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2022-07-17谢雅芳
谢雅芳
摘要:“双减”政策是针对学生而出台的,目的是为学生减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充分体会“双减”文件精神的大背景之下,做好作业设计的优化工作,运用创新性的策略与方式打破传统作业形式,“解放”学生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作业体验,最大化地提升作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
引言
进入新时代,“双减”政策的及时颁布、全面推行,旨在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在更为贴近自身“最近发现区”的作业训练中,获得自身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强化,以实现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深度塑造。同时,以“双减”政策为统领,来设计小学语文作业,切实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延展性、创新性,使学生完成作业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全面调动,将成为新时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领域必须着力强化的关键部分。
一、“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如何做到作业减量不减质,需要丰富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一方面,要提升作业功用的层次性,由单一功用的作业设计向多元功用的作业设计转变。例如,将简单的抄写、誊写、背诵等单一化的巩固性质的作业设计向“理解巩固+主题拓展+生活实践+趣味探索+培养习惯+自主创新”的多元化作业设计转变,以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思考其中、实践其中、感知其中,锻炼语文的各项能力,达到单一化作业无法达到的效果,从而实现减量不减质。另一方面,要增加作业内容的层次性,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比如,在每单元的“学习园地”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积累作业。基础差的学生抄写课后的“读读写写”“日积月累”即可;中等生抄写一遍即可;学优生则要自己到图书馆和阅览室收集、摘抄相关的名言警句,扩大语言储存量[1]。
二、趣味化——创建“闯关游戏”,强化主观意愿
趣味化的语文作业对学生具有十足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主观意愿,基于趣味化作业的要求,教师可以创建“闯关游戏”,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他们对作业的刻板印象。在积极情绪的引领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时会全身心投入。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内知识,以“闯关游戏”为载体,增强作业的吸引力。比如,在《猫》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主观意愿,教师可将“闯关游戏”作为课后作业的形式,在游戏的第一关中,设置“看拼音,写词语”的内容,考查学生对词汇的了解程度,让学生明确基础词汇和语句的书写方式和读音。待学生完成第一关任务后,方可获得开启第二关的密码,第二关可以设置“多音字组词”或者“比一比,组词”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考查学生组合词语的能力。在游戏的第三关中,设置“把词语补充完整”,以“无忧无虑”“屏息凝视”“生气勃勃”等词语造句,并在句子中设置空格,让学生在空格上填充对应的词语,考查学生补足句子的能力。在游戏的最后一关中,教师要升级作业难度,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内容作为作业的素材,考查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融入与文学经典相关的内容,如“黛玉葬花是哪部文学名著中的重要片段?它主要讲述了怎样的内容?隐含了怎样的深意?”借助“闯关游戏”作业内容,学生从基础关开始,逐层完成闯关任务,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水平都呈现递进形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此种作业形式也恰好迎合了“双减”政策的要求,达成了“减负增效”的目的[2]。
三、将学生自读与小组共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自主性
学生自读、小组共读活动关系着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二者的重点都在于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分析文本信息。在课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前其实已经完成了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的了解。因此,教师要关注的重点是通过一些课外阅读资料的补充,提升学生的阅读语感,而这不仅可以从教材本身上开始延伸,还可以结合教材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找到对应的课外阅读材料。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最根本的还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补充,让他们形成阅读的新鲜感,然后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阅读学习以及语感培养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下。在余文森老师的研究中,阅读、思考、表达活动是分不开的,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文本阅读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要协调好学生自读、小组共读之间的关系,解放学生,也要注重生生之间的阅读交流、合作分享,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自觉性,使其逐步积累有效的自主阅读经验,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千人糕》一课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阅读实践中,老师鼓励本班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说一说千人糕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阅读状态是自主、独立的,他们要在5分钟内完成课文初读任务,自主解释千人糕的由来,初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则可在小组内讨论《千人糕》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着重分析“爸爸”所说的那段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括课文内容,思考课文的主旨内容。小组合作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自主阅读结论,便于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尤其是在小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跳出了常规思维模式的前提下,很有可能实现思维创造,促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为此,各小组完成组内讨论后,则可繼续参与组际讨论活动,共同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与叙事结构,解释千人糕的由来,说一说自己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自主阐述阅读想法。当小学生实现了自主阅读后,老师就与学生平等对话。多数学生都能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观点,不再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述现成的阅读结论,而这种阅读氛围将促使学生实现自主阅读,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
结束语
简而言之,“双减”政策为作业设计乃至语文教学活动带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教师要抓住这一机遇,结合小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和布置语文作业,让小学生在优质、完善的作业体系中强化学习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学校强化了育人主体地位,学生也能在学习语文知识、完成语文作业时获得更强的效能感。
参考文献:
[1]陆颖.“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11):77-78.
[2]陈莺慧.“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J].语文新读写,2021(19):66-68.
[3]姚文仲.“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1(1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