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思政建设的构建与路径

2022-07-16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视听说思政素养

张 春

(贵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全面部署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助力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全国得到大范围推广和践行[3]。各地高校积极行动,纷纷出台符合自身发展的实施方案与举措,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是每一个专业、每一门学科及每一门课程应该深入探讨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基础课,授课时间贯穿两年。该课程不仅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听说技能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本课程应该将课程思政的元素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中。

外语类课程大多涉及西方语言文化,体现着文化内涵与素养,承载着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如何提升“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知识、能力和素养所要求的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成效,需要明确科学的指导思想。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4],明确规定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 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习总书记5 月2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6]因此,“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思政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从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建设两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英语视听说”课程应该明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科学的方法论下进行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根据布鲁姆金字塔分级学习目标,“英语视听说”课程可以将语言知识、技能知识的学习与课程中的思政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构建出科学的语言学习方法。如图1 所示:

图1 “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语言学习方法

二、“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的构建

1.知识素养中的课程思政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英语听力”课程改为“英语视听说”[5],教学的焦点由单一的输入转向输入与输出的结合,从语言技能转移到文化内涵,从“知识隔离”走向“知识整合”,从“单学科知识传递”走向“多学科知识建构”。价值观的引导寓于知识的传授,“英语视听说”教材一般选取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既包括以内容为依托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调、词汇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以及充分理解句子句法结构达到理解句意的理性认识,也包括单元主题设计的承载不同文化的文化知识。

在语言文化知识的思政建设中,教学内容需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政性。知识的传授者除了带领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还应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构建的语言学习的科学方法论体系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根据思政目标,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展现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个方面的思政元素,充分体现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国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视听材料中加入有关国际发展动态和我国国情的新闻,引导学生对中西方制度、文化进行对比,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做好新时代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者。

2.能力素养中的课程思政建设

语言教学目标除了包括常规的知识教学目标外,还有能力培养目标。“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输出中的“译”和“说”。“译”反映出学生英文听力理解力,而“说”则是要引导学生对视听材料中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或思想倾向进行批判性思考,流利地用英语表达、探讨,做好跨文化沟通交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学生能更加全面和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建设既要有内容,又要有内涵;既要有思想,又要有思辨;既要培养技能和能力,又要培养创新和智慧;要做到英语听说类技能课程知识化,课程中的知识体系能力化、素质化。

3.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及实现形式

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年“新国标英语专业核心教材”之《视听说教程》(第二册)[7]的教学设计为例,“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可以在知识与能力素养两方面建设。该教材采用单元式编写模式,每个单元安排了不同主题的视听材料,这些主题大多贴近现代社会热点话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让思政内容以一种贴近学生的方式渗透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单元的主题及思政内容的切入点如表1 所示。

表1 《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的课程思政形式

从表1 可以看到,“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想内涵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与听取各类音视频材料,分析存在的问题,辨别其中的优劣利弊,并展开讨论与反思来实现。教师充分挖掘“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落到实处,既契合时代精神,又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自信、创新创业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1.修订教学大纲、明确思政目标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纲要。在“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中,主要应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明确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政目标并对此进行具体化,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在知识能力体系中体现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做好引导,教学内容体现精髓,课堂多渠道开展,立足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特色、能示范、课课有思政的良好局面。

2.选好教材、适时补充

挑选一本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材,对于课程思政的贯彻实行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学习的内容时时在更新,即便最好的教材在内容上也会存在滞后,因此“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还应实时补充更新,添加来自网络上各大媒体,如中国国际电视台、新华网、中国日报、CNN、BBC、VOA 等关于时事新闻的音视频材料。通过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人文情怀以及多元文化包容心胸,让学生充分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提高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服务国家建设意识,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3.完善教学设计

将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丰富内容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自编+引进、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多维立体模式。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挑选紧跟时代脉搏、体现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新闻让学生作时事新闻视听训练和新闻播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提高学生对中西方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体系的鉴别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创新教学设计、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巧妙运用教学材料与网络资源,创设出丰富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培养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并在总结与反思中构建自己的英语语言知识体系和增强文化自信与沟通能力[8]。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交际教学法、翻译教学法等。除了线下传统教学,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种线上手段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材配套的在线教学软件“WE Learn” APP 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通过“学习通” APP 完成丰富的课后活动,通过“讯飞”教学平台进行听力与口语的训练,通过“雨课堂”完成听力检测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可以进一步创建现代化的“视听说”课堂,课堂课下不脱节,思政教育贯穿始终。

5.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思政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过程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思辨能力与思政元素的呈现,主要体现在教师让学生平时做的体现思政教育的实践项目(如“中国之声”新闻播报)、小组讨论和线上学习的轨迹中;终结性评价以考试的形式展开,要创建试卷库,在“讯飞”平台上采用机考的形式展开,主要考核学生的听力水平与能力。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适当增加过程性评价的占比,有助于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考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胜任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6.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建立

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肩负的育人使命任重道远,不仅教授知识、传授方法,还要引导方向,导思想、导人生。高校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站位、良好的思想素质、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方法。王欣、陈凡提出了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三个“度”:“角度是站稳中国视角,实现价值引领;深度是打造中国学派,引导价值判断;温度是把握情感认同,实现价值认同。”[9]“英语视听说”课程中价值观的引导可以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听、辨、说三个阶段中具体体现出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组织学生“听”:听世界的声音,听中国的声音,坚定立足中国;“辨”:辨不同的立场,辨不同的文化,分析现象,明辨思维,实现文化自信;“说”:代表中国发声,弘扬中国声音,厚植爱国情感,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程中的思政育人目标应贯穿课程教育的整个过程。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知识模块中的融入既让课程育人目标更加清晰,又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改变,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的黏合度[10]。“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的建设体现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高度统一,也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的连接。当然,本课程在课程思政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与其他课程在协同育人方面交流不够,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课程资源挖掘,等等。相信随着课程思政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建设将越来越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助力。

猜你喜欢

视听说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试论日语视听说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及对策
谈“视听说”在中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