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2022-07-17俞湖红
俞湖红
摘要: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知识,老师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和场景来解释教学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文对目前小学低年级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正文]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习难度较高。因此更需要老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化教学是一種从实际生活中提炼问题,用生活中的知识来解答问题,并且再用知识来回馈生活的教学方法。老师合理地运用生活教学法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以一种轻松常见的场景引入课堂知识的学习,让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中,用生活中的例子作为课堂知识的证明和解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在课后,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的影子,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这才是生活化教学完整的闭环应用。深入完善贯彻落实生活化教学方式,真正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知识,到生活中运用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现状
老师充分了解生活化教学的诸多优势,也能在讲课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让课堂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场景形成关联,让学生以一种比较轻松简单的方式进行学习。老师在讲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时候就会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支架都是以三角形作为基本单元搭设完成的,这正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在讲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也让学生观察校门口的伸缩门,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才完成校门的伸缩变化。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抽象成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但是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知识讲解环节与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但是知识来源,知识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提高生活化教学水平的措施
1、知识引入来源于生活
每个年龄段,每个地域的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老师也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再进行课程设计,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注意让知识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己感受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都不是遥不可及的。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的学习时,平时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对于时间的表达,有的可能是马路上红绿灯的倒数,有的可能是体育课上学生跑步老师的计时,也有可能是正常的钟表读数。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也应该形成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感受时分秒的长度。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在生活中什么是一秒,一分钟时间学生可以做什么,一个小时又会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的影子,学会让知识联系生活。学习关于时间的换算,例如一个小时等于六十分钟,一分钟等于六十秒。学会从钟表中认识时间,也对生活中一些关于时间的描述更有概念。例如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是九个小时而不是九分钟,系红领巾的时间应该是30秒也不是30分钟,电饭煲煮熟米饭的时间应该是20分钟,而不是20小时。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于时间更有概念,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与生活形成紧密的关联。
2、知识运用于生活
任何时候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都不是考试,而是应该学以致用,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是能够运用到生活之中的,可以帮助家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激励学生更努力地进行学习,获得更多知识,取得更大进步。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时,学生在课堂上会学到列竖式,帮助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当学生学会了课堂上的内容之后,在课下和家长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家长计算钱数,可以计算商品的总价,也可以得知超市需要找零多少钱,在对家长进行帮助后,也需要家长进行及时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在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每个同学也都可以帮助老师进行公交车座位,展览门票的计算,看老师拿到的门票是否能够满足全班同学一起去春游的需求,帮助老师核对人数。这样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小助手,不仅帮助了老师,减轻了负担,而且充分运用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巩固了课堂所学。这就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作用。
[结束语]生活化教学正在不断改善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即使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尚且不高,但也能从常见的生活中来寻找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更高效地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吴玉海.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69.
[2]牛金山.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