村振兴这个“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树立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将个人职业发展理想结合专业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实现“小我融入大我”,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就业价值引领,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回家乡作贡献”。
(三)健全教育培训体系,让高校毕业生“能干好”
1.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涉农高校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设置相关专业和学科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新农村建设现状和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科技等现代科学技术升级当前的涉农专业,让涉农的学科与信息科学和社会科学深入融合。加强耕读教育,将其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还要促进综合院校深入探索目前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加大开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旅游+”等模式的涉农新学科,拓展传统农业学科专业的边界,使得高校专业培养与乡村振兴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得到提高[6]。将乡村发展问题引入课堂,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衔接。尤其是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农村,体验农村生活,提高基层工作能力,积累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
2.校地共建乡村大学生实践基地
大学生一般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假期的社会实践是接触基层与了解乡村情况,增强服务基层能力的有效途径。从现有情况看,各高校每年都会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三下乡”活动规模最大,但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高校覆盖面不够广,只有部分同学参与。另一方面是深度不够,不少下乡的实践团队只是“走马观花”停留在表面,能够深入和持续开展乡村社会实践的不多。校地共建乡村大学生实践基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建设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努力为学生搭建好学习锻炼的平台,可结合高校定点帮扶乡村,设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将充分发挥青年创新创业带动乡村振兴的优势,围绕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以及教育兴农等多方面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3.加强对农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培训与帮扶力度
对通过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可在入职前对其进行系列培训,要让其提前熟悉岗位工作职责,针对岗位提高相应技能。入职后可推行导师结对帮扶制度,鼓励单位负责人或业务带头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扶,可使高校毕业生尽快熟悉基层工作情况和提高业务能力。还需定期邀请专家来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就业学生综合素质,让他们能把农村基层工作干好。对到农村从事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产品经营和创业等高校毕业生,可设立创业就业帮扶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相关政策的指导,并按照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