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2022-07-18

大医生 2022年13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机体

杨 丹

(铜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贵州 铜仁 554300)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肿瘤疾病中分列第5位、第3位[1]。中国是肝病大国,PLC在癌症致死排名中排第4位[2]。目前PLC的临床治疗以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手术为主,以射频、介入、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为辅,但疗效仍十分有限,PLC患者预后仍然不佳,肝癌切除术后1年复发率高达40%,而肝移植术后1年复发率也超过10%[3]。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自发地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入血的恶性肿瘤细胞。肝癌细胞极易通过血行播散,手术切除前患者血液中即可能存在CTC或微小癌灶,手术中对肿瘤的挤压操作又可能导致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目前,CTC富集、分离、检测技术在肿瘤诊断、分期、治疗、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4]。因此,本研究应用CTC检测技术检测肝癌患者CTC水平,对CTC检测技术在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个性化治疗、预后评价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进一步监测肝癌患者的疾病发展、评估治疗疗效、预后情况等指标,探讨在肝癌患者中检测CTC的意义和前景,进而为患者制定更好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铜仁市人民医院32例体检肝脏对照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肝癌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47~62岁,平均年龄(52.34±6.08)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2.00±1.2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46~63岁,平均年龄(58.67±8.4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00±1.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铜仁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5]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无手术、介入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其他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肝癌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肝癌介入栓塞干预方式,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给与区域性局部化疗,按照患者病灶的具体状况,其中包含: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等指标,选取针对性的化疗药物注射治疗。分别于PLC患者接受介入治疗之前、介入之后1月检测CTC、甲胎蛋白(AFP)。并进行为期10个月的随访,患者每3个月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并进行胸、腹部CT检查,CT检查发现肿瘤病灶增大、增多或出现转移的时间定为肿瘤进展的发生时间。

1.3 检测方法 要求所有受检者检测当天空腹,前1 d晚上10:00后禁食,于无菌条件下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血5 mL,置于无抗凝剂采血管中,以4 5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而后在其中放入红细胞裂解液,室温孵育干预30 min,开展离心操作后,将标本中的红细胞成分除去。在标本内加入白细胞、磁珠的共同抗体与抗原,实施30 min的低温孵育,温度控制在2~8 ℃。采用免疫磁珠方式获得样本,把部分的白细胞去除,获得CTC。采用滤膜将所得到的CTC过滤,彻底把样本中的白细胞除去。而后开展免疫荧光染色干预,CTC计数由荧光显微镜设备(德国徕卡DMi8 S高速成像平台,型号:DMi8 S)计算。将AFP≥100 ng/L定为阳性,CTC≥5定位阳性,对成功手术者进行随访,分为CTC阳性组与AFP阳性组;CTC阳性组成功随访24例,术后发生转移17例;AFP阳性组成功随访20例,术后发生转移9例。

1.4 观察指标 ①对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将病理诊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CTC水平。③CTC、AFP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关系,评估和记录患者术后转移概率和转移时间。④明确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状况[5]。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AFP、白细胞(ALB)。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CTC检查结果比较 肝癌组患者外周血CTC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CTC检查结果比较[例(%)]

2.2 肝癌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水平比较 治疗后,肝癌组患者CTC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CTC水平比较[例(%)]

2.3 CTC、AFP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关系 AFP阳性组患者术后转移率少于CTC阳性组,转移发生时间长于CTC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C、AFP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关系

2.4 两组PLC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BIL、AFP、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ALT、TBIL、AFP、ALB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肝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x)

3 讨论

PLC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此疾病患病率和致死率较高,为肝硬化疾病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6]。有85%~90%PLC患者隶属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特别是对终末期的肝癌患者,如果此类患者没有得到及时与有效的治疗,患者1年内生存概率仅为10%[7]。临床中,一般运用外科切除手术方式对PLC患者进行治疗。因为肝脏血供较为丰富,患者在手术之后很容易出现转移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血行转移[8]。近几年,根据研究显示,机体循环系统内肿瘤细胞是肿瘤术后患者复发与转移最危险的因素之一[9]。通过对PLC患者生存分析发现,CTC阳性检测患者在手术之后复发与转移的概率显著高于CTC阴性检测患者[10]。门静脉会被癌细胞侵袭,使患者出现瘤栓,引发多发转移性病灶。加之,癌细胞会经过门静脉入机体循环中,使得患者出现肝外转移问题。所以积极与有效的防治和监测癌细胞的转移至关重要[11]。对此,需积极探析新型的肝癌肿瘤分子的标记物,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术后转移检测、复发检测和化疗疗效的评定提供更为有利的依据和参考。

续表

CTC作为肿瘤细胞经过侵犯血管的内皮进入到机体循环系统内的一种癌细胞亦或是癌细胞团,大多数单个的肿瘤细胞亦或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后被清除,亦或是由经失巢凋亡的路径出现死亡的少量细胞亦或是细胞团[12]。因为此物质可躲避机体中免疫系统识别功能,经过迁移步骤、粘附步骤、聚集步骤产生微小癌栓,而后不断的在远处的组织出现转移灶。CTC作为新型肿瘤检测的一种指标,此种诊断方式有便捷性、无创性、实时性等优势,可对PLC患者病况开展动态与实时性监测[13]。所以,术前亦或是化疗中对PLC患者的外周CTC进行检测,了解PLC疾病预后价值,亦可给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更具重要的依据。

金婷等[14]研究发现,PLC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有的CTC已经进入到了血液循环中,经过癌基因、免疫逃逸以及抑癌基因等各种因素的互相作用,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一般会潜伏在患者的机体中。在特定因素刺激之下,其将会被唤醒,开展增殖,分散与传播到机体的其他组织亦或部位,使得肿瘤出现肝内转移亦或是肝内复发。若是出现病灶转移问题的时候,目前的影像学技术亦或是检测技术监测困难的时候,需将更为准确的指标对疾病的诊治加以指导。其认为,CTC会在机体外周血液内表达,就算是小病灶(<1 mm)亦或是肿瘤没有在机体内出现转移灶的时候,可将此时机作为新靶点,减少术后复发风险和转移的风险,提升生存概率[15]。本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与CTC和AFP密切相关。

综上,的监测可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复发转移的评估。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机体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邓俊峰作品选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