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服饰文化文创设计

2022-07-18汪璠龚忠玲

西部皮革 2022年12期
关键词:恩施土家族插画

汪璠,龚忠玲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1 研究背景

1.1 摆手舞来源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农事劳作、生活、祭祀、狩猎、娱乐与战争中创造、传承下来,并不断发展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土家族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摆手舞文化经历岁月的沉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价值的。摆手舞,在土家语中被称为“舍巴”“舍巴日”“舍巴巴”或“舍巴格痴”,意思是敬神跳。回顾土家族民族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代,在湘鄂渝边区长江流域的武陵山、大巴山周围开辟了土家族文明史,因而从居住的地域上来看,这一民族正是处于农耕文化与渔猎文化交融的地域,摆手舞体现了土家族人民乐观、勇敢、智慧、勤劳、团结的民族精神。关于土家摆手舞的起源说法颇多。

1.1.1 土司王娱乐说

相传几千年前的土司王喜好观赏唱歌跳舞,于是下面的民众百姓就把平时土家族人民劳作的动作经过艺术加工创造了摆手舞,以供土司王观赏作乐。《龙山县志》中记载:“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日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华,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钮,跳舞鸣歌,竟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蹁进退,故谓之摆手。”彭施铎在《竹枝词》中写道:“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这些可以看作摆手舞起源于“土王喜淫好舞说”的证据[1]。

1.1.2 战争说

又有传说称土家族祖先的居住地受到其他部落敌人的入侵和攻击,为了鼓舞士气,增加战士们的信心,瓦解敌军人心,土家族先祖创造了摆手舞。通过摆手舞战争说的流传,反映了土家族祖先保卫自己的家园的决心和土家族人民不畏强敌、乐观自信的无畏精神。

1.2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恩施土家族民众参加摆手舞活动的调查数据显示,摆手舞文化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的舞蹈表演中出现频率比较多,由于年轻人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外出务工人群增多,传承人流失严重,传统的民俗摆手舞文化在学校、家庭教育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少,在土家族聚居区域内情况尚且不明朗,区域外的传播与知名度更是不容乐观[2]。摆手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没有太大的突破,传播形式不够丰富,导致摆手舞文化在土家族聚居区域外几乎无人知晓。为了提升摆手舞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摆手舞,也为了带动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提升传承人的文化传承信心,使传承人的生活困境得到有效改变,做好摆手舞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工作刻不容缓。同时,摆手舞文化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能够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传播价值,所以做好摆手舞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十分有意义。

2 设计目的

设计摆手舞文化文创产品,一方面能够使摆手舞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将具有地域特色与审美价值的摆手舞文化发扬光大,彰显出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将贴近土家族人民生活的摆手舞文化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在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丰富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希望在对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借鉴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家族摆手舞文化进行提炼,设计出更好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化传播,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摆手舞文化的经济价值。

3 前期调研

3.1 相关设计现状

文创产品是以文化作为根源,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存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充满设计感。

近年来,随着世界对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扩大,世界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总额大幅提高,文化产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旅游文创产品类型主要有工艺礼品、办公用品、家居生活用品、土特产品等。

3.2 目标人群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跟过去比已经有显著提升,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演变成对美的享受,也就是精神需求。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更多是对文化共鸣、视觉美感等的追求,因此文创产品必须在满足使用者的功能性需求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一款文创产品更大的意义在于,在消费者使用到这款产品时,他们可以与这个产品的设计者产生精神共鸣,因该文创产品产生联想、思考,在使用这个产品的同时可以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考察发现,传统的旅游纪念品受众人群基本是有足够收入的中老年和中青年游客。通过设计转型,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的旅游文创产品更加多元化、娱乐化,并且产品类型丰富、内容新颖亲民,更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恩施摆手舞文创设计的目标人群定位是年轻消费者,所以就要做一组年轻化、亲民化的寓教于乐的应用型设计。

4 设计内容

4.1 前期草图

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创作之前,应首先对之后产品的具体形象进行一个预期,大致策划之后设计的主要形象将如何应用在具体产品上,以及预想应用效果如何。首先对该文创产品草图进行分析。选择穿着土家族民族服饰的男孩、女孩形象,经过夸张的艺术处理后,作为创作的主视觉元素,如图1①。提取土家族人民的经典劳作场景元素,比如农忙时插秧的场景,来设计插画的故事背景;再将摆手舞动作融入插画主人公动作细节的刻画中,设计并绘制土家族人民劳动时望太阳的形象,如图2。摆手舞的动作和表情是粗犷的、夸张的,具有视觉冲击大的优势,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来引起一部分年轻人对摆手舞文化的兴趣。

4.2 恩施土家族服饰文化提取

通过对土家成年男女的服饰造型进行提取,首先设计插画的主视觉形象,其次,服饰具有风格化的意象美,土家族服饰在装扮男女人物外部形象时,可以通过不同服饰的组合,达到人物外部形象的个性化。

土家族成年男子长包头巾,长度有7 尺到9 尺,在头巾的左侧面留下一截长帕头,包头帕要遮住头顶,后边拖两尺长的帕头。土家族男子还常常佩戴遮住头顶的头帕,有蓝青色居多,上面往往绣着一些装饰纹样,比如飞鸟、神兽、龙虎等。土家族男子衣着上装叫做琵琶襟,扣子有设铜扣或者布扣,衣袖口或衣服下襟饰以花卉植物纹样和刺绣的银勾,具有少数民族异域风情。青年男子多穿短衣马甲或短外套、短裤,一般是单数衣扣,极少数双数衣扣,衣扣为布扣,设5~7 对布扣。土家族女性一般会穿着传统的宽松长裙(又称“八幅罗裙”)跳摆手舞,这种裙子裙褶多且直,裙摆大而俏丽,舞动时显得舞者的身姿十分曼妙。女子跳舞时佩戴精致的凤冠,凤冠有吊坠一圈,流苏一般以金、银制成,头饰整体精美复杂,比男性的头饰更为考究,可以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土家族服饰色彩丰富,装饰用色十分大胆,色彩搭配相当鲜明,其中大红色、西兰卡普蓝色、黑色、银色、白色最多。

4.3 插画设计

将头缠丝巾、身着大扣马甲、裤管短大的恩施青年们的服饰造型通过扁平化的形式进行设计绘制,如图3 所示,人物为插画的主元素,边缘干净利落,尽量突出恩施土家族青年外形,将土家族青年的精气神传递给观看者。画中的青年们动作粗犷地摆动着四肢,左右跳动,极具原始意味。插画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将恩施土家族人民欢快热闹的摆手舞民俗活动与插秧劳作的场景相结合,还加上了一些动物元素,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色彩的选择上运用的具有荆楚文化底蕴的黑与红为服饰上的主色彩,西兰卡普蓝色、墨绿色和明黄色做各种层次的色彩配色变换,从明度较低的到明度较高的纯色,整体色彩为暖色调,烘托恩施土家族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温暖,暖色比较容易接受和受大众的欢迎。图4 中土家族少女身穿红色长裙,在劳作中跳着摆手舞,通过对少女望太阳的动作细节的刻画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画面显得生机勃勃,展示了摆手舞的动态韵律。

4.4 设计应用

电子屏和展板是现代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信息媒介,通过电子屏和展板在文化馆、旅游景点、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展示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插画,如图5、图6 所示,可以有效帮助其提升知名度和传播度,也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土家族的服饰和生活文化。

T 恤和日历是现代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购买的生活用品,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受到价格成本低,流通渠道广,商家容易批量生产、售卖等因素影响,T 恤和日历很适合做成文创产品。在T 恤和日历上印上恩施摆手舞特色插画,如图7、图8 所示,可以赋予它们一定的文化价值,区别于普通产品,时尚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并且由于这类产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文化性,所以在文化馆、旅游景点、超市商场周边等都可以售卖,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创产品的影响范围。

5 结语

文章主要阐述了将恩施土家族摆手舞与文创产品结合的设计,以插画设计为重点,向来恩施旅游的游客宣传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为目标,经过插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新潮又吸引眼球,是新兴传播文化的方式。将图案应用在文创产品上,产品价格适中,体积不会过大,适合当地游客购买作为纪念品,通过新潮的方式宣传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不仅为当地文旅局提升效益,也为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更容易被现代年轻一代所喜爱和接受。

注释:

①本文图片均为笔者绘制。

猜你喜欢

恩施土家族插画
就要紧紧粘住你
Dancing for theDead
简约欧式9.4.4全景声影院 湖北恩施红星美凯龙
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高温煮熟鱼肉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土家族情歌
飞檐走壁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无脸小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