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看《莲花》紫砂壶的艺术韵味
2022-07-16杨莹
杨 莹
紫砂壶是中国茶壶艺术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在茶壶制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都为紫砂壶的创作和发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此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紫砂壶自然地散发着文化的芬芳。此件《莲花》紫砂壶在主题上充分反映了创作者对文化意义的重视,同时莲花还具有自然植物的魅力,能够为作品增添一层自然之味与清新之感。创作者借莲花之美与文化构成了作品的艺术韵味,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紫砂壶工艺的表现能力和紫砂壶艺术气质的独特性。
莲花是紫砂壶创作者非常喜欢的一个主题。在中国文化当中,莲花象征清白、高洁、坚贞等诸多美好的道德意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中国人对莲花的基本认知,因此紫砂壶创作者选择莲花不仅是审美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在紫砂壶中所呈现出的莲花也形态各异,显示出紫砂壶艺术对于自然美的表现与弘扬作用。
此壶首先在泥料方面是非常独特的。莲花作为一种花卉,所以它有娇美、柔和的一面,工匠们也倾向于用色泽红润的泥料制作莲花壶。此壶的泥料大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创作者选择的是一种含铁量极高的泥料,在烧制后呈现为深棕色,其中有一些红润的色泽。这种色彩能够淡淡地透露出莲花的娇美,较冷的色调则能给人如置身莲花之中的清爽感,充满想象力,构成了意境美。泥料的质感也相当出色,精湛无暇,砂质纹理清晰,完美而不失质朴。柔和、明亮的光泽衬托着莲花的娇艳欲滴,打造出“雨 裛红冉冉香”的意境美。从此壶泥料可见紫砂壶在制泥方面的精细程度,创作者主要把握的是莲花的气质,让人们深入地感受作品的意境效果,能够留下更为持久的审美享受,这种创作思路与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造型设计上,创作者追求的是简练,形象地勾勒出莲花那圆润、娇羞的姿态。圆器是紫砂壶创作常用的造型之一,其与莲花花卉及花苞的姿态都是非常相似的,创作者基于这一形象特征运用了圆器造型。作品的造型非常小巧,自带莲花的娇俏感和柔软感,将壶捧于手心便是手捧莲花,寓意美好。壶身的顶面比较平缓,筒身的弧度是均匀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作品都是完美之型,正如莲花一般,无论经历狂风暴雨,还是生于淤泥之中,都是初心不改。壶身底部是带有弧度的,能够使壶有放松、舒展之感,但并不利于保持壶体的稳定,创作者便运用了足这一造型去解决这一问题,也使作品的造型更具端庄之美。
壶身的上部顺接着壶颈部,创作者首先对壶颈部的直径进行了调整,并与壶身构成较为明显的转折感,凸出作品结构的变化。壶颈部的边缘是较宽的,可以容壶盖置于其中,促成壶颈部与壶盖之间嵌合的紧密感。圆形壶盖的弧度也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承接着壶颈部的线条,使作品整体的线条保持流畅感,并于壶盖顶部达成圆满。壶嘴与把手都是由简单的圆线构成,线条柔和,曲度自然,像是环绕莲花的藤蔓,衬托出莲花在风中微微摇曳的姿态。
壶盖中央镶嵌的壶钮是创作者精心雕刻而成的莲花,这一朵小莲花虽然非常的小巧,但莲花的纹理、层次相当细致,打造出了莲花悄悄绽放开来的动感效果。在壶身上,创作者还细心雕刻出了藤蔓、叶片的造型,由壶嘴上向壶身上蔓延,枝条纤细、柔韧,叶片微卷,花苞小巧,姿态各异,显示出自然植物生命的丰富多彩。有花无叶总是少了一些美感,以叶衬花更能显示出花的生机。壶钮与壶身装饰均采用陶刻工艺打造而成,紫砂泥较强的可塑性为雕刻的形象性提供了基础,使得紫砂壶雕刻技法的精湛得以展示,莲花的形象在作品中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力。
此壶中并没有明显的莲花形象,创作者主要通过泥料、造型与各种装饰之间的配合去营造出莲花的意境,让人们更多地感受到莲花的文化精神。创作者从文化角度出发制作此壶,将莲花的清雅与中华民族的高尚精神与紫砂壶艺术的精美相融合,最终展示出紫砂莲花的与众不同,传承了紫砂壶精神与莲花精神。
结语:本文在文化角度下对此件《莲花》紫砂壶的泥料、造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解读了作品的艺术韵味。此壶对于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是非常自然的,原因在于紫砂壶艺术与莲花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的根,如此紫砂壶艺术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