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研究
2022-07-16马丽娟蔡灿李华琴周心怡
马丽娟 蔡灿 李华琴 周心怡
【摘要】党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的精神财富,将党史学习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树立坚定正确党史观、开展党史学习多样化、坚持思政工作全员化、力争党史思政常态化四个方面,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促使大学生成长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
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党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精英团队,大学生是当今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历史使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党史学习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用中國共产党精英团队的事迹和精神去影响和感召当代大学生,促使大学生成长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集体使命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育人办法。
一、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意义
(一)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从大学生个人发展层面出发,百年党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最鲜活生动的教材,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最佳蓝本,党史是当代大学生最好的引领者。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对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上高度一致,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可行的方法。当代大学生经过了中考和高考的层层选拔,他们在知识上和能力上无疑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就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即使是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理想信念,也不代表他们的思想会一成不变。进入大学后,随着他们独立性增强,各种思想会浸染他们,善与恶、荣与辱对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会有着不同影响。也会有个别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对理想信仰的终极目标变得会越来越淡薄,逐渐对利己的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的态度,一味地追求自我利益。所以步入大学后,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他们进行切实可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那么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二)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
从大学生承担的社会责任层面出发,近代中国由于自身封建统治衰朽,又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内忧外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民不聊生。面对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前赴后继。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他们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不屈不挠的奋斗,他们带领和团结人民,历尽千辛万险,排除万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使得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到了新时代,我们科技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进入了小康时代,我们青年大学生生逢盛世,但是我们一样面临着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军事竞争等,同样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已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把握时代的脉搏,迎接新的挑战,为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三)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从大学生承担的国家义务层面出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这个精英团队战胜了千难万险,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建立了新中国,一百年来,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幸福、祖国富强一直在奋斗着。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思想观念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高校教育难免会存在着重视知识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显得尤为关键,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至关重要。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救国、立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历程和重大意义,继承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要激发大学生爱国意识,而且要突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百年来艰苦奋斗,以及其过程锻造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等伟大精神;宣传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取得伟大成就,产生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让大学生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全民小康生活,幸福指数高,从而激发他们自豪感,更好地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
二、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党史学习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在高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十分缺乏相关的党史知识系统性学习。综合来看,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不间断学习,对党史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从学习内容的完整性来看,又是不连续、不完整的,部分学生对党史是死记硬背的,只知道一些耳熟能详的党史故事、革命人物等,但是对这些故事背后的起源、意义等认识不够。有一些老师只对自己深入研究的领域感兴趣,对党史知识的掌握深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将党史融入课程思政工作。所以高校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起来的一些做法上会感到力不从心。
(二)党史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物质丰富的好时期,在生活上没有受过苦,在精神上面临多元精神文化的冲击,对党史的艰苦奋斗历程没有切身体会,让党史的普及和认知受到一定的限制。身处大数据时代,一些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及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会有“历史是过去的东西,现在的中国不会历史重演了”等想法,这会直接影响党史教育的效果,进而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就会表现为言行不一,导致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起来的实践意义上就会大打折扣,难免让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起来的方法流于形式,缺乏实践意义。
(三)党史学习教育渠道单一
高校开展的党史学习主战场依然停留在党史知识竞赛,讲党史故事,主题演讲……这些方法上,党史学习教育渠道比较单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起来,找到触及大学生的灵魂深处的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堂教育之外,要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这些切实可行的活动由于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暂时不能开展。高校需要生动的实践体验和现实体悟,打造多渠道的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体系,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党史的情感动力,真正使得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起来。
三、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实践研究
(一)树立坚定正确党史观,构建党史理论体系化
树立正确党史观,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与智慧的重要保证。“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能否从这本教科书中汲取思想价值营养,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只有树立正确党史观,掌握学习党的历史的正确方法,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让他们从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中赓续其精神力量。构建党史学习完整的理论体系,其重要两点是:一是牢记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研究与正确把握党的百年历史,从历史规律高度把握我们党成长壮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历史必然。二是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之路,我党伟大成就依靠是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凝聚成的磅礴伟力。构建党史学习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党史观必要条件。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有效途径。
(二)畅通学习教育渠道,开展党史学习多样化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当代青年,“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我们畅通党史学习教育的多种渠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多样化活动。一是通过学习党史知识,让当代大学生重温党的思想的进步性,从而让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二是讲党史故事,让静止在教科书中的形象从历史中鲜活生动起来,感召当代大学生。三是组织各种有关党史知识的主题演讲活动和答题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紧张充实的情境中感受党史的磅礴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四是开展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等活动,让当代大学生把党史深深烙进脑海,融入到血脉,将个人理想与时代召唤相结合,把青春梦和中国梦相结合,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中来。五是丰富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去,活学活用,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学思践悟中笃行报国之志。畅通学习教育渠道,开展党史学习多样化,是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必由之路。
(三)凝聚高校育人合力,坚持思政工作全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各科教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育者先受教育”,不仅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類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凝聚高校育人合力,坚持思政工作全员化,才能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教师要在讲好专业课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强和发挥价值引领功能,由专业知识引申到理想信仰、人生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爱国可以落地为国家信心、历史视野;富强可以落地为献身科学的使命感;诚信可以落地为严谨求实的精神等等。坚持党史学习教育的三全育人,是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关键。
(四)完善保障考核制度,力争党史思政常态化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内部相关部门广泛协作与配合,建立资源整合制度,鼓励高校各部门充分挖掘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丰富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和手段,加快促进各类资源和力量的有机融合、联动协同。建立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以学生的满意度为核心指标,通过诊断和改进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提倡多元主体参与评估,形成“自下而上”的开放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方式,在不断实践活动中吸收好的经验做法,以评估工作带动党史和思政工作融合的建设和发展。这些努力必将让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起来的做法深入人心。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玲,韩美群,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21,(04):25-31.
[2]刘永栓,汝鲁恒.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党建研究,2021:65-67.
[3]梁菁.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多维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4):38-41.
[4]武端利,张雪.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现路径[J].教育评论,2021(10):23-29.
[5]黄旭.构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重庆行政,2021,22(04):85-87.
[6]闫晓静,孟悌清,贾耀忠,刘德华,回娅冬.高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1(09):22-23.
[7]沈兵.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四个维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2):34-35.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1年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究课题(编号:KT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