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2-07-18吴航行杨华高丹阳
吴航行 杨华 高丹阳
摘要:结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建设实际,本文提出了“两个平台、三个转型、六个坚持”的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创新、效果及意义。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 产教融合 实践路径 理论创新
信息化时代,高校要想站在潮头与世界科技前沿产业同频共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教融合”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当今世界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课题。近几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从国家建构层面持续推进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基于此,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特色专业,一直把产教融合作为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逐步形成了“两个平台、三个转型、六个坚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具体而言就是构建了校内校企合作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两个平台,实现了教师、教材、教法三个转型,确定了坚持办学理念与服务面向对接、坚持专业方向与市场发展对接、坚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对接、坚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坚持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坚持实习实践与就业创业对接的六个坚持。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要通过深度的产教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为此,学校在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发展路径。
1.以应用型培养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以培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系统优化设计了与学科方向、专业基础相适应的“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解决了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需求的协调与适应问题。
根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与合作企业联合对网络与新媒体相关职业资格和课程融合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行业与市场需求,形成了既具学科特色、又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强调一个“新”,即在融媒体时代下以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新思路为路径,凸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特色。在专业建设机制上实现一个“融”,即紧密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跨界融合、校企合作,形成协同创新、合作育人、成果共享的专业融合发展长效机制。
围绕“素质培养为基础、能力提升适需求”主线,搭建了一体化提升课程体系。一是强化了低年级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夯实专业基础,落实素质教育。二是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自我需求及市场需求,对学生分方向、分重点,多维度进行培养。如针对考研升学学生实行考研辅导专项主题培训;针对就业学生,与企业联合开办创新实验班等,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三是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与英国桑德兰大学等国际院校建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搭建学历提升的优质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形成了企业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育人发展方向。
2.打造产教融合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通过打造“两个平台、三个转型、六个坚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的问题。提出了“纵向覆盖本科四年各阶段,横向覆盖专业各方向”的目标,全面推进本科校内外两个平台一体化建设。校内与企业联合建立个性化定制班、新媒体创新实验班和“互聯网+新媒体”运营师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开设大数据分析、AI、PS、AE等专业技术提升课。校外与清博大数据公司、易简传媒集团、二更影视、陕西电视台总计30多个平台联合设立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实习实训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模拟商业环境和业务流程,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提升业务水平。
扎实开展“三教”改革,实现教师转型、教材转型、教法转型,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一是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积极开展教师转型发展,转变教师角色,通过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建设了一支“理念先进、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高水平“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二是由常务副院长及其教学团队联合行业、企业专家,以“理论+实践”为目标主编出版了《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新媒体信息编辑》等6部实践类教材。在教材内容上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在教材形态上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开放资源库”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三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的案例分析、情境互动教学等方法,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教法改进,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使教学服务于学生。
学校还确定了坚持办学理念与服务面向对接、坚持专业方向与市场发展对接、坚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对接、坚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坚持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坚持实习实践与就业创业对接的六个坚持。在此指导下,构建了“全方位、实战化、竞赛化”的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向。学院坚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荣获了“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铜奖,以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奖项30余项等。学生通过实践竞赛,以赛促学,锻炼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能力。
3.监督教学实践过程,构建多元反馈体系。学校建立和完善“过程跟踪监督、效果循环反馈”的教学监控机制,解决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发展和创新问题。构建了学工巡查、教务督导、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跟踪和监督机制。学工队伍每天查课,统计学生到课人数和老师到课情况;教务每周开展随机查课6次,了解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及讲课存在的问题;每位老师每月深入课堂进行8次听课,提出课堂教学改进意见;每门任课教师每学期进行学生评教,反馈教师教学问题。
学院与毕业生、实习和用人单位结合,构建教学质量反馈体系。自2016年起,陆续与陕西电视台、字节跳动等30余家优秀企业签订实习及就业协议。实习实训期间,学院领导及实习指导教师每学期走访用人单位,掌握实习学生的工作情况和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建议。毕业就业期间,推荐超过近百位学生进入行业优秀单位就业。学生就业之后,进行就业人数、就业方向及就业状况的连续统计,先后邀请50位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宣讲,为在校学生分享经验。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量化考核,形成可供循环反馈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实现良性发展。
创新是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必由之路,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不断发展的灵魂所在。为此,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专业建设前沿、培养模式复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建立了以能力素质培养为导向的“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形成了“两个平台、三个转型、六个坚持”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专业技能、新媒体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培养。
2.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实践基地30多个,形成了支撑新媒体实践活动的稳定校内外实践基地群,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提供了保障。通过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和专业传媒人素养嵌入”的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建设高学历、高水平,具有新媒体实践能力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创建并实施了行业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的双导师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一线,依托行业导师,带领学生开展常规化创新创业活动。
4.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构建以学工巡查、教务督导、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跟踪和监督机制,同时与毕业生、实习和用人单位结合,构建教学质量反馈体系,以此实现了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创新。
5.专业建设前沿研讨的创新。紧扣学科发展前沿,建立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长效机制。学院连续主办了六届全国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议,参会学习院校共计120余所,期间推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最新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培养模式可复制的创新。创建可复制性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将“两个平台、三个转型、六个坚持”的模式复制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有山西管理学院产业学院、信阳师范学院产业学院复制应用新媒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效果。
1.教学研究成果丰富,指导作用强。五年主办六届“全国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先后有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的800多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骨干教师参会,并参观了我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成果展,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
2.教学资源建设辐射效果显著。先后编写出版《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新媒体信息编辑》、《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影视鉴赏》、《视听语言》等6本实践类教材,并已被多所院校使用,其中《新媒体信息编辑》、《短视频编辑与制作》订书超过100册以上的学校近百家,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实践性的指导。
3.实践教学平台示范效应突出。与清博大数据、易简集团、陕西电视台、陕西科技报、华商网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建立了30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与企业在校内联合开展各类新媒体实验班。先后有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工商学院等院校学习借鉴,在全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4.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展示。本专业学生在“挑战杯陕西省创业大赛”、“国青杯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各类奖项 30 余项,获奖超过100人次。由本专业学生组成团队拍摄神舟十三号发射的短视频,微博点击量超过294万。
5.服务企事业单位,社会评价良好。近年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依托产教融合优势,积极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服务。先后为陕西电视台、陕西药学科学传播协会、陕西科技报社、富县广播电视台进行新媒体相关培训。各类媒体先后报道和宣传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通过深度开展产教融合,不仅促进专业朝着应用型转型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实战技能的新媒体人才。
1.专业建设的意义。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专业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通过产教融合不仅可以为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通过不断交流进而提高专业高度,同时还能使得教师、学生与企业高管、员工通过深度融合进而提高对于专业认知的深度,另外还可以直接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专业发展的广度,让专业发展真正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并且促进专业发展思路更加广阔。
2.教学改革的意義。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应用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将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和各大企业的青睐。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各个高校陆续都在部署开设的新兴专业,必须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坚持产教融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如果想让教学改革真正落地且有成效,那么产教融合则是必然路径。只有始终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让新媒体专业有未来,让教学改革有意义。
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高校只有通过“两个平台、三个转型、六个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大胆实践创新;洞察市场走向,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培养,促进应用转型”,才能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取得长远发展,走向更高水平。
作者吴航行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杨华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新传媒系副主任
高丹阳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讲师
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陕西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GH19258)、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教改项目“省属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GX19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洪奎,陈锦宣.平台搭建:应用型传媒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路径——以四川传媒学院为例[J].传媒,2020(23).
[2]吴依丹,吴航行.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新西部,2017(34).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