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如何风格化?《云霄之上》的一次尝试
2022-07-18马纶鹏
马纶鹏
《云霄之上》剧照。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遭遇国民党十八路军围攻,在浙西被打散掉队后组成游击队。执行上级命令,游击队要在48小时内炸毁白匪火药库,以挽救大部队突围转移”——这个任务,拉开了电影《云霄之上》的序幕,既交代了时代背景,也明晰了电影需要还原的创作环境和故事要素。对此,主创团队进行了一次风格化的尝试,虽然部分艺术成就得到了肯定,但市场认可似乎还任重道远。
面对这样一个题材,限定的主旋律基调,一般影片很容易采取宏观视角、英雄光环、强情节操作,或借助目前强大的电影工业化基础,突出特效,爽片到底。结果无异于几类:经典如《董存瑞》再现,牺牲升华;故事与情感的偏执如《集结号》,敌我力量悬殊下的不舍;或者像杨紫琼在《警察故事》中夸张地穿着全是炸药的衣服,炸了火药库。因为限定了革命主题和戏剧矛盾,这样的“命题作文”更容易滑向“概念先行”。中国美院以刘智海教授/导演领衔的团队反其道而用之,发挥“在地优势”,从杭州深入浙西丽水,用美院的风格来讲述了不一样的云霄故事。他们固执地想要“反抗”或者“颠覆”传统主旋律的叙事与影像套路,的确带来了一股清风,却不可避免陷入了“概念先行”的另一面——为了不同而不同,為了风格而风格。
电影的风格化摸索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在淡化剧情,突出情境。《云霄之上》并没有设置绝对的主角,而是用群像戏,七个被打散又机缘巧合聚拢的战士,小哨子、丁松柏、老鲁、毛肚子、沈队、洪队等,尽管几乎每个角色的背景与出身都没有完整交代过。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浙西茂密树林与深山峡谷中没命地奔跑,躲避国民党的追捕。自始至终都是普通士兵的害怕、犹疑、想家、不甘,连牺牲都是忽然,近镜头特写都几乎不安排。诸多情绪主要围绕四个主要情节点,村中逃脱,祠堂突围,山洞计谋,勇炸火库,都并没太多铺垫和转折,就突然发生了,就像“遭遇战”。主旨是48小时内炸毁弹药库,没问题,但线性叙事模式让剧情显得单薄无力。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情境,不仅是取景拍摄地丽水当地特殊的云雾缭绕,原始而野性的自然环境,还有这些个红军战士在典型环境中展现的紧张、焦虑、无援、混沌与军令如山、坚持任务之间的巨大张力。主创团队在笔者参加的试映会后坦言,电影的一大特色就是“回到历史场景,以场景带动情节和角色”。从当初选景到之后拍摄,100多人的团队深入当地,希望恢复80多年前的红军突围的情境。
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情境,不仅是取景拍摄地丽水当地特殊的云雾缭绕,原始而野性的自然环境,还有这些个红军战士在典型环境中展现的紧张、焦虑、无援、混沌与军令如山、坚持任务之间的巨大张力。
美院主创(编剧、导演、制片、剪辑、摄影等)带来的“国美风格”,同样清晰可辨。《云霄之上》幕闭的第一个画面就定调了:大特写的手,下垂着,一滴滴鲜血慢慢流下,黑白光影间,暗红色尤其醒目。这一幕就像一幅大油画,用足层次和渲染。整部电影基本都是运用黑白自然光影,突出强烈画面对比感。因为故事发生的浙西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密林伴着深涧,山洞连向芦苇,南方特有的山水自然给影片增添了一种神秘与氤氲。主创团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选取低纯度色彩、自然光线以及特色摄影方式,构成了电影特殊的视听美学。主创在不止一次的映后交流和媒体采访中都强调希望打造“中国的诗电影”,不少网络评论也附和说美学上呈现了一种“中国山水画诗意”。笔者个人觉得都不恰当。《云霄之上》既没有当年《小城之春》《早春二月》《城南旧事》那种清新隽永的质感,也少了它们的闲适下压抑紧张的节奏感;《云霄之上》同时也不像另一部“浙产电影”《春江水暖》用中国山水画特有的卷轴展开方式来影像与情节叙事;电影更不能和《伊万的童年》这样世界“诗性”经典相提并论。《云霄之上》更准确的定位是“美院风格”,油画质理,用南方水土培育残酷场面,更像是一部“高级美术电影”。
整部电影基本都是运用黑白自然光影,突出强烈画面对比感。
《云霄之上》的风格尝试得到了业界的首肯,获得202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集体)”、“最佳摄影”三项大奖。但就6月17日上映后的市场放映情况来看,不仅评论两极分化,很多年轻人还是没有被说服。映后有青年学生直言质疑,“很难分清片中沈队与洪队两个关键人物,缺乏辨识度高的镜头区分”。这恐怕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
除此之外,电影还有不少“风格化”的处理值得商榷。比如导演和编剧特意准备的三处所谓“幻觉戏”。除了最后一场队员大部分牺牲,火药库成功被炸后,洪队忽然被倾盆的血雨所浸染,象征革命的残酷与胜利不易,其余两场水下见浮尸,自己枪杀自己幻影的戏不仅情节上割裂而突兀,而且视听所指极其模糊,超现实的手法并没有激发更深层的人性思考或自我怀疑。
电影结尾安排的片尾歌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菩提树》,陌生的德语演唱并不能引起观众共鸣,而且大小调结合的和声主要是表达思乡情怀,如何能放在这么一部主旋律革命电影最后?归根结底,无论是主观上刻意地去打破“概念先行”的魔咒,还是客观上“国美风格”展现,抑或是强加的一些看似诗意,实则混乱的视听安排,都来自主创团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破局执念。以300万元左右的小成本博主旋律艺术片的细分受众,这种尝试是否能成功,还得市场来最终认可。(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