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朱子学统源流述论
2022-07-17胡泉雨
胡泉雨
【摘要】谢枋得,南宋著名学者、诗人、爱国志士。在《宋元学案》卷八十四《存斋晦静息庵学案》中有列,从叙述中可知谢氏的学统源流为朱子→詹体仁→真德秀→汤巾→徐径畈→谢枋得。从其学术思想源流看,他是承继程朱理学暨朱子思想一脉开蒙而下传的,了解这一点,将更能够体会到谢氏在那样国家危亡时刻所表现出来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谢枋得;朱子学;学统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人,他留给后人的印象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与民族英雄,英雄事迹与文天祥齐名。而从其学术思想渊源看,有学者认为他属陆学,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思想渊源是承继程朱理学暨朱子思想一脉开蒙而下传的,我们厘清谢氏学统的脉络。将更能够体会到谢氏在那样国家危亡时刻所表现出来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朱子一传:詹体仁(元善)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父亲詹,与胡宏、刘子翚交游,曾任赣州信丰尉。。他曾从学朱子,这在当时的文献中可见一些佐证记录。杜范《清献集·詹体仁传》中“幼学于建安朱熹,沉潜经训,编考群书,百家诵说,本末条畅。”[1]卷十九黄震《黄氏日抄·读文集》开头道:“詹体仁,浦江人,师晦翁,笃厚君子也。”[2]卷六十八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考异》说:“詹、叶亦晦翁之徒”[3]卷四丁集《考异》,第二十四页。詹体仁在从学朱子期间勤学勤讲,与朱子以及师友之间都有问学交流往来,其中与张栻就是深交,张栻对詹体仁的讲学与学识多有赞扬,也有批评,其在《答朱元晦》中说:“詹漕体仁孜孜讲学,每相见,职事之外即商榷义理,殊为孤寂之慰,其趣向亦难得也。”[4]卷二十三,第三五七-三五八页又:“詹体仁确实肯讲学,不易得,但未免弱,盖胆薄而少决。今日善类多有此病,在此每力扶之,终似觉难。以此思刚明之资诚不易得,相与任重行远,要须得若人辈耳。”[4]卷二十三,第三五八页从这里可以得知,詹体仁的性格是多犹豫而缺少刚明决断。但如前所说,张栻对詹体仁的学识与讲学是肯定的,以至于亲为詹氏新斋起名为“虚舟”并撰《虚舟斋铭》:
詹体仁闢斋于便坐,属予名,以其虚且长也,则题之曰“虚舟”。他日体仁谓予曰:“漆园之说遁而离,吾无取焉耳。在《易》之《中孚》‘利涉大川,乘木舟虚’,将以是焉体之。”予叹其善思也,则又为之铭:心本虚,理则实。应事物,无辙迹。来不迎,去不留。彼万变,我日休。行斯通,险可济。孚豚鱼,贯天地。曷臻兹,在克己。去其室,斯虚矣。[4]卷三十六,第五三三页
詹体仁在学术上“沉潜经训、编考群书”,官至一处,就积极宣扬朱子思想,如以帅任江西时“欲刻晦庵经说”[5]卷六,后受到“庆元党禁”影响。而其在广西任地方官时,根据当时盐事,提出了“钞盐之法”[6]乙集卷十六。他还曾经以“父子至恩”进呈皇帝,以《易》之《家人》和《睽》两卦阐释“人伦天理,有间隔而无断绝”之理,其曰:
盖人伦天理,有间隔而无断绝,方其未通也,湮郁烦愤,若不可以终日;及其醒然而悟,泮然而释,如遇雨焉,何其和悦而条畅也。伏惟陛下神心昭融,圣度恢豁,凡厥疑情,一朝涣然若揭日月而开云雾,丕叙彝伦,以承两宫之欢,以塞兆民之望。[7]卷三百九十三,第一二0二O页
詹体仁的这个陈述可以说是对朱子关于《家人》和《睽》两卦的解释的继承与发挥,朱子在回答有人问“《易传》云: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笃恩义’……”说:“须是于正伦理处笃恩义,笃恩义而不失伦理,方可。”“睽皆言始异终同之理。”[8]卷七十二,第二四三九页
朱子二传:真德秀(西山)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希元,福建蒲城人,学者称西山先生,所著有《真文忠公集》。其思想是祖述朱子的,《西山真氏学案》“祖望谨案:西山之望,直继晦翁”[9]卷八十一,第二六九五页,虽同时者和后学者颇有微词,但他对朱子、对程朱理学仍极其推崇,尊朱子为“百代宗师”。真氏即是朱子的私淑弟子,又是朱子的再传弟子。他的老师詹体仁对真德秀的思想的影响是很深远的。真德秀曾就“居官涖民之法”问于詹体仁,体仁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先生能守而行之。”[9]卷八十一,第二六九六页真德秀在这之外,与朱子的门人弟子交往甚密,如黄榦(勉斋)、李方子(公晦)、陈宓(师复)等等①
真德秀在朱子门人后学里面是地位非常重要的一位。他的思想的特征即在于祖述朱子,对朱子推崇备至。他信守理学,丰富和充实了朱子对太极、阴阳、理气、道器等哲学范畴的理解,更加强调理学思想的伦理化与政治化,为维护和巩固儒家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提供理论依据。②对于真德秀的理学思想,有学者认为是朱子学说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朱熹理学分流的结果。③如他继承朱子“天理君权”的思想,以《大学衍义》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帝王之学”,其大旨主要在于正君心、振纲纪,明治道等。真氏在《大学衍义自序》中说:“臣尝妄谓:‘《大学》一书,君天下之律令格例也,本之则必治,违之则必乱。’”[9]卷八十一,第二七O五页真德秀于此将《大学》推尊到了在朱子之后更高的地位,认为对于君、臣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朱子三传:汤巾(晦静)
汤巾,字仲能,号晦静,饶之安仁(今江西省余江县)人。汤德威次子,幼从父学古鉴,与兄汤千先生先后拜柴中行与真德秀为师。宋宁宗嘉定间(1214年)进士,授繁昌县主簿,西山作序以送之,告诫他以“忠诚”为本:“盖一毫不自尽不足以言忠,一念不相续不足以言诚已”[10]卷二十七。后授宣教郎,主成都玉局观事,擢左司谏。淳祐六年,乞旌异朱熹门人胡安定、吕焘、蔡模以劝后学。汤巾在朝以直言著称,最后也是因直言而去国,故杜范称汤巾“负敢言之气,不苟同于流俗者也。”[1]卷一二
在学术源流上,全祖望在《宋元学案》谨案:“鄱阳汤氏三先生,导源于南溪,傳宗于西山,而晦静由朱而入陆,传之东涧;晦静又传之径畈。”[9]卷八十四,第二八四一页另外,谢山在《答临川序三汤学统源流札子》曰:“三汤子之学,并出于柴宪敏公中行,固朱学也。其后又并事真文忠公,亦朱学。乃晚年,则息、存二老仍主朱学,称大、小汤,而晦静别主陆学。……。晦静之以陆学名,乃在包氏未登宰执之时,不自东涧始也。”[9]卷八十四,第二八四二页④在三汤之中,从学术上讲,汤巾的影响很大,“汤巾明朱熹之学,功深力久,晚年论命‘精诣不减于横渠(张载),而乐易殆过于了翁(魏了翁)矣”。举饶鲁之贤谓为朱子传人。殿讲右司徐霖传其学。[11]第八六页
朱子四传:徐霖(径畈)
徐霖(1214-1261),字景说,西安(今衢县)人。有志圣贤之道。淳祐四年(1244年),试礼部第一,授沅州教授。徐霖的学术成就是很高的。他研精六经之奥,探赜先儒心传之要,从学者众多。当时的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翰林学士赵汝腾曾向朝廷举荐徐为著作郎,甚至将他与孔子相提比,赞曰:“瞻彼径畈,今之泗水。”[12]卷一《赠詹生谒徐径坂》,第五页赵与徐多有唱和,其中不乏多赞许徐氏之句,如《和徐径畈》诗中曰:“径畈形声诗,蓬莱名遂远。求仁居之安,是宅靡有间。”[12]卷一,第九页又如赞许徐氏讲学家乡柯山书院的盛况的诗,其《赞径畈使君柯山仲春讲席之盛》曰:“赢粮多士二千余,争向柯山讲席隅。立天地心鸣道铎,开生灵眼识师儒。”[12]卷二,第八页又《驿至得径畈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约》曰:“驿足归来以口陈,烂柯山色碧嶙峋。横经二月二十一,听讲三千三百人。圣者子孙皆在列,愚而夫妇也知津。衰翁首看法筵义,文与正蒙相比伦。”[12]卷二,第八页当然,赵、徐之间的唱和诗作还不止于此⑤。但对于徐霖(径畈)本人以及赵汝腾这样的推举赞扬,后之学者有贬斥不屑一之意,认为此乃“宋季士大夫崇尚道学,矫激沽名之流弊”,《四库全书》《庸斋集》提要即有有一段评述说:“《癸辛集识》称,汝腾为从官时力荐三衢徐霖为著作郎,至比之范文正公,而霖举止颠怪,妄自尊大。而霖之无忌惮皆汝腾纵其狂,至目汝腾为大宗师,己为小宗师,遁相吸引。霖既被逐,汝腾亦不自安,遂求补外云云。按集中与徐径畈唱和最多……其《赠詹生谒径坂》诗云:‘瞻彼径畈,今之泗水。’又赞《赞径畈使君柯山仲春讲席之盛》诗云:‘立天地心鸣道铎,开生灵眼识师儒。’其推挹之词,殊为诞谩无状……。”[12]卷二,第二至三页综上,对徐霖的人品与学识不管是褒是贬,他在整个朱子门人后学,特别是谢枋得朱子学统脉络中的承上启下的地位。
朱子五传:谢枋得(叠山)
谢枋得,字君直,弋阳人。看书时五行俱下,过目终身不忘。与人论古今治乱,必定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其师徐径畈先生称他“如惊鹤摩霄,不可笼絷”。谢枋得距朱子逝世后二十六年出生,程朱理学作为官方的主导思想自然对他有深远影响,接受的就是这一套教育体系,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精通《诗经》、《易经》、《四书》。在居家讲学期间常与弟子们讲《诗经》、《四书》,讲《诗经》时常引朱子语说给弟子们听,于《四书》亦同样引述朱子,著有《诗传注疏》、《四书解义》(已佚)等。其中《诗传注疏》是一个辑佚本,原本已散失,元代学者在解诗时常引用谢氏的解,并从《永乐大典》等中辑录而编成(现有续修四库本)。观之《诗传注疏》通篇,可以窥见他理学继承和阐扬的一面,如论及的“天理性命、”,“恭敬羞恶”,“诚意正心”、“仁智勇信”等等,由此。也能一瞥其“以理格《诗》”特色及其与前贤理学思想异同。
谢枋得曾给江西临川老儒徐公所著的《大学解义》作跋文,是为《大学解义跋》,其中可见他对朱子及其学术的推崇之意。其中曰:“天下家藏其书,人遵其道,与六经、《论语》、《孝经》、《孟子》并行。”[13]卷四,第九四页谢枋得于跋文中所体现出的四书思想—即一尊朱子之《四书章句集注》。谢氏跋文中的“四书”当指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谢枋得对此书很是推崇。他认为朱子之学在于“不徒议论,要见朴实”,这一点应该也是谢枋得对朱子《四书》之学的深切认识。
在谢枋得六十三岁时,曾给朱子曾孙朱泳道写过一封推荐书,即《与建宁路毋府判荐朱山长》,其中对于当时朱子理学思想的形势,以及作为朱子曾孙在继承和推阔朱子理学上的坚守与努力。他说:“知公度量,足以翕受一世人物,敢以士献。朱文公之后,能世济其美者亦罕矣!四方善类,几年长太息。某寓闽十三年,所交朋友,能读四书者尽多,求其明辨力行,真践实履,果无愧文公四书之教者,为泳道朱公沂一人。”[13]卷一,第十五页还给朱子门人蔡元定的子孙写免差科书,其中说:“伏见先贤西山先生蔡文节公,学贯天人,道高百世。师事朱文公最久,文公敬之,无以异于二程之尊康节也。……久轩先生文肃公,精忠大节,尊主庇民,使文公之道,愈信于天下。士大夫能读文公书者多矣,未有一门三世,力扶道脉如蔡氏者。”[13]卷一,第一八页
综之上述,谢枋得作为南宋著名的学者、诗人,从学术源流上看,是为朱子五传弟子,《宋元学案》卷八十四《存斋晦静息庵学案》中所列,并综之所述,信州弋阳谢氏枋得,学渊于朱晦翁,晦翁传之詹氏体仁,体仁传之真西山,而西山传之饶州安仁汤氏晦静,晦静传之径畈,后叠山从而学之。图示如下:
朱子→詹体仁→真德秀→汤巾→徐径畈→谢枋得
在这一个谢枋得朱子学统的师承源流脉络中,笔者认为谢枋得的朱子学统源流是说的通的,链接也是连续的,因为从他们的学术启蒙讲,都是由从学朱子或朱子思想开始的。
注释:
①关于真德秀与朱熹门人弟子的交往情况,可参看厦门大学杨苹的硕士论文《真德秀的交游关系研究》,2009年。
②关于真德秀的哲学思想可参看湘潭大学尹业初的硕士论文《真德秀哲学思想研究》,2005年。
③详见孙先英的博士论文《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四川大学,2005年。
④对于汤巾的学统源流和学术传承,可详参《宋元学案》卷八十四的《存斋晦静息庵学案》,以及今人学者卢萍所撰《宋代安仁汤氏学统源流考辨》(出处据文后参考文献:[11])一文。
⑤据《庸斋集》所录赵氏147首诗中,有《和徐径畈》、《和徐径畈韵二首》、《赠武应辰见徐径畈》、《赠詹生谒徐径畈》、《梦徐径畈》、《赞径畈使君柯山仲春讲席之盛》等24首是直接与徐霖(径畈)有关的诗。
参考文献:
[1]宋·杜范:清献集[M].清抄本.
[2]宋·黄震:黄氏日抄[M].元后至元刻本.
[3]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4]宋·张栻:南轩先生文集[A].朱子全书外编第四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宋·李心传:道命录[M].清知不足斋从书本.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7]元·脱脱:宋史第34册[M].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
[8]宋·朱熹:朱子全书第16册[M].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9]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學案[M].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2009年2月重印).
[10]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M].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
[11]卢萍:宋代安仁汤氏学统源流考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月第40卷第2期.
[12]宋·赵汝腾:《庸斋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13]宋·谢枋得著,熊飞等校注:《谢叠山全集校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项目“朱子门人后学研究:以谢枋得为例”(项目号:JD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