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宫夜宴》中看古代仕女形象服饰特色
2022-07-18陈怡璇
陈怡璇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2021 年初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爆火,河南卫视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唐宫夜宴》中通过14 名舞蹈演员婀娜的舞姿成功塑造体现出古代美术文化与现代媒介相吸收和融合,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服饰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优美表演的同时,也让我们一睹盛唐仕女形象,感受大唐盛世和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并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1 《唐宫夜宴》
改编自《唐俑》的《唐宫夜宴》作为2021 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创作灵感源自1959 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一组13 件,包括8 件乐俑和5 件舞俑[1]。节目讲述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设宴,一群豆蔻年华的小胖妞们叽叽喳喳地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事。这部舞蹈作品向我们传达了很多,有夜宴,也有通过以夜宴的乐师们的表演展示了大唐少女们为夜宴从前期准备、整理妆容到最后夜宴演奏的一系列过程。细节精致到演员眼角两道月牙型的妆容,都模仿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妆潮流——“斜红”。“斜红”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唐朝的女子们会采用朱砂、胭脂之类的红颜色将太阳穴部位涂抹成类似于月牙形的形状,这个月牙形的形状就叫“斜红妆”。“斜红妆”又名“晓霞妆”,是中国古代女子的特有妆容。相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宫中新添了一名宫女,叫薛夜来,魏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魏文帝在灯下读书,四周围以水晶制成的屏风。薛夜来走近魏文帝,不觉一头撞上屏风,顿时鲜血直流,伤处如朝霞将散,愈后仍留下两道疤痕,但魏文帝对她宠爱如昔。其他宫女有见及此,也模仿起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晓霞妆”。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唐宫夜宴》的细节处处彰显着主创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妆容、服饰到仪态、道具,主创们都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为了完美还原唐朝仕女的丰腴健壮之美,舞蹈演员们认真研究、反复斟酌,最后以穿上特制的里面全是海绵的连体衣来再现唐代仕女的丰腴,嘴里含着特制的棉花鼓起了腮帮,最终使自己完美地“胖”了起来。而眼角画上两道月牙则再现了唐代潮流面饰“斜红”,让她们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尽显唐朝女性的雍容华贵和美艳风姿。
她们衣服呈现红、绿、黄的搭配,看着十分眼熟,这正是唐三彩的经典配色。穿着这套着装的她们婀娜漫步,像从画中走出,娇憨可爱,偷偷去捡遗落之物,还说着悄悄话,一下就能让人提神醒脑,如同是博物馆里的唐俑复活了一样。沉浸于吹奏的少女,意外发现自己掉队,慌乱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置身于瑰丽堂皇的“唐宫”中,她们又收起之前的稚气,从容上阵,翩翩起舞,要参加夜宴的她们,又激动又紧张,争先恐后地看着水中倒影,仔细检查妆容,“唐三彩”带来的复古风,正如东海徐来的春之暖流,徐徐拂过观众日常躁动的小心脏,给人一种舒坦的感觉。
《唐宫夜宴》这部舞蹈作品共分5 小段,第一段是博物馆中的“定格”;第二段是乐俑“活化”之后,在花园中穿行嬉戏;第三段是夜幕降临,少女们路遇一弯湖水,纷纷以水为镜敛起了妆容,有的忽然被触动了思乡之情,举起手中的笛子吹奏,有的在舒缓的音乐中恹恹欲睡;但是紧接着,庄严的号角声响起,所有人立即整装列队步入殿堂,呈现出专业的一面,在夜宴上奉献了一场精妙的演出;最后一段,少女们逐渐背向观众,回到一开始的定格造型,重新化作“远去的历史”[2]。继《唐宫夜宴》一系列视频出圈后而产生的唐宫夜宴手绘、唐宫夜宴仿妆、唐宫夜宴表情包、唐宫夜宴输入法动态皮肤、唐宫夜宴同款舞蹈等多重文化实践,甚至有面人、陶俑等传统技艺的视频直播,以及《唐宫夜宴》系列节目对城市地标与历史古迹的实景拍摄所激发的线下“打卡”行为都层出不穷。《唐宫夜宴》爆火后,民众们也纷纷响应通过“打卡”的方式,具体参与到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当代城市生活中,形成线上线下的实时呼应,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河南卫视系列节目播出之后,破除接受审美式破壁,让观众达到“参与式”文化实践和创新[3]。
2 唐代仕女形象
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交融的时代,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在审美上也比较外放和独特,因此女子妆容的变化也最丰富。唐代与亚欧国家都有往来,唐朝的社会风气变得逐渐开放与包容。按照《辞源》上的解释,所谓仕女,指的是“画家画的美人”或“官僚家庭的妇女”。所以,仕女画又称“美人画”,是以古代女子风貌特征为题材的绘画统称。我国的仕女画历史悠久,最早的仕女画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到了唐朝进入黄金时代,一直发展到清代时期,仕女画仍活跃在市井民众的生活中。
唐朝之前,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仕女画也多表现烈女、贤妃、节妇一类的题材,带有浓重的说教意味约束着女性的言行举止。唐代仕女对于容貌非常重视,女性妆容的变化与整个时代息息相关。初唐时期上承南北对峙局面,统治者认真经营,整个社会充斥着俭朴的风气,女性的面妆承袭了北朝风格特点,多以淡妆为主。绘画作品中女性服饰还带有前朝秀骨清像、朴实无华的特点,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力增强,对外交流,汉胡文化交融,民风开放,社会物质生活富足,古人对女性的审美也逐渐转变,唐代女性十分重视化妆,还格外重视画眉,造型奇特,红妆非常风行,妇女用晕染的方式将红粉、胭脂涂染脸、颊处。还有“额黄”等。女性在穿戴装扮上也有了翻江倒海的变化。唐代服饰体现了女性爱美本性的释放。从秀骨清像逐渐转变为丰腴健壮,形成了唐代独有的特点,从当时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见,绘画题材范围逐渐扩大,仕女画风格在统治阶级奢华风气的影响下,突破了传统的宗教传说和神话题材,打破了礼教的堤防,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审美偏向于面圆肉多、相对丰腴而的体态,为此更彰显大唐兼容并济的时代风貌。晚唐,唐朝由盛转衰,女性妆容服饰的变化也是唐朝社会风貌的写照,唐代女装千变万化,大唐仕女们的服饰以及妆容的变化反映了唐代的变化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唐、盛唐与中晚唐。
初唐时期,唐朝刚经历了朝代的转变,百废待兴。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在位期间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国家逐渐变得繁荣昌盛起来。初唐时期还带有北魏遗风,唐代仕女俑的人物刻画比较清瘦。初唐仕女妆容在眉毛上流行后半段呈“八字形”的柳叶眉,外眼角向上扬的凤眼。仕女们还会在额头上用金箔、彩纸等剪成花样,贴在眉心,称“花钿”,也会在两颊的位置点上两个纤细的红色月牙印记,名为“斜红”。就如同《唐宫夜宴》中的女子扮相一样,发式则流行高髻,向上呈现腾举之势,例如朵云髻和惊鸿高髻。这时仕女的妆容和发饰相比盛唐,多了平淡素雅之气,少了奢华艳丽之风。脸上淡淡的腮红和双颊的斜红衬托出唐代女子的典雅气质。女子会在额头上画花钿,一朵小花或者小的装饰,在脸庞两侧画上斜红,嘴角边再轻轻点上一点“假靥”,模拟酒窝。
盛唐时期,国力到达鼎盛,女性的审美观也从清瘦雅丽变得崇尚丰腴肥美,仕女俑相较初唐,更显丰腴之美。这一时期唐代周边民族关系稳定,唐朝吸收北方和西北游牧少数民族文化,唐代仕女学习胡人化妆。例如乌膏唇、椎髻。白居易写下《时世妆》“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妆……元和妆梳君记取,警椎面赭非华风。”这个时候会用非常强烈的红妆,整个脸都涂满了胭脂,这在当时的壁画和出土陶俑上看得很清楚。李白“妇女马上笑,颜如赦玉盘”,就是指当时贵妇涂了赤红胭脂的圆脸,非常形象。甚至还有从吐蕃、西藏那边学来的“血晕妆”。就是在眼睛上下划上几道横道,如同被划伤的血痕。这些在今天看起来非常夸张,但在当时都是非常时髦的画法。盛唐时期女性服装流行圆领样式。还有一种衫裙将裙带系在胸口的齐胸襦裙也受到仕女们的喜爱,可以展现出女性的婀娜身段。除了本民族的服饰外,唐朝女装也吸收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比如她们会在骑马时穿胡服、戴胡帽。
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爆发,中晚唐时期进入唐朝后期,中央权力分散,军事实力减弱。但是仍然崇尚对美的追求,逐渐发展成一种颓靡的美感。周昉作《簪花仕女图》图中女子发式皆为高耸云髻,内着低胸长裙,外罩薄纱,显出半透明的质感,是中晚唐以后典型的贵妇形象。晚唐相较盛唐,化妆以悲泣为美,以病态为美,还有以古怪为美,以奇特为美的流行风尚,其中“血晕妆”最为突出。女子脸上各种的装饰就越来越多,叫“满面纵横花靥”。不止画了,甚至昆虫的翅膀、翠鸟的羽毛、云英,甚至各种宝石都会往脸上贴。我们去看今天保存在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供养人汉族女眷的妆容,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由此说明,唐代妆容的整体特点就是丰富盛大,而且交融性特别强,有很多少数民族和异域的元素在里头。仕女俑的站姿与初唐和盛唐相差无几。中唐时期主要流行的衣物是襦裙,晚唐时期,长裙、披帛和对襟衫更为流行。唐朝只有身份特别的女性才能穿开胸衫。女子的服饰除了一些日常的服饰之外,还流行推崇胡服,这类服饰以修身为特点。
总的来说,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仕女形象从妆容到服饰都有很强的唐代色彩。领略这些形象,仿佛纵身回到了大唐繁华的不夜城之中。
3 结语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晚会类节目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河南卫视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创新传统文化视听节目的艺术展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将传统服饰之美展露出来,让人们在沉浸于视听盛宴之余,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