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融合策略研究

2022-07-18王佳芃

艺术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移动互联网艺术品

摘要: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当前,手机日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逐渐融入并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品平台在此影响下出现了新动态、新趋势。文章以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的融合为研究方向,总结其优势与劣势,并探究二者融合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艺术品;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3

1 移動互联网平台成为艺术品发展新高地

2013年,淘宝先行测试艺术品拍卖链路[1];2014年,当代艺术品电商社区Artand(知名艺术社交平台)获得了340万元的天使投资;2021年,一条艺术频道上线。移动端的艺术品交易最高金额数不断刷新,艺术品交易向移动互联网渠道进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艺术品市场的移动互联网销售已经成为各互联网平台竞相争夺的高地。

得物APP是互联网头部企业,据2020年9月16日人民网报道,“每3个年轻人就有1个使用得物”。得物相较于传统艺术品交易平台,设定了“先鉴别,再发货”的交易流程制度,从源头避免了虚假艺术品销售的可能,对艺术品货品实现了强中心化的平台监管,探索出了特殊的艺术品电商平台交易新模式[2]。2021年2月,得物APP新增艺术品销售板块,分划8种艺术风格线,月均交易额高达200万;上线160天,上架艺术品5 000多件,线上访问人数高达2 000万;2021年12月11日,得物艺术品板块售出高达200万的艺术作品,这是得物自上线以来线上交易额单价最高的商品。

2 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融合发展优势

2.1 大数据助力发展

互联网作为艺术品传播与销售的渠道,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与劣势。艺术品市场借助不同的平台,以B2C的直接形式接触到了更多年龄层次的艺术品消费群体。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UI界面更加简洁、美观,其方便易操作的特点使一些潜在的艺术品爱好者开始尝试接触艺术品,传统艺术品市场相对局限的版图被大大拓展。大数据的辅助优势愈发凸显,艺术品爱好者在打开并浏览不同商品时,大数据会对其喜好风格和偏好进行初步计算,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和引流,实现C端用户页面浏览到商品成交的高效转换[3]。

手机短信和软件通知推广成为互联网宣传的额外阵地。大数据抓取潜在和活跃用户,通过短信和推送,进行软文推广,宣传、浏览、交易与运输以及售后系列操作都通过移动端完成。时效性大大增强,这抛弃了以往从宣传到购买再到取货,费时费力的传统行业模式。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市场的融合伴随着新型科技的发展,支付方式的变革使交易更安全,线上线下交易方式转换不再有阻碍,“线上展示+销售”的模式逐步成型,艺术品消费正朝着“互联网+”时代迈进[4]。

2.2 交易模式更新

传统艺术品交易模式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而移动互联网艺术品交易则更加快捷。移动端艺术品宣传受众更加广泛,可以通过不同平台短视频、软文、推广的转发分享,串联多种平台信息资源,并将购买链路直接附加在显眼处,受众点击链接,就能跳转到平台进行选购,形成了平台宣传至用户购买的直接路径。

移动互联网艺术品展示,与传统现实空间对艺术品进行布光、悬挂、陈列的模式大为不同,而是采用高清拍摄、扫描图片或动态视频进行线上展示,并对部分艺术作品进行VR效果制作,以虚拟现实技术呈现艺术作品,打破了传统线下观展再购买的交易模式,逐渐演变成图片展示、虚拟展出、移动端平台下单无实物交易的新型交易模式。

2.3 双方距离拉近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不再局限于面对面交谈,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交往范围,语音与视频工具的普及,将更多人和空间联系起来,信息流动和文化互通的速度空前加快[5]。

相较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更加便捷。艺术家完成创作后,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素材拍摄并发布分享,将创作过程与理念灵感以极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传达给全球各地的受众。其展示时间、渠道、地点不再受限,受众与艺术家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就艺术品进行沟通交流、品论鉴赏,同时进行艺术品买卖。社交媒体平台的搭建,使受众、艺术爱好者与艺术家可以进行实时沟通交流,使相关信息和艺术品市场动态可以得到及时传播,使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接收,进一步促进艺术品的交易和转换[6]。

以得物社区为例,艺术品爱好者之间更容易形成专业度较高的小圈子,通过讨论对相关艺术品的认识,激发交易的热情,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提高交易量。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因门槛较高,一些行业内部的潜规则使初入市场的消费者望而却步,而艺术品线上市场则打破了沟通上的壁垒,消费者能以体验消费的方式进入艺术品线上市场。

3 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融合发展劣势

3.1 版权问题

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相融合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际交易、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不可轻视的问题。由于作品展示或制作虚拟VR需要高清图片,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具有广泛性与快速性,许多喷绘数字版画与原作的版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犯,作品被直接或二次创作后用于商业行为传播或产品生产,但其维权行为极难界定。

3.2 网络监管

艺术作品创作的主题和范围非常广泛,表现手法繁多,可能包含裸体等画面,部分呈现出暴力、血腥等视觉形象。线下艺术展览的传播范围较为小,且受众年龄层相较狭窄。移动互联网辐射范围广,受众基数与年龄差距大。近年来,国家有关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强化了对监管科技的运用,艺术品的传播内容受网络监管的制约,部分艺术品无法通过移动端的风险审核进行前端展现。

以2021年风靡全球的韩国惊悚悬疑电视剧《鱿鱼游戏》为例,艺术家在根据电视剧内容和形象IP进行二次创作时,可能不会出现违禁内容,但《鱿鱼游戏》主题本身就包含了暴力和血腥。因此在网络文化法律法规的管控下,有关此类主题的艺术作品都无法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和售卖,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并限制了艺术品不同内容主题的展现。

3.3 展示受限

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在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受网络线上展示的桎梏,部分特殊、新型材料的艺术作品无法将材质材料完全展现出来,同时作品大小尺寸存在视觉偏差。

相较于线下展览的视觉呈现与互动交流感受以及配合声、光的沉浸式展览宣传,线上艺术品的前端界面展示相对有限,呈现方式也较为单一,无法完全让爱好者和购买者清楚地了解艺术品的材料和质感,综合材料与新材质艺术品的特点在网络技术的限制下得不到完全体现。

3.4 无形门槛

移动互联网极大扩大了艺术品内容宣传和销售的传播途径,拉近了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受众的距离,也同样劝退了部分艺术家。

艺术品在移动互联网进行售卖,极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为了保证作品的真实性,艺术家需要在移动互联网进行身份认证与作品真假鉴别,而网络操作烦琐复杂、前端的展示限制与操作后台难度,导致部分艺术家无法及时实现作品的线上展示售卖。同时,艺术家为了保持更新频率,追求现下热点话题进行创作,并兼顾移动互联网后台操作与其他移动端的宣传营销,这在无形之中为艺术家设置了门槛。

4 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融合发展建议

4.1 优化展示界面,全面展示作品

受众和爱好者对线上艺术展示的要求不断提升,审美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要优化UI设计,加强VR技术开发,辅助艺术品多种材质的展现,并完善介绍界面,在移动互联网端展示艺术品的详细信息内容,配合图、文、视频,以艺术家维度分享作品创作历程与创意想法。

利用二维码追踪技术,形成一件作品一个二维码的机制,有效追踪艺术品来源情况。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清楚了解艺术品来源。应全面了解艺术家信息并同步建立艺术家主页,涵盖艺术家同期在售或展示的全部作品,产生通过艺术品科普艺术家,通过艺术家了解更多艺术品的良性循环链路,形成有效的集展示、宣传、管理于一体的移动端,助力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结合发展[7]。

4.2 以用户需求为先,完善交易保障制度

艺术品与其他商品属性不同,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物流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且售卖规则与现有常规商品不同。虽然多家移动互联网平台对艺术品都有特殊的售后服务,但也无法切实保证用户购买与售后的交易需求[8]。

移动互联网平台在进行艺术品交易时,应独立制定用户购买须知,用户下单时,要告知用户艺术品的特殊商品属性和特殊性;艺术家发货时,交易平台应制定发货规范,以统一运输包装保护装置保障作品的安全;要建构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在产生售后问题时,及时保障用户消费权益,最大程限度减少艺术家与购买用户双方的损失,建立健全完善的艺术品移动互联网交易保障制度,以人为本,提高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服务质量和能力,以用户需求为主要方向,获得持续发展的可能[9]。

4.3 增加艺术品运营内容人员

运营与内容人员在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内容人员负责宣传发声,指导艺术家在私域与各类社交平台进行自我宣传,探索一套独特的、独属于艺术家的宣发模板和套路,整合信息跟随艺术界发展趋势,着重关注受众关注点,制造话题,源源不断地依照模板进行多维度宣传。申请各社交平台账号,针对不同C端艺术爱好者与艺术受众群体和B端艺术机构,推送相关话题信息,使用多维度宣传方式。

运营人员对艺术家的维护、招商至关重要。移动互联网信息瞬息万变,运营人员要配合平台与活动热点,对艺术品进行多种类型与主题的活动宣传,以各类社交信息平台露出和平台内部推荐,进行宣传造势,形成艺术家自我宣传与运营人员操作引流的良好循环。不断增加运营内容人员,是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融合发展的必然举措[10]。

4.4 线上线下联合发声

线上线下联合发声是移动互联网与艺术品融合的关键。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时效性强、速度快、受众广,获取信息内容方便快捷,配合艺术展览进行同步传播,进一步加深了艺术品的感召力。

线上线下同时对艺术品进行联合造势宣传,分别拓展宣传广度和深度;中期线下开展实体艺术展览,线上结合H5、VR、软文推广等技术手段,进行网络艺术展览,同步进行艺术品的线上销售;后期推进艺术品的线下销售,对线下展览现场内容拍摄取景,扩大艺术品的影响力。线上线下联合发声,产生互为辅助的良好循环,接连不断地为艺术品注入活力[11]。

4.5 规范后台操作界面

以在移动互联网端操作后台的艺术家维度,简化后台控制界面,规范使用流程。同时,定期举办集中互联网操作教学指导培训,提升艺术家不同体制下的互联网操作水平,建立艺术家对可能发生的互联网使用问题的自主解决机制。

要加强艺术品运营与内容人员与艺术家的相互联系与沟通,使艺术家充分了解移动互联网端与线下结合的长处,促成线上辅助线下、线下助力线上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依托移动互联网端的强大优势,艺术品市场须完善自身不足,形成相对应的、长久发展的交易模式,逐步优化艺术品的营销策略,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实际可行的市场规律整合移动艺术品市场交易,并深度扩展潜在的移动端艺术品市场。移动受众对艺术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艺术品与移动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努力营造用户、平台、艺术家等多方满意的艺术品市场氛围,维护移动互联网端交易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裘涵.互联网+艺术品:艺术品电商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美术观察,2016(1):15-17.

[2] 沈嘉鸿,章涌.互联网潮物价值链的平台创新研究:以得物APP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20(8):111-113.

[3] 李腾腾,危小波.“互联网+”时代下艺术品电商模式对比分析[J].中国商论,2018(17):21-22.

[4] 王依睿.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分析[J].中国报业,2021(22):48-49.

[5] 赵欣.“互联网+”模式下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整合与变革[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

[6] 池艺,蔡骅.艺术品的互联网升级及其市场发展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9(6):296.

[7] 钟源.互联网唤醒万亿艺术品市场[J].公关世界,2018(24):106-109.

[8] 陈梦园.“互联网+”背景下书画艺术品网络交易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9.

[9] 李玉琴.“互聯网+”艺术品平台的竞争力提升问题与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4):45-52.

[10] 怀舒琬,黄隽.艺术品市场步入“云时代”[J].金融博览(财富),2021(8):41-44.

[11] 殷星.互联网+艺术品交易平台模式探索[J].今古文创,2020(28):38-39.

作者简介:王佳芃(1997—),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移动互联网艺术品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