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数字化路径探析

2022-07-18戴馨瑀

西部皮革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板块少数民族数字化

戴馨瑀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中华各民族共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整体性,推进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数字化传承发展,不仅是更好的体现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是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1.1 社会价值

各少数民族因生活环境与发展背景的不同,因此各民族衍生出具备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少数民族艺术中蕴含的民族魅力与艺术性是不可复制的。从少数民族艺术的内涵上来说,其拥有着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意义、审美意义与文化意义,也可通过这些来激发人们的审美、创造力、想象力等。虽说少数民族曾处于与世隔绝的边缘状态,但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由于环境、历史等因素,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为滞后;从精神文化程度来理解,这都是各民族对于自身生命以及价值取向的诠释,不存在所谓高低之分,并且少数民族艺术是帮助认识理解人性与品格的一种资源,其中所包含的审美意义更是值得关注。各民族起源、发展、祭祀等,都在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呈现。将数字化与少数民族艺术结合,借助数字化来拓宽传播媒介,让更多人去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才能保证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才能够更好的去展示我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多样性,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体现各民族繁荣昌盛。

1.2 经济价值

从经济角度来看待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发展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正因为经济原因,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没法更好传播或通过售卖提高经济收入。少数民族艺术绝不仅限于孤芳自赏状态,合理开发是相当具有经济潜力的,将少数民族艺术与经济发展结合,带动旅游业、传媒业、加工制造业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困境

由于少数民族艺术长期不受重视,部分民族艺术家手艺失传,导致很多艺术形式逐渐消失,无形中造成了民族艺术文化流失。很多对于少数民族艺术感兴趣的群体,由于找不到交流渠道、拜师途径,也被搁置了下来。

民族发展中少数民族艺术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现国家对于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相当重视,出台各类政策,但各种客观因素原因,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仍困难重重。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信息技术带来的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受到其影响,少民青年从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城市,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失去积极性,传承进程也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少数民族艺术的学习还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但大多学校还是以教育基础课程为主,缺乏对民族艺术的关注,且现校园内学业繁茂的原因,就算是感兴趣,也缺乏时间去系统的学习,多数少数民族艺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民族艺术品受众少、渠道少,导致了民族艺术品收入不能保证民族手工艺人的经济生活需求,年轻人不愿意继承,老一辈的手工艺人也缺乏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投入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现在社会审美、欣赏水平都较为世俗化,也促使少数民族艺术为了适应随之有所改变,然后这也导致了少数民族艺术的内涵与精神淡化,诞生了为了民族而民族的工艺品等,少数民族艺术的性质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偏离。

3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创新路径数字化发展可能性

数字化飞速发展,数字化的到来具有了变革性的意义,改变了社会传播布局,从传统媒体一跃进入新媒体数字化时代,针对这种变化,也开创了一种新社会形态与交流方式,新媒体数字化传播,人与人之间交流联系形成了新的社会空间,从而也影响着少数民族艺术传播新载体[1]。现阶段,数字化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运用在了各种领域,将数字化赋能少数民族艺术,可通过多方面完成,第一步则是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通过新媒体传播来进行推广[2]。再进行大数据分析更精准找到对于少数民族艺术感兴趣的人,通过平台之间的交流实现少数民族艺术信息之间的流动。传统媒介传播下,少数民族艺术被迫局限于某一物理空间之中,而数字化可以突破时空障碍,更好的聚众传播,为线上交流转线下传承做前提准备。

各类博物馆、民族馆等,都保有各类少数民族艺术相关资料,但资料较为繁琐杂乱,部分资料并未进行数字化转化,这其实也为查找资料造成了不便,建立相关资料整合平台是需要多方支援的,而现在国家也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既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层面也为少数民族艺术数字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数字化创新路径——建立“留驻”平台为例

数字化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途径数不胜数,将数字化与少数民族艺术相结合,拓宽少数民族艺术传播路径,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了解少数民族艺术,来感受少数民族艺术之美。在这一基础上,将少数民族艺术中艺术品进行售卖,在传播同时增加这些民族手工艺人经济收入,良性循环。在这一想法下提出了“留驻”平台的建立,将少数民族艺术数字化来促进传播与发展,打造专属少数民族艺术专属平台,平台将分为四个板块:科普板块、社区板块、交易板块、旅游板块。

4.1 平台建立前景

民族文化资源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近些年,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保护与传承,主要还是采取走文化产业进行发展的方式,并应用于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探索中,现已经获得了较为显著成绩。当前国内环境是非常利于“留驻”平台的发展的。国内现有民族类平台,如孔雀屏、民族通、民族类公众号等,进行了部分调研后,发现大多都是地方性质以及纯科普类型的平台,内容较为死板,关注度较低[3]。“留驻”平台概念,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的同时关注少数民族民生问题。少数民族艺术品专属平台销售目前还是空白,属于全新的领域。通过旅游打卡,将民族区网红化,通过网红效应来促进民族区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现在少数民族艺术开始逐渐被大众关注、并重视起来,但各类平台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并相对局限,“留驻”平台具有巨大的受众群体和不可估量的市场潜质。

4.2 平台建立框架

“留驻”致力打造专属于少数民族艺术的科普社交以及民族艺术品交易平台,通过资料库、社交、商城、旅游打卡四个板块来实现。

第一个板块为少数民族艺术科普板块(图1),建立专属资料库,让平台更具备学术性,同时也能够传递更加准确的知识材料,科普板块不仅面向普通大众,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民族艺术研究学者。并可以通过邀请各类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博物馆以及公众号以及各民族官方平台的合作入驻丰富我们的资料库。将少数民族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装饰艺术、演艺美术、书法、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十类,每一类以民族作为区分,进行讲解以及科普以便大众更好地了解以及发现更多有意思的民族知识。

第二个板块将社区板块,邀请各族人民加入,更新分享各类艺术以及活动情况、各族艺术所发生的未被记载的奇闻趣事、旅途中偶遇的民族艺术图片以及视频的分享。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沟通,方便了各地区对少数民族艺术感兴趣的年轻人之间的交流,让志同道德的人们拥有好的交流的平台。

第三个板块为交易板块,商家将少数民族艺术品类放平台售卖,即为少数民族商家解决销量,也为大众避免了常见平台上义乌工业品,让民族艺术品多一条销售途径,增加民族艺术手工艺人收入,也让民族艺术品爱好者买到了真正特色少数民族艺术品,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带来了不少经济收益。

第四个板块为旅游板块(图2),介绍少数民族艺术做一个旅行攻略,告诉大众在哪可以找到,可以亲身体会少数民族艺术魅力,将自己的打卡旅行记录上传至平台,用年轻人的方式传播。平台上针对各个民族区的旅游景区、人文、民族活动等进行旅游攻略分享,形成网红效应,让大众纷纷来旅游打卡,来的人越多,旅游攻略也就越多,这样也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分享当地民族特色活动,让普通游客也能体会到少数民族的人文气息以及特殊生活方式。推动旅游发展也是推动着少民地区经济发展。

4.3 平台价值

“留驻”的提出是建立将科普、社交、旅游打卡、商城融为一体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平台。以年轻姿态去推广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从而吸取更多鲜活生命力。不仅通过科普资料库形式来让大众了解少数民族艺术;社交板块,来提供给大众交流空间,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建立的旅游打卡板块,将民族区的风景、活动、人文一并推广出去,营造网红效应,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不停的有年轻生命来关注古老的艺术,并让其传承下去;商城理念,正是为少民艺术家减轻一些负担,有了销路和平台的扶持与曝光,收入高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做这一行,也是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传播与发展,也是带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手段。通过平台,将少数民族艺术进行数字化传递,促进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4]。

5 结语

推动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既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针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创新路径中提出了新提案,通过建立新平台这种方式。是对于少数民族艺术发展进一步的探索展望,借助数字化手段来去推进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大众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魅力,从而达到真正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板块少数民族数字化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的服装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