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迁移理论的七年级记叙文写作课例探究
2022-07-16谢慧君
谢慧君
写作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搞好写作,除了多阅读,我们也要从理论上提升自己,从知识迁移与转化上看,迁移理论和阅读新理念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通过记叙文写作的具体课例,能明显知晓阅读对写作的迁移作用很大,能够让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让学生对写作树立起信心。
一、迁移理论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界定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联系的过程,学习以往的知识、经验、认知,已经习得的态度和技能对其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习得新的态度和技能产生影响。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互相影响就是学习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可分为以下六种:(1)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迁移;(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正迁移和负迁移;(4)近迁移和远迁移;(5)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6)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
在本文中涉及到的迁移分类主要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顺向迁移、正迁移、特殊迁移、高通路迁移。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主要是学习类型和领域上的迁移,指的是迁移发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顺向迁移指迁移的方向是之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是学习者运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获得了新的知识与技能,能夠顺利解决新的情境中产生的新的影响。正迁移是从影响的效果上进行的分类,是指原来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特殊迁移是从范围上进行分类的,指的是某一领域的学习对另一领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高通路迁移指的是有意识地将某一情境中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二、阅读对写作的迁移作用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对记叙文的基本文体特征有了系统的了解,掌握了记叙文赏析的重要方法。学生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有关记叙文的知识、赏析记叙文的方法都可以运用到记叙文写作中去,举一反三,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记叙文阅读对记叙文写作是有顺向的正向高通路迁移的学习过程。
三、基于迁移理论的课例呈现
2022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学段的语文教材中一共列出了12本必读书目与24本选读书目,这是初中生最重要的阅读资源之一。除了名著资源以外,语文课本中的各种文体的课文也是重要的阅读资源。很多一线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阅读教学,只有讲解写作专题教学的时候匆忙拼凑教学资源。本课例尝试将教材文本作为教学资源运用到写作教学中,按照记叙文序列教学的目标,整合教材资源,将文本中记叙文阅读与写作的相同元素进行迁移,搭建教学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记叙文写作方法,最后内化为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写作中去。
课例——记叙文:思路要清晰
【教学目标】(1)明确“思路清晰”的含义;
(2)掌握记叙文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3)能升格记叙文使其成为一篇思路清晰的文章。
【教学难点】师法课文,从读到写,掌握记叙文理清思路的三条路径,并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重点】按照记叙文理清思路的三条途径,进行作文升格训练。
【教学工具】智慧课堂交互平板系统。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情分析】首先,学生经过初步的审题训练,能够审清题目要求;在小学阶段,初步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七年级上学期1-3单元对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有系统的训练,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前提。其次,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暴露出中心不明确、无法围绕中心选材、材料组织顺序混乱、详略不当等问题。
【教材分析】那些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都是建立在思路清晰、言之有序的基础上的。所谓的思路清晰,就是要在布局谋篇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如果没有布局谋篇的意识,习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本单元所学的文章布局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准确地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了,要学习这些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写出思路清晰的记叙文。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与写作——导入
1.激趣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做一盘番茄炒蛋的选材和步骤引入本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七年级的学生思维的发展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导入新课,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思路要清晰”的含义。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思路清晰”的含义
(二)温故而知新——方法指导
1.以《再塑生命的人》为示例,引导学生体悟:思路要清晰就要读透文题,审清题目要求。
(1)导学案呈现:从写作意图的方面解读“再塑生命的人”的含义:
(2)以读带写,掌握理清思路的方法一:读透文题,审清题目要求。
“再塑生命”的含义是:重新获得生命,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也是全文的写作意图。从读到写,大家想想这种思路对我们记叙文写作有什么启发。
作文命题或材料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
路径一:明确文章中心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再塑生命”的含义,并感悟写记叙文要明确文章中心。
2.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引导学生体悟:思路要清晰就要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1)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段,思考“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选取这几个方面来写?
明确: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的父亲学捕鸟的乐趣。这几件事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能够体现出百草园之“乐”。
(2)从读到写,掌握理清思路的方法二: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明确:只有明确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立重点,安排详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材料比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不那么典型,就要果断舍弃。
路径二:围绕中心选材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选取这几个方面来写?从中感悟记叙文写作要围绕中心选材。
3.实战训练1。
这些材料是否是围绕“热爱学习”来选择的?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如何安排材料的顺序?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哪些材料是围绕“热爱学习”来选择的?
明确: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学生活动:完成实战训练1,选择最能够体现“热爱学习”的材料。
4.以《植树的牧羊人》为示例,引导学生体悟:思路要清晰就要明确顺序,适当安排详略。
《植樹的牧羊人》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植树的牧羊人》按照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这三次见面最具代表性,分别对应故事的开端、发展与结局,跨度时间长,充分表现老人的一如既往。后两次见面的时间分别在一战与二战后,引发读者对毁灭与创造的思考,深化文章意蕴。
路径三:理顺序分详略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植树的牧羊人》的写作顺序和详略安排,并思考记叙文写作要如何安排材料顺序与详略。
【设计意图】:从读到写,从学生熟悉的课文中体悟思路清晰的三条路径,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新知识。
5.实战训练5。
请大家继续帮助刚才的那位同学完成作文提纲: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如何安排材料的顺序?
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从课堂到课下到课外,按照学习规律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材料。
哪些材料应该详写?哪些略写?
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详写)
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略写)
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详写)
【设计意图】:提纲式的分析简洁明确,让学生能够迅速地学以致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列提纲的好习惯。
(三)熟能生巧——巩固练习
1.病文修改。
作文题:和家人聊学习时,你会和他们说些什么?
会说说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思想性格的成长变化吗?会讲讲莫顿·亨特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历中收获到的成长经验吗?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而每一个脚印都可能至关重要。
要求:①请以“我的那一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②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病文:请从三条路径分析病文存在的问题。
明确文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中心选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顺序分详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格策略:
学生活动:从三条路径着手分析病文存在的问题,并归纳整理。
作文提纲:
学生活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重新拟定作文提纲。
2.小组活动:每个人自己修改病文,小组交流提建议,展示升格以后的作文提纲。
【设计意图】第三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部分。经过第二部分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写出一篇思路清晰的记叙文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升格提纲的方法升格病文,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将本课学到的方法认真落实。
学生活动:按照同样的方法找到自己作文的问题,并在小组内集中交换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重新拟定自己作文的提纲,并且全班展示。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好文章有三条路径:
路径一:读透文题,审清题目要求。
路径二: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路径三:明确顺序,适当安排详略。
作业:重新列出提纲并且修改自己的文章。
学生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基于迁移理论的课例分析
(一)课例过程分析
本课的导入环节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做一盘番茄炒蛋的选材和步骤引入本课的学习目标。“思路要清晰”是一个抽象的命题,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用生活中做菜的思路迁移到对记叙文写作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思路”“清晰”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也理解了“思路要清晰”这个命题的含义。
在方法指导的这个环节教师选取了学生在本学期前三个单元中学过的三篇要求精读的记叙文,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他们体会思路清晰的三条写作途径。从《再塑生命的人》围绕“再塑生命”这个中心来写作,让学生理解路径一:明确文章中心;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围绕“乐园”之“乐”来让学生理解路径二:围绕中心选材;用《植树的牧羊人》引导他们体会材料安排的顺序和详略。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将教材内容整合起来,建立起阅读和写作的联系。“明确文章中心”“围绕中心选材”“明顺序分详略”是学生在原来记叙文阅读的学习中学到的,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同样是“思路清晰”的重要途经,这是阅读和写作相同的要素,迁移是发生在相同要素的联结中;然后,老师用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纳总结,老师在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基础的原理去情境化,让学生正确把握这个命题的真正内涵,为其在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老师用作文提纲训练的方式列举了其原理的变式,穿插的两次提纲训练让他们从最简单的记叙训练入手,增加其感性认识。
第三个环节完成了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环节中,先使用在第二个环节中学到的方法分析病文,发现病文存在选材不当和详略不明的问题,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再一次加深对“思路清晰”的三条路径的理解,小组活动探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切实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课例反思与教学建议
1.课例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明确。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将目光放在学生刚刚学完的教材文本中,七年级上学期前四个单元中,一共有七篇记叙文。这些文章的写作方法丰富多样,根据“思路要清晰”的记叙文写作技法,老师从这七篇文章中选择了三篇文章,找到了这三篇文章中记叙文“思路清晰”的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的相同要素,并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再塑生命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書屋》《植树的牧羊人》探究出“思路清晰”的三条路径。这个教学环节完成了“明确‘思路清晰’的含义”的认知目标,并为“掌握记叙文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阅读技巧迁移到写作技巧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升格自己的文章,学生会无从下手。教师将从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分解为三步。第一步教师设计两个需要修改的提纲让学生通过修改提纲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围绕中心选材”“理顺序分详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经验感受到列提纲对写作的重要性。第二步,教师让学生修改病文提纲。在一节高效课堂中,讲什么练什么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每一步学习任务和目标都清清楚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找到病文的问题,并且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一步,教师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提纲,并在班上展示,检验了这节课的学习成果,深化认识。
2.提升学生以读促写的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建议。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首先,教师要掌握各种教育教学方法,熟知记叙文写作的理论知识;第二,教师要整合学生熟悉的阅读文本资源,根据记叙文写作序列目标,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序列目标;第三,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总结方法,将方法迁移到写作中;第四,教师在实际写作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将知识变成技能,完成以读促写的迁移过程。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记叙文写作能力:首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扩大阅读量,学习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第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的意识,有意识地将自己在学习阅读过程中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第三,学生养成写作之前写提纲,写作完成进行作文升格的习惯,通过反复写作训练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迁移理论与其衍生出来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粗暴地不加分析地使用这个理论,而应该是在准确透彻地把握其原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造有利的条件与情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迁移中学习。要培养学生主动的迁移意识,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