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访谈

2022-07-18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2年7期
关键词:欧文财政部门力度

■本刊记者

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但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我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近期,国务院印发 《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并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如何让国家出台的这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

欧文汉指出,此次国务院出台的6 方面33 项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有24 项直接涉及财政职能,涵盖税收、专项债券、政府采购、支出政策、民生社保等。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迅速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稳定经济大盘出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更多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 亿元,今年出台的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 万亿元,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中央财政将督促尽快下达各项转移支付,同时要求各地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切实把支出进度提上来。加紧推进已纳入年度计划的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尽早发挥资金和政策效益。

三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确保今年新增专项债券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将新基建、新能源项目纳入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更好发挥稳增长、稳投资的积极作用。

四是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统筹运用政府性融资担保、政府采购、社保费缓缴、援企稳岗等政策,为中小企业注血纾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

五是积极扩大投资和消费。配合相关部门加快下达基建投资、水利发展等预算,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阶段性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释放内需潜力。

六是支持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在前期已发放200 亿元农资补贴基础上,已再次下达100 亿元农资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支持建立健全煤炭产量激励约束政策机制,推动煤炭等能源资源增产增储。

七是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推动降低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畅通经济循环。

八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支持政策,加大对新增落户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奖励力度。完善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将增加留抵退税1400 多亿元。在谈到这项政策具体如何实施时,欧文汉指出,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将加强与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推进留抵退税工作,尽早尽快释放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加快退税进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

二是加强库款资金保障。目前,中央财政安排的1.2 万亿元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已全部下达完毕。对于留抵退税资金,中央财政单独调拨和预拨,省级财政部门单独测算、逐月预拨、滚动清算,既要确保退税资金及时退付,也要确保基层“三保”支出足额保障。

三是加强退税风险防范,依法严惩偷税、骗税等行为。欧文汉指出,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困难。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不断完善财政宏观调控,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等,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面临一定困难,为中小微企业纾困是当务之急。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部署安排,研究出台了具体落实举措,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帮助市场主体渡难关。

一是大规模减税退税降成本。2022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年退税减税约2.5 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 万亿元,彻底解决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等6 个行业留抵退税问题。近日,国务院决定将批发和零售业等7 个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又新增退税1420 亿元,这些行业中的中型企业可以获得现金流支持。

二是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渡难关。一方面,延长缓缴期限,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零售等5 个特困行业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延长到今年年底。另一方面,扩大实施范围,将上述5 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费政策,扩围至受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渡过暂时的难关。

三是加大稳岗支持保就业。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加大扩岗补助等支持,全力支持企业稳岗发展。

四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添动力。积极为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提供便利,调整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预留份额等,为中小企业添订单、增动力、稳预期。

五是落实好融资奖补政策强扶持。指导督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严格落实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不低于1 万亿元的要求。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至2023年。下达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30 亿元,支持扩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担保费率,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财政部还配合工信部开展了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努力给他们解压纾困。

欧文汉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再加上实施新的减税退税缓税政策,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大。为做好基本民生财力保障,财政部门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扎实稳住经济的同时,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及时落地。

一是加快转移支付下达速度,及时为地方补给财力。在全国人大批准预算后,财政部立即启动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工作,全面加快资金分配,确保地方有充足的财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截至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率已超过90%,除据实结算、政策尚未确定等资金外,其他具备条件的转移支付已全部下达到位。其中,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转移支付1.2 万亿元已全部下达地方,困难群众救助等民生补助资金已基本下达到位,为地方保障基本民生提供充足财力。

二是充分运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保障民生补助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具有“快、准、严”的特点,是确保民生资金精准使用的重要手段。2022年,中央财政进一步扩大中央直达资金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惠企利民资金全部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规模约4 万亿元。在此基础上,强化直达资金监控管理,严格执行台账制度,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实现资金下达和监控同步“一竿子插到底”,防止资金挤占挪用,确保资金精准用于基本民生。

三是层层压实地方责任,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中央财政在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要求地方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省级财政部门切实担负起民生保障的主体责任,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财力薄弱市县倾斜; 市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对所辖县区民生保障工作给予帮扶; 县级财政要把基本民生作为预算安排重点,优先安排经费预算,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欧文汉强调,下一步,国家财政部将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地方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指导地方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欧文财政部门力度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控球大师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大器早成
变脸 凯里·欧文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