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境不关风与月

2022-07-16梁志军胡雪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风月赤壁赋苏东坡

梁志军 胡雪峰

《赤壁赋》一文情感跌宕跳脱,似大起大落,又似丝线相连。似有所悟时,让人心领神会;似有所惑时,又让人惝恍迷离。《赤壁赋》起笔叙事,即景抒情,流露畅快淋漓的欢乐情感。第二段借写吹洞箫客人的悲音,情感急转而落。从欢快到悲伤,这是一层情感的跳跃。苏东坡正襟危坐,与客人展开了对话。此时此景,苏东坡与朋友面对赤壁古战场,回忆三国曹操、周瑜英雄风流,借客人洞箫流淌出来的悲伤清音,抒发了人生短暂、功名难期的深沉叹悟。最后一段,苏东坡健笔天地宇宙,纵目清风明月,表达佛家无物无我的思悟。行笔到此,客人由困惑到顿悟,同朋由悲戚转欢喜,把酒言欢,尽兴而眠。《赤壁赋》的感情表达脉络,由惑到悟,几经起伏,最后回到了篇首的欢喜。

在教学上,从哪里着手梳理,让学生走进苏东坡清朗旷远的情感世界呢?陈振林老师的教学设计通过分析“风”“月”之妙,启发学生把握全文情感之变,领悟苏东坡的精神境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诗词创作讲究情与景相生相融。情与景的交汇,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奇妙体验,是生命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一种神妙契合。解读诗词文赋,最重要的是体悟作者融铸于景象中的情感。陈振林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授课之初借用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评《赤壁赋》“通篇只说风月”之语,引领学生找寻文中有关“风”“月”的句子,与学生一起,边分析边诵读,梳理出这篇文赋的结构脉络:“风月引發情思”“风月触动心灵”“风月引发联想”“风月阐释哲思”“风月预示人生”。因了“风”“月”景象的关联与触发,文章的结构脉络并不显抽象呆滞,苏东坡跳脱的情感在一定程度因此建立起了逻辑点与理解点。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明晰地看到陈老师设置了诵读环节,并且在这个环节里予以很好的诵读指导,让学生在诵之读之中体悟苏东坡的情思。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在找到一个提挈全篇的点:“风”“月”。“风”“月”不仅是文本中的关键景象,更是苏东坡抒发内心块垒的闸口。事实上,《赤壁赋》的情感分析与把握并不算是难点,真正的难点是理解苏东坡的精神境界。文末关于清风明月的感慨,让人生似有所悟又不明所以的迷离感。按照解读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观照苏东坡一生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情况,辅以文本“风”“月”景象融化的个人情感,苏东坡在末段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境界堪称人生妙谛。苏东坡一生,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却能无违和地融合在作品中,表现在自身的为人处世上。这一点在《赤壁赋》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赤壁赋》起笔记叙赏游之乐,“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流露出要独立世外的道家思想。第二段蓦然转笔,写客人悲歌“望美人兮天一方”,委婉表达了渴求贤君赏识而不得的清苦。苏东坡的词作里,常常有这种儒道纠缠的情感矛盾。在《水调歌头》里,“我欲乘风归去”,渴望遁世的想法溢于言表;然而,苏东坡骨子里的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并没有因际遇不顺而泯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流露出不甘避世的情愫。“起舞弄青影,何似在人间”,经过遁世与入世的思想纠斗,苏东坡袒露出积极的心迹。再读他与客之论答,窥探苏轼心迹,儒与道在灵魂深处游走争锋,缕缕焦灼忧虑之情可感。苏东坡在末章对客人问题的回复,读之有不切话题且不知所云的感觉,让人难解。其实,《赤壁赋》末章,苏东坡以佛理观照人生,一展胸臆,吐尽人生无奈,消散际遇愁怀。他的陈述抽象又形象,把心性明静、无物无我的佛理借风月晓喻。天地宇宙,如从变化的角度,都不是永恒的;而我与万物,如从不变的角度,可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所以,万物盈虚,人生短长,无需过虑。山月盈虚与人生起伏,不妨以旷达胸襟悦纳。苏子的高贵在于,不把佛禅当归宿,不把道玄作追求,而是当作袪除因奉儒而苦痛的良药。所以,遭逢“萧瑟”,他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然;际遇“老病”,他有“独求僧榻寄须臾”的自在。这般淡泊超拔、随境自安的格局,凡夫确是难以企及。

从“风”“月”入手赏读《赤壁赋》,藉此可以理解文本,更可以明白地理解彼时苏东坡的内心世界。景与情的关系,有正衬与反衬之说。正衬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抒哀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反衬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对于《赤壁赋》来说,“风”“月”之景象,与苏东坡内心之情,精神之境,形成一种既交融又相衬映的关系。《赤壁赋》中描绘的清风明月,营造出一种清朗高远的氛围,这与苏东坡旷达通透的人生观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妙通,可谓曲尽含蓄蕴藉之妙。

在教学设计的小结部分,陈振林老师引用清代诗人朱日浚“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一诗解释东坡所游赤壁之地真假问题。其实,不唯赤壁,风月亦然。《赤壁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都是苏东坡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外化借用的载体。风月之于苏东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一种与内心境界偶然遇合的景象。套用欧阳修的诗句,吾心本澄明通透,此境非关风与月。

陈振林老师教学设计的另一个可贵处在于铆合文章形与意、象与神的逻辑。梳理《赤壁赋》的逻辑文脉,苏东坡与客人辩解之悟,着实有让人难以理解的断点。赋体常借主客对答,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赋中的主客或为虚构,但主客对答的思想情感多是真实的。从答问逻辑的对应角度看,《赤壁赋》多感性情感流淌,少逻辑理性建构。客人之悲,悲在于人生短暂有涯,而时空浩瀚无际,即是功名盖世,终成历史云烟。客人之惑,惑在无垠时空与短暂人生存在强烈反差,人之微渺,且如之何。而苏东坡以天地万物、清风明月为譬喻,阐释物非我有,一毫莫取,唯有尽享无尽藏之自然,方可释怀人生之惑。事实上,在这里,设喻的本体与喻体既不对应,也不能清晰呈现问与答的关系。这也导致古今众人解读《赤壁赋》末段仁智纷呈的现象。作为高中学生,要深层理解苏东坡于《赤壁赋》文本里所建构的精神世界,确实有难度。陈振林的教学设计,逻辑的明线是通过文中风、月的勾描、体悟,理解苏东坡的情感,逻辑的暗线是借此明确文章的思路,即写什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而悲、“我”为什么乐观及首尾呼应上的关联。明、暗线的交织并进,既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很好地呈现出教学设计严谨的条理。好的教学设计须有严密而不失精巧的逻辑思路。陈振林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逻辑条理不仅表现在此,在指导诵读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其安排貌似平淡,却显示出教学极深的功蕴。

吾心本澄明通透,此境非关风与月。这句话评述苏东坡的《赤壁赋》,也可借用评述陈振林老师。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如“风”“月”,但“风”“月”之外,是一名教师深厚的素养及对语文教学的潜修与热爱。

猜你喜欢

风月赤壁赋苏东坡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即景
关风月 无关风月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
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