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宣汉县为例
2022-07-18关惠尹王音璠
关惠尹 王音璠
(1.四川大学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2.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 610200)
一、宣汉县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先辈、培训学习、放松身心、参观游览的一项旅游活动。当前,部分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助推革命老区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拓展则是亟待探究和解决的时代命题。开发利用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建设,需要良性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支撑。
宣汉县是四川省达州市的地级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待遇县。近年来,宣汉县大力推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被评为“2016年度四川省旅游十强县”“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当地旅游业发展形势较好。此外,其作为川东马列主义传播地、川东武装革命斗争策源地、川陕苏区奠基地、反敌六路围攻主战场以及红三十三军诞生地,拥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资源。根据宣汉县文旅局公开资料显示,全县被列为县、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红军遗存18处、红军石刻千余处、红军标语3千余幅,同时保存了大量名人遗物,现阶段其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大体可分为物质形态及非物质形态两类。其中王维舟纪念馆、红三十三军纪念馆、宏文校工字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红三十三军军部政治部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等级高,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汉目前保留的非物质红色资源包括红色人物、红色革命精神和大量的红色诗歌,以王维舟、徐向前将军为代表的200多位红军将领的战斗事迹和川东游击军建立过程中体现了军民团结和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革命时期,红军将士和人民还共同创作了大量的红色歌谣。
表1 宣汉县红色文化资源分类
宣汉县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时,立足革命老区身份,着眼于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开发,有效发挥资源优势。当地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是独具特色的红色革命老区、巴人文化传承地,也是四川省内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且品质高,地处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经济圈”的腹心,区位优势明显,红色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大。现阶段当地已开发出部分相对成熟的红色旅游项目,如王维舟纪念馆、红三十三军纪念馆、巴山红军公园等,配套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之间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当地推出的红色旅游环线,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同时,宣汉县借助巴山大峡谷等景区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融自然风光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文旅扶贫新路子。2020年,宣汉县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56.01万人次和108.79亿元,带动全县GDP突破400亿元,为传承红色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宣汉县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业发展,加强实施人才战略,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伴随国内红色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其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宣汉县红色旅游起步较早,红色旅游发展形势较好,这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密不可分。然而,目前宣汉县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和制约了红色旅游业发展。
现阶段,宣汉县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宣汉着力开展校地合作,开展旅游教育,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有旅游管理及相关服务专业,涉及旅游行业的多个基础领域,形成“一个核心,多点围绕”的课程安排,并与四川旅游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本科、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不仅为宣汉县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也有效推进了当地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建设。
当地资格考试和认证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地方政府有效推动相关从业者参与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试等,促进旅游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此外,宣汉县在红色旅游从业者的精神建设上取得较好成效,多数相关从业者表示其在工作过程中成就感、获得感较高。如讲解员一类直接面向游客提供服务的从业者,将为游客讲解当地革命历史、传达红色精神视为极具价值意义的工作。景区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参与红色旅游工作推动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宣汉红色旅游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群众期望能通过有效的红色旅游开发带来经济与社会收益,并积极参与各项红色旅游活动或投身红色资源开发建设,是红色旅游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居民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熏陶,思想素质整体较高,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红色旅游的精神内涵,还利于宣汉红色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
同时,宣汉县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仍需进一步加强,其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意识相对淡薄,在红色旅游的建设上过度看重资源开发、投入,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同时,其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上主要依靠政府培养,并未实时结合红色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相对单一且针对性不够,导致其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一定程度上缺乏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现有红色旅游运营及管理人员能维持基本的统筹管理及对外宣传,但效果不够理想,其并未有效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利用好相关新媒体平台为地方旅游业引流,起到较好宣传作用。同时,其对红色旅游的具体规划和落实、对配套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仍需进一步跟进。当地红色旅游导游、讲解员相关人才队伍不健全,在红色景点的内涵与外延的介绍上深度及吸引力不够。此外,受制于当地发展状况,宣汉县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总体偏低,软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建设不完善,地方对外人才吸引力不高,且对当地红色旅游行业从业者培训工作开展不足,导致当地虽拥有一定人力资源储备,其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仍存有缺口,尤其是缺少兼有红色旅游开发及专业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宣汉县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现存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意识较薄弱
随着传统旅游业的更新、营销方式的转变,宣汉县没有充分认识到红旅人才的发展是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础,是最具效益的投资,以至于其未能有效地开展对应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色资源的市场化转型与产业化融合,影响了当地红色旅游的整体发展及高质量运行。整体人力资源开发观念相对薄弱,在红色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上缺乏系统性规划。在红色旅游产业拨款的管理上,更多侧重投入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对人力投入多限于工资发放,相关的培训及开发不足。当地红色旅游相关从业人员主要为管理人员及讲解员,整体专业素质及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当地管理人员结构趋向老龄化,对新兴红色旅游产业开发专业知识掌握不完全,红色旅游管理经验不足,且缺少新型人才,现有人员的创新意识不强,部分红色景点发展模式单一、讲解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培训。整体从业人员结构待优化、专业化程度不够高,人岗匹配度较低,总体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二)高素质红色旅游人才紧缺
宣汉县缺少对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专业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开发,缺少经验丰富的专业旅游人员对整体红色资源进行统筹和开发布局,旅游资源管理和路线规划等。当前,宣汉的红色旅游业相关从业者的选用主要依靠政府行政部门招录,但相关岗位的专业型人才报考较少,导致宣汉县较难招录到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红色旅游产业开发,间接造成红色旅游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和个性化设计。受制于地域、环境、配套设施等因素,宣汉当地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对本地人才培养不足,对外地人才吸引力不强,所吸引人才在所属专业和综合能力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复合型旅游管理类人才缺乏,专业对口性较弱。
(三)人员培训体系针对性不强
随着红色旅游服务需求逐渐提升,实现红色旅游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宣汉县目前对红色旅游人才开发缺乏明确定位方向,且展开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培训缺乏针对性。具体表现为政府机构包揽包办,培训形式相对单一,缺少对红旅人力资源的针对性开发、培训,对红旅相关从业者的培训与传统旅游业从业者的培训同质化程度较高,对外展开的培训活动较少,尤其是面向影响力大、发展形势好的红色革命老区学习及经验交流少;对有关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够,与当地企业、相关高校展开就红旅人才的相关合作少,导致对人员专业性及综合素质的培训不足,继而影响了红色旅游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制约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创新高质发展。
(四)配套激励机制尚不够完善
宣汉县现有红色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开发整合、红色旅游发展水平较低,亟需人力资源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创新性、创造性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但目前当地面向红色旅游行业从业者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激励形式单一,多为月度工资发放,本地红旅行业从业者职务晋升空间较小,待遇福利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激励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当下的激励机制较难调动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难对宣汉县的红色资源整合、旅游产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宣汉县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更新红旅人才开发观念,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在产业融合大背景下,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导。宣汉县想要推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升产业化水平,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则需要率先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率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人才培养,进而有效助力红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宣汉县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各项人才政策,加大对红色旅游产业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在重要舆论、宣发部门等领导班子中,要重视培养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红旅人才。通过高素质的红旅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红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引进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促进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宣汉红色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要注重复合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相关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导游人员、营销人才,打造一支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前沿学科知识及现代传媒手段、适应文化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在具体实施上,既要政府部门的干预扶持,出台配套政策,引进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红旅人才,也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源,通过对接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及有关高校,加强合作培养,并引进一批红色旅游复合型专业人才,如红色旅游决策规划师、营销策划人才、专业讲解员等。此外,当地企业也应积极投身红色旅游宣传。多方共同协作,推动专业人才引进,提高红旅人才专业化水平,需特别注重旅游管理及新媒体运营等领域,营造良好的人才招聘环境,推动团队建设,助力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持续创新产出,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红旅人力资源开发,增设红旅人才专项培训
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团队,对促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宣汉当地在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应着力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尤其是面向红色旅游人才的专项培训,进而提高红色旅游业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宣汉县需完善红色旅游业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注重人才的长期发展,通过专业化培训,提高旅游行业相关从业者专业能力水平。
在具体的培训活动落实中,既需兼顾人员专业背景、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需培训其理论融于实践的能力,使得红旅人才能切实将前沿理论、专业背景、综合素质能力用于落实旅游管理,推动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
(四)科学采用多元激励措施,健全从业人员激励机制
不断健全人员激励机制,落实物质、精神、环境、评级激励等多种激励措施,能够有效激发旅游人才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宣汉县应立足于红色旅游长远发展角度,重视人才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不断健全人员激励机制,结合不同层次员工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从而达到最优化激励效果。此外,人力资源激励的落实,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认同层面着手,强化员工职业认同,从而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既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亦是红色文化的载体,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激励上加强红色精神文化建设,培养相关从业者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和团队精神,特别是注重正确价值观传递与职业认同感的加强,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宣汉县应着力为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社会宣传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红色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与自豪感,对从业者进行正向激励,有效防范人才外流,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