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022-07-16周美红
周美红
摘要: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师热议的话题,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历史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开展历史教学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核心素養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这是学生必备的。如果学生能拥有良好的核心素养,那么其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当前,虽然历史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教师采取各种方法焕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主要通过灌输式教育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这虽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但就其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以及知识的领悟绝大部分来自对真实历史事件的分析,因此简单的知识传递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其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来加强对历史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促进其思维意识的提升,通过分析真实的历史事件来养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进而加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由此也可以看出,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要想有效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应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开展历史教学工作的策略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深入理解教材知识。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情境,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还要让学生融入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讲解《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的知识和现在人们的生活相差太多,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这部分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集本节课需要用到的资料,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怎样生活的。其次,教师将搜集到的资料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史料、图片去分析。最后,当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些纪录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我国原始社会的农耕发展情况,认识到了古人在劳动中创造智慧,学会了结合史料去分析信息,做简单的总结。
(二)构建互动课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互动课堂,让学生愿意去学习、主动去学习。互动不是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信息、总结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合作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首先,教师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总结结论。其次,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探讨,如“秦完成统一的条件”“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制定的措施”等。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到讲台下观察学生的状态。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学生一起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后,由小组长发表本组的看法,其他学生在听的时候可以提出疑问,由小组成员共同回答。学生在互动中明白了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合分层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初中历史教学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新方法,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摸清基础,分层分类。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的方式,摸清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基础,然后根据基础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或者类别。第二步,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划分的组别,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材施教。第三步,定期测试,更换分组。定期对学生开展历史测试,根据学生的情况更换学生的组别,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第四步,积极评价,长期作用。在每个教学周期结束后,对不同组别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从而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进步。
(四)开展实践活动
历史虽然是一门人文学科,理论性很强,但也需要用实践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体现历史学习的意义。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但并不代表和大多数人不同就是错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以《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为例。
课堂上,教师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辩论。例如,教师确定主题“论经济重心南移是好还是不好”,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先搜集资料后开展辩论。学生在课下先搜集资料,找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背景、影响等。辩论时,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观点,为了证明本方观点的正确性,学生将教材、史料、纪录片等作为证据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学生的情绪高涨,双方你来我往、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获胜的一方提出表扬,发放奖品。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前提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诸如情境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这些创新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蒲石平.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教育界,2020(33):71-72.
[2]丁小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分析[J].新课程,2020(32):62.
[3]姜桂红.浅析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